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3398|评论: 23

关于成巴铁路南部伏虎设站的申请南部县政府应该全力争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23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巴铁路争取设立伏虎站
来信人
***
来信时间
2021-09-09
咨询内容
  伏虎属于南部县重要的一个大镇。离八尔湖,升钟湖都比较近,因此为了有效拉大和壮大上述两地旅游景点,方便各地游客,建议南部县委积极向四川省,南充市委,成都集团局申请,建设成都经三台到巴中铁路时在伏虎设立伏虎站。从辐射人口来看可以辐射伏虎周边除南部本县关心的乡镇以外,还可以辐射西充县的罐垭,义和,槐树,鸣龙,青狮等地,盐亭富驿,八角,林龙.会真等周边二十多万人口,因此伏虎设站是非常有必要。虽说铁路建设和设站话事权在上级部门,但是作为地方政府应该全力,主动去争取。

受理回复

信箱办回复
网友您好!我们已将您的建议转至相关部门,感谢您对南部交通事业的关心与支持,祝您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县信访局管理员
                                  2021-09-15 09:11:05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2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1-9-25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1-9-25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xichongxian 发成都论坛、南充论坛、西充、盐亭论坛,这关乎西南盐三县利益和发展,辛苦了,谢谢!

发表于 2021-10-15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1-10-24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想办法去争取。

发表于 2021-11-15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帖,伏虎镇的人呢?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1-11-22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在南部境内都可以。

发表于 2021-12-25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成三阆巴铁路是川东北人民的交通线、生命线,一直争取十四五立项成功!!!

发表于 2022-1-5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油

发表于 2022-1-8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在老鸭站

发表于 2022-1-8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过南部县站

发表于 2022-4-25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盐亭知道阆中到金城到巴中。。看来南部县设站没得希望了,又把南部撇开了

发表于 2022-4-29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只争朝夕

发表于 2025-8-5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伏虎如果有高铁站,西充罐垭也将起飞。

发表于 2025-8-5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罐垭至伏虎公路走向最优设计平面图(核心要素)
1. 基础信息
比例尺:1:50000(兼顾细节与整体视野)
坐标系统:国家 2000 大地坐标系(CGCS2000)
设计标准:双向四车道二级公路(预留智能驾驶车道),设计时速 60km/h,路基宽 12m,最大坡度≤3%,最小平曲线半径≥500m
2. 起点与终点定位
起点(S 点):西充县罐垭场镇北侧枢纽节点(坐标:N31°12'XX.XX",E105°45'XX.XX")
衔接罐垭场镇主干道(如罐垭街),设置喇叭形互通立交,预留智能交通信号接口(兼容车路协同)。
终点(E 点):南部县伏虎镇南侧交通枢纽(坐标:N31°08'XX.XX",E105°49'XX.XX")
对接伏虎大道(伏虎镇主干道),设 T 型平交路口,与镇内路网无缝连通。
3. 主要路线走向(平面线形)
以 “S 点至 E 点三维直线距离” 为基准轴线,结合地形优化后形成 “一主两辅” 线形(主路线为最短路径,辅线为局部地形适应性调整),具体节点如下:
序号        关键控制点        坐标范围        线形设计        工程措施
1        罐垭起点(S 点)        N31°12'XX.XX",E105°45'XX.XX"        直线段(长 1.2km)        路基填方(平均高度 2-3m)
2        王家梁子(低山丘陵)        N31°11'XX.XX",E105°46'XX.XX"        大半径曲线(半径 800m,弧长 0.8km)        短隧道(300m)+ 两侧边坡防护
3        李家河谷(宽约 150m)        N31°10'XX.XX",E105°47'XX.XX"        直线跨越(长 0.5km)        斜拉桥(主跨 200m,宽 13m)
4        张家坪(平缓台地)        N31°09'XX.XX",E105°48'XX.XX"        直线段(长 2.5km)        路基挖方(平均深度 1-2m)
5        伏虎终点(E 点)        N31°08'XX.XX",E105°49'XX.XX"        直线段(长 1.0km)        平交路口 + 智能监测设备基座
4. 关键工程标注
王家梁子隧道:位于路线中段(控制点 2),采用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洞内布设光纤传感器(监测结构应力)、LED 智能照明(随车流调节亮度),洞口设毫米波雷达(预警非机动车闯入)。
李家河斜拉桥:跨越李家河谷(控制点 3),桥塔采用 “H 型” 钢结构,桥面预留光伏板支架(可覆盖 20% 桥面面积,为智能设备供电),桥墩内置水文监测仪(实时传输水位数据)。
智能服务区:在张家坪中段(控制点 4)设 1 处模块化服务区(长 50m),包含无人充电桩、5G 基站、应急呼叫站,通过 GIS 系统与路线监控中心联网。
5. 线形优化说明
平曲线:全线路线偏离 “S-E 直线” 的最大距离≤500m(仅在隧道和桥梁段局部调整),确保通行距离最短(总长度约 6.0km,较现有绕行路线缩短 25%)。
竖曲线:通过 DEM 数据计算,路线高程差控制在 80m 以内,最大坡度 2.8%(位于王家梁子隧道进出口),满足重型车辆和自动驾驶爬坡需求。
6. 图例与辅助信息
图例:标注路线中线(红色粗线)、桥梁(蓝色双线)、隧道(黑色虚线)、控制点(三角符号)、智能设施(绿色方块)。
方向:右上角标注指北针(真北方向)。
备注:路线两侧各预留 10m 宽 “智能廊道”(埋置光缆、电缆、管道,兼容未来 5G/6G 和车路协同系统)。
设计优势
效率最优:直线为主的线形使通行时间压缩至 8 分钟以内(按 60km/h 计算)。
科技适配:全路线工程措施预留智能交通接口,可直接接入区域智慧路网。
工程可行:通过隧道 / 桥梁克服地形障碍,避免长距离绕行,兼顾技术难度与建设成本平衡。
(可基于此框架,利用 ArcGIS 或 AutoCAD 绘制矢量平面图,叠加 DEM 地形底图实现三维可视化)

发表于 2025-8-5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伏虎金谷街适合打造十里大街南连西充罐垭,具备形成虹吸效应的潜力,以下是具体分析:

- 交通条件可行:从伏虎金谷街到西充罐垭距离约11千米左右,驾车耗时20分钟左右,距离较近,打造十里大街在空间上具有可操作性。且现有乡道等道路基础,改造难度相对较小。同时,伏虎镇本身交通较为便利,国道G245横穿镇域东西,有利于与外界连接,便于将虹吸效应辐射范围扩大 。
- 产业协同有望:伏虎镇和罐垭乡均以农业为主,伏虎镇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花生为主;罐垭乡粮食作物同样以水稻、小麦为主,且畜牧业有一定发展。打造十里大街可促进两地农业产业交流合作,如共同发展农产品加工、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等,形成产业集聚,吸引周边资源,有利于形成虹吸效应。
- 人口集聚可期:伏虎镇是南部县较大的城镇,有一定人口基础,罐垭乡虽相对偏远但也有自身人口存量。十里大街的打造,会改善两地交通和生活环境,为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消费、休闲等机会,从而吸引周边人口聚集,增强对人口的虹吸能力。
- 政策支持助力 :南部伏虎镇经西充罐垭至槐树镇道路项目由西充县牵头,南部县配合推进,目前正在开展相关前期工作。在此政策背景下,打造十里大街符合区域交通发展规划方向,能获得政策层面的支持,有助于项目实施及后续虹吸效应的形成。

发表于 2025-8-5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伏虎镇金谷街至西充罐垭“十里大街”平面规划设计方案(2025-2050)

一、规划范围与定位

(一)规划范围

北起伏虎镇金谷街现状核心区(以金谷街与G245交叉口为起点),南至西充县罐垭乡场镇边界,全长约11公里,规划红线宽度50-80米,总用地面积约8.8平方公里(含道路及两侧功能区)。沿线串联伏虎镇产业园区、罐垭乡农业集中区及3个行政村,形成“镇-村-乡”联动的线性发展带。

(二)功能定位

以“交通纽带、产业走廊、生态绿脉、民生通道”为核心定位,打造**“一轴三带五节点”**的复合型线性空间:

- 交通主轴:串联伏虎镇与罐垭乡的快速通道,提升区域通行效率;
- 产业带:整合两地农业、商贸、文旅资源,形成特色产业集聚;
- 生态带:保留自然肌理,构建连续生态景观网络;
- 民生带: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沿线居民生活品质;
- 节点引擎:通过5个功能节点激活全域,形成“虹吸效应”核心载体。

二、平面布局设计

(一)总体结构:“一轴三带五节点”

1. 交通主轴(十里大街主线)
- 道路等级:双向6车道一级公路(兼顾城镇主干道功能),设计时速60km/h,中间设5米绿化隔离带,两侧各设3米非机动车道+2米人行道+5-10米退让绿带。
- 关键工程:跨八丈河景观桥1座(长120米,宽50米,兼顾步行和亲水平台)、穿小型山体隧道1处(长300米)、平交路口12处(其中4处设信号灯)。
2. 三带平行布局(沿主线两侧分层展开)
- 产业发展带(距主线50-200米):集中布局农产品加工园、冷链物流中心、电商产业园、特色农产市集等,总用地约1200亩;
- 生态缓冲带(距主线200-500米):保留现状林地、沟渠、农田肌理,建设生态沟渠、防风林带、湿地斑块,总面积约3000亩;
- 民生服务带(穿插于产业带与生态带之间):布局集中安置区、村级服务中心、学校、卫生院、文化广场等,覆盖沿线3个行政村。
3. 五个功能节点(按3-5公里间距分布)
节点名称 位置 核心功能 用地规模(亩) 标志性设施
伏虎门户节点 金谷街与G245交叉口 商业综合体+公交枢纽+游客中心 200 15层商业大厦、景观广场
农产品加工节点 距起点3公里处 精深加工园+冷链仓储+质检中心 300 标准化生产车间、物流集散中心
生态文旅节点 八丈河沿岸 滨水公园+民俗体验+亲子农场 250 景观廊桥、农耕文化博物馆
罐垭集散节点 距终点2公里处 农产交易市场+冷链分拨+客运站 180 钢架结构交易大棚、集散广场
乡韵生活节点 罐垭乡入口处 安置社区+卫生院+文化活动中心 150 村级服务中心、养老公寓

(二)土地利用规划

用地类型 面积(亩) 占比 主要分布区域
道路与交通设施 1200 13.6% 主线道路、停车场、公交枢纽
产业用地 1800 20.5% 加工园、物流园、市场
生态与农业用地 4500 51.1% 生态缓冲带、保留农田、林地
公共服务与居住 1300 14.8% 安置区、学校、卫生院、文化设施

三、专项平面设计

(一)交通系统平面

- 主线道路:采用“三块板”结构(中间5米绿化隔离带+两侧各11.5米车行道+3米非机动车道+2米人行道),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设置完善的交通标识、路灯(间距30米)、监控系统。
- 支线网络:配套建设4条横向连接支路(宽12-16米),连接主线与两侧产业区、居住区;在5个节点内部规划环形路网,保障内部通行。
- 静态交通:在伏虎门户节点设地下停车场(500车位),农产品加工节点设货车专用停车场(200车位),生态文旅节点设生态停车场(100车位),其他节点各设50-80车位地面停车场。

(二)产业布局平面

- 农产品加工园:沿主线3公里处集中布局,分设粮油加工区(80亩)、果蔬加工区(100亩)、畜禽加工区(70亩),各区通过5米宽物流通道连接,配套污水处理站(日处理500吨)。
- 电商物流园:位于伏虎门户节点西侧,分设仓储区(50亩)、分拣区(30亩)、电商办公区(20亩),与G245国道直接连通,便于货物中转。
- 特色市集:在罐垭集散节点设置“川北农产市集”,采用开放式摊位(200个固定摊位+100个临时摊位),配套冷链仓储(1000吨容量)和电商直播中心。

(三)生态景观平面

- 线性绿廊:沿主线两侧退让绿带种植乡土树种(香樟、栾树、紫薇),形成连续树荫;在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之间设1.5米宽花境,季节性种植波斯菊、百日草。
- 节点景观:八丈河沿岸生态文旅节点保留100亩自然湿地,建设3公里滨水步道(采用透水砖铺设)、5处亲水平台(木质结构)、2座景观栈桥(连接两岸)。
- 生态沟渠:在产业区与生态带之间建设3米宽生态沟渠,采用浆砌石护岸,种植水生植物(菖蒲、芦苇),兼具排水与净化功能。

(四)公共服务设施平面

- 教育设施:在乡韵生活节点新建罐垭第二小学(30亩,48班),在伏虎门户节点扩建幼儿园(15亩,12班),配套操场、接送广场。
- 医疗设施:在伏虎门户节点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亩),乡韵生活节点设罐垭卫生院分院(15亩),均配置全科诊室、输液大厅、住院部。
- 文化设施:生态文旅节点设农耕文化博物馆(5亩,展示川北农具、民俗),各节点配套文化广场(面积800-1500㎡),设置戏台、健身器材、宣传栏。

四、分期实施规划

阶段 时间 重点工程 目标
一期 2025-2030 主线道路(伏虎门户至生态文旅节点)、伏虎门户节点、临时停车场 打通核心段交通,启动产业招商
二期 2031-2040 主线剩余段、农产品加工节点、罐垭集散节点、生态景观带 全线贯通,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三期 2041-2050 乡韵生活节点、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智慧化改造 功能全面落地,虹吸效应显现

五、实施保障

1. 用地保障:协调南部县与西充县,将沿线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城镇开发边界”,保障产业与基础设施用地指标。
2. 资金保障:申请省级交通专项债(占40%),引入社会资本(PPP模式,占30%),县乡两级财政配套(占30%)。
3. 机制保障:成立跨县协调小组(南部、西充分管领导牵头),建立月度会商机制,统筹解决规划实施中的用地、审批、招商等问题。

本规划通过“线性串联、节点激活、功能复合”的平面布局,既保障交通效率,又整合产业与生态资源,可有效促进伏虎镇与罐垭乡的要素流动,形成对周边乡镇的人口、产业、消费“虹吸效应”,成为连接南部与西充的重要经济走廊。

发表于 2025-8-8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322ff8e5dc036965baf01125cbe2b464.png

发表于 2025-8-8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县邻邦-罐垭”中的“罐垭”指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的罐垭乡,因其地处西充县、南部县(南充市)、盐亭县(绵阳市)三县交界处而得名,素有“鸡鸣三地闻,一脚踩三县”之称 。这一区域以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为特色,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介绍: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罐垭乡位于西充县城北偏西部,是西充县最偏远的乡镇,距县城47千米,区域总面积27.84平方千米。其东南与西充县鸣龙镇接壤,西北与南部县伏虎镇相连,西南与盐亭县交界,是三县交通和商贸的重要节点 。

- 南部县:南充市下辖的人口大县,历史上多次行政区划调整,曾将部分乡镇划归西充、仪陇等地,被誉为“最有奉献精神的县城”。
- 盐亭县:绵阳市下辖县,因境内多盐井得名,2024年GDP达254.64亿元,以能源化工、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为主导产业,同时拥有嫘祖文化、字库塔等文化遗产 。
- 西充县:南充市下辖县,以农业和生态旅游为特色,罐垭乡是其23个乡镇之一,截至2024年仍保留乡级建制 。

二、历史渊源与文化符号

1. 地名由来:
罐垭乡因乡政府驻地历史上盛产火烧窑罐而得名,“罐垭”二字直观反映了当地传统手工业的印记。
2. 历史遗迹:
- 惜字库塔:位于川井坝村,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为六边七层仿楼阁式砖塔,通高9米,采用108块画像砖垒砌,砖雕图案精美,题材涉及宗教信仰和生活场景,是西充县现存11座惜字库塔中文物价值最高的之一,体现了当地重教崇文的传统 。
- 太阳宫传说:相传西晋末年李特起义时,曾在此地与罗氏女结为夫妻,李特战死后,罗氏辅佐其子李雄建立成汉政权,被尊为皇太后。罗氏死后葬于醴峰观,其相关遗迹和传说成为罐垭乡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3. 民俗与耕读文化:
罐垭乡保留着“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的耕读传统,历史上人才辈出,县志记载旅外名人达16人。乡内至今留存的黄葛树、古桥等元素,诉说着岁月沧桑 。

三、自然与经济特色

1. 农业与特产:
- 柑橘产业:罐垭乡康源家庭农场种植1000余亩爱媛38柑橘,年产量四五十万斤,采用有机肥种植,通过邮政渠道推广品牌“桔橘高”,助力乡村振兴。
- 传统养殖业:以生猪、牛、家禽为主,部分农户通过散养土鸡、土鸭生产“网红土鸡蛋”,结合电商拓展销路 。
2. 自然资源:
境内探明石油、天然气储量达0.9亿立方米,页岩资源丰富,同时拥有优质地下水,为农业和工业发展提供了基础。
3. 交通与发展:
S208省道改建工程(罐垭至车龙段)于2024年启动,全长50.8千米,设计时速40千米/小时,将改善三县交界区域的交通条件,促进农产品运输和旅游业发展 。

四、三县协作与区域联动

2023年,盐亭、南部、西充三县市场监管部门签署《跨区域市场监管执法协作机制框架协议》,建立线索移送、执法联动等八大机制,共同维护区域市场秩序,推动经济协同发展 。此外,罐垭乡作为三县交界处,民间商贸往来频繁,如南部县伏虎镇的农产品可通过S208省道快速进入西充和盐亭市场 。

五、旅游与人文体验

1. 自然景观:
罐垭乡地处丘陵地带,山高沟深,拥有千亩橘园、连片大棚蔬菜基地,以及金鱼桥、羊角湾等田园风光,适合开展乡村旅游和农事体验 。
2. 文化探秘:
- 探访惜字库塔,感受清代砖雕艺术和崇文传统;
- 聆听太阳宫传说,了解成汉政权的历史脉络;
- 参观太霞乡(原罐垭场)的古桥、黄葛树,感受川北民居风情 。
3. 民俗活动:
每年农历二月初一,邻近三县的信众会前往太阳宫遗址祈福,祈求风调雨顺,这一传统民俗延续至今 。

总结

罐垭乡作为“三县邻邦”的典型代表,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交界点,更是文化交融、经济联动的纽带。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农业特色和自然景观,使其成为川北地区乡村发展的缩影。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区域协作的深化,罐垭乡有望进一步释放潜力,成为三县协同发展的新亮点。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伏虎到i罐垭不是只有s208吗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