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733|评论: 0

高县:全县一盘棋上下一条心,打一场反诈人民战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16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宜宾政法

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多发高发,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突出问题。今年以来,高县站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重大意义,按照“县委领导、政法牵头、公安主抓、部门主责、群众参与”的思路和要求,真正做到了全县一盘棋、上下一条心。



在如今的高县,反诈宣传信息随时随地可见。一场领导重视空前、打击力度空前、配合协作空前、群众参与空前、收获战果空前的反诈人民战争已经在全县每一个角落打响。



在高县全民反诈的强大攻势下,今年5月开始,全县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以下简称“电诈”)的发案势头出现了一个明显“拐点”:5至8月,全县发案率连续环比下降,原本在总发案率中占比近50%的电诈案件下降到了20%左右,因电诈造成的经济损失环比下降41%,滞留缅北人员全国排名从今年5月的192位下降至目前262位,而破案率则同比上升17%,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同比上升24%,初步实现“两降两升”目标。


今年7月28日,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邓勇在调研高县打击治理电诈工作时指出,高县反诈工作有力度,在第二季度就实现两降“拐点”,做得很好,要继续保持。陪同调研的宜宾市委书记刘中伯表示,全市要以高县为缅北回流人员劝返试点县,探索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后,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短短几个月,电诈案件发案率下降了30%左右,是如何做到的?近日,记者到高县进行了深入采访。


用心良苦

举全县之力护好群众“钱袋子”

高县的陈女士没有想到,感觉离自己很遥远的电信诈骗有一天会降临到自己身上。


“我今年8月中旬去丽江旅游,回来后接到了一个来电显示是丽江一个派出所的电话,说我掉了一包行李在那边,包里有刀具和毒品,对方还准确说出了我的身份证号码。”陈女士回忆道。和对方没说几句,吓懵了的陈女士就在对方的诱导下,准备通过手机银行给对方转账20多万元,因为紧张害怕,还输错了两次密码。就在这时,她接到了公安局反诈中心的电话。


只差一步,20多万元就要打了水漂,醒悟过来的陈女士很是后怕:“如果需要反诈宣传员,我一定第一个站出来!”


陈女士的遭遇不是个案。面对不断翻新的诈骗手段,如何护好群众的“钱袋子”?高县党政部门可谓用心良苦。


2020年5月,将反诈工作特事特办、各部门快速审批并耗资400余万元建成的高县公安局打击新型涉网犯罪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今年以来,该中心共开展预警劝阻8422条。


打击新型涉网犯罪中心的成立,标志着高县打击治理电诈工作开始逐步发力。


据了解,高县以实现电诈发案下降“拐点”为目标,建立全链条打击工作机制、法检公打击治理电诈会商研究常态机制、涉案冻结资金依法返还制度、预警劝阻快速拦截工作机制,开启“党政-县/镇联席会议-基层部门-村(组)/社区干部”及“党政-公安反诈宣传专班-派出所专班-驻村辅警”的双线反诈宣传模式,开发“智慧阵控”系统等,有效提升了专业研究研判打击能力。


不仅如此,全县各重点行业同步开展专项整治,全力斩断犯罪供给链条。金融行业严管“资金流”,集中清理涉诈账户44个,冻结涉诈资金1300余万元。通讯行业严管“信息流”,上报惩戒740人,封停银行卡823张、手机卡645张。网络巡查严管“网络流”,警示自媒体7家,发现涉网诈骗、赌博等违法犯罪线索12条。


2020年以来,高县先后破获以区块链虚拟币为载体实施犯罪的“11·13”诈骗案、“4·21”妨害信用卡管理案等11件部、省督专案、要案,探索打击网上违法活动的网络贴靠技战法获公安部通报表扬;侦办电诈类案件51件,打掉开办卡团伙5个、收贩卡及洗钱团伙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37名,起诉22件85人;止付2204次,止付金额5600余万元;组建反诈防骗微信群823个、微信公众号16个。2021年,“智慧阵控”系统共采集数据4694条,发现线索21条,封停注销“两卡”35张。


脑洞大开

不断刷新反诈宣传新高度

“你接到过诈骗电话吗?反诈APP安装没有?”9月8日下午5点30分,高县公安局庆符派出所除值班民警外全员出动,分别带领由政府工作人员、网格员、社区干部、志愿者等组成的数支队伍,到居民家中宣传反诈。他们给这个宣传活动取了一个名字——“敲门行动”。


“我们第一轮就把辖区的家庭户基本走访完了,目前,第二轮也快结束,感觉明显比第一轮要轻松。”庆符派出所所长张军介绍,“敲门行动”从今年5月11日开始,利用下午5点30分到晚上7点30分的时间段,由派出所民(辅)警带头组成宣传队伍,上门向群众宣传反诈。


“第一次上门宣传的时候,很多人没耐心听,有时我们话还没说完就把门关了。现在上门,大家还主动和我们聊几句,接到疑似诈骗的电话也会到派出所来问问。”张军告诉记者。


庆符镇是县政府所在地,常住人口8万左右。在今年5月以前,庆符镇的电诈发案率占全县电诈发案率近50%。为此,庆符派出所立下了“发案数下降、群众财产损失下降”的“军令状”。


实现“两降”,防范是关键,当地党委政府为此绞尽脑汁。


记者获悉,庆符镇多次对行业、系统内部从业人员及服务对象进行反诈培训,做到了“系统内部零发案、关联人员全覆盖、服务对象不遗漏”;全镇公职人员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向亲朋好友、基层群众开展反诈宣传;将反诈宣传细化到村社小组、居民小区、行业单位,动员基层社会治理力量参与进来;开展“无诈”单位、村(社区)评比……形成共同防范打击电诈的良好局面。目前,庆符镇电诈案件在全县发案率中的占比已经下降到了20%。


庆符镇的反诈宣传是全县反诈宣传的一个缩影。


为防范电诈,全县各级各部门脑洞大开、新招迭出,反诈宣传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特别是作为主力军的政法部门,不仅加强了打击力度和宣传力度,还联合发出“致全县父老乡亲的一封信”和“关于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在全县各地发放、张贴,鼓励参与电诈的违法犯罪人员主动投案,取得了明显效果。


解决“需愁盼”

回流人员吸附“大招”频出

“我是今年7月初回来的,当初因为疫情回国困难,后来听说政府会协助我们回国,还要帮扶就业。外面哪有家乡好,有政策当然愿意回来。”小陈是被劝返的60名高县籍滞留缅北人员之一。回来后,当地政府没有食言,为他进行了技能培训,并妥善安置就业。


记者了解到,高县已经立下“军令状”,从6月开始,将在年内劝返滞留缅北人员117名。截至目前,已成功劝返60人,劝返率51%。


如何将被劝返人员吸附在本地,杜绝其二次出境?高县党委政府精准掌握了被劝返人员所“需”、所“愁”、所“盼”,并不断放出“大招”。


精准掌握所“需”。高县实行“县级干部包镇,镇级干部包村,村(社区)干部包户”机制,坚持“一人一专班”,层层压实责任。县级各职能部门结合行业实际和相关政策,全方位、多层次对帮扶机制进行多次探讨。


精准解决所“愁”。摸清被劝返人员生活难点,有针对性地为被劝返人员提供帮扶措施。县就业局对被劝返人员进行就业帮扶和创业资金帮扶;县教体局对符合教育条件的被劝返人员或其子女进行教育帮扶;县民政局对被劝返人员子女、配偶的户籍问题解决进行帮扶;派出所主动与被劝返人员电话沟通并上门走访,了解其所需后提供个性化帮扶。


精准保障所“盼”。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劝回来、留得住、定下来”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在全市率先开展“安居网”试点,有效地保障了被劝返人员的参与权。同时,由各镇党委政府出台制定帮扶政策,针对被劝返人员所需所求,建立整改台账,解决一个销号一个。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