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广告帖,重在传播中医理念,小编别给禁行了哦。-------------分隔线---------------
现代医学的西医着重于微观研究疾病,临床医生会主修某一方面而术有专攻,所以分科也就非常细化了。传统医学的中医是宏观研究,侧重于整体观,从人身机体出发去看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中医医生基本要求是全科医生,当然在某一方面可以有专长。中医西医各有所长,对咱们中国人来说,有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来服务,作为病人可以自由选择。
下面我这业余中医用有限的文笔水平,以一个病例来简单说下中医的整体观。
女、48岁,周一前来找我,以前看过其他病,这次是皮肤痒、腹痛腹泻、尿频半月了,未曾看过医服过药。若她去医院看西医,大概率一个科室的医生不能完全解决,就需要看皮肤科、消化科和泌尿科。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具体信息略过,诊断为营卫不和、水饮代谢失常。我们人体在生病时有些症状其实就是病邪排出体外而表现出来的可见的反应,本案中病人体内有水饮,向外想通过皮肤排出,向下想通过大小便排出,但本身正气稍不足,达不到一次完全彻底的排出病邪,就像两军对垒,反反复复的拉剧战,谁也赢不了谁。用药的目的就是提高人体正气,增强水液代谢的能力,驱邪外出而症状除,疾病消。
于是开了三天的药,我的个人习惯都是只开三天,遇见急性感冒发展传变快还只开一天两天的量,因为这类病史短,若服药三天效果不理想,基本就是诊断或处方不正确,需要进一步完善。毕竟诊断正确与否还需要处方效果来进行佐证,若效果不错就自己继续抓药就是了。
后面图一是处方内容,八味药,另一味白醋自己家里用的调味品。图二是昨天晚上反馈的结果,效果还不错。若有懂中医药的朋友,可以看到处方中并没有治皮肤痒、腹痛腹泻和尿频的常用药。
中医医生应该有整体观,不能局限在病名上,若是见病治病,见皮肤痒出疹子就清热止痒,见到拉肚子就止泻,这个病案效果就不会很理想。中医用药讲究顺势,顺应疾病发生发展的趋势,虚则补、实则泻,正气不足就补正气,水液为患就泄水气。
我们在看西医时需要做详细的检查,通过病理报告来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是病毒是细菌,是良性还是恶性就一目了然。而中医大多数时候就是通过详细的四诊收集(当然需要时也会通过检查设备),自己判断后作出诊断结果,而病因病名解释或许就让人听不太懂。所以大家在看中医时不要对医生问得太多而不耐烦,或许你觉得无关的信息,在中医医生眼中却是重要信息。若你遇到只听到病名就能给你开处方的,大概率就不是真中医了,当然神医除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