巴中市属于深度贫困地区也是老革命根据地。国家三番五次强调:要扩大西部中高级教师职称比例,降低评职门槛。可是巴中市教育局职称科却背道而驰。一是,设置过高的评职条件,条条框框多如牛毛;二是所有申报中高级的人必须先缴80元答辩费,通过全员答辩合格后才能参加评职,以前省教育厅统管时,是专业不对口的才答辩,专业对口的就不用答辩,并且是评了职称后才去答辩。难道现在权力下放,他们就真的有权,不顾大多数人的利益了吗?还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意卡教师的脖子,让教师的工资继续低于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还是为了利益的诱惑?沿海地区只要到了评职年限都能评到,而在大巴山不但名额少,而且还设置过高的门槛。请问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巴中市教育局职称科的做法是不是有点过左?你们知不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果在贫困山区教了一辈子书,结果退休高级教师都没有评上,教师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还谈什么教育?教育部三令五申说,要减轻教师负担,不要把精力浪费在无用的填表,论文,答辩等形式主义上,要让教师真正静下来,才能教好书育好人,也才能让当地教育事业得到振兴,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如果教师连一点获得感和幸福感都没有,又怎能树立教师的形象,让更多的人来从事教育事业?请巴中教育主管部门认真思考!也请四川省教育厅对其进行督察和整改!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