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朱大均在发布会上表示,全市上下高度重视迎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把督察整改作为生态环境保护补短板、强弱项、建机制的重要契机,积极配合、主动作为。
我市建立健全工作体系,抽调29名业务骨干组建专班集中办公,统筹全市迎督工作,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迎督工作机构,实行集中办公。每天调度工作动态,实时跟进有关情况,及时掌握全市重大事件和重要情况。我市还扎实开展边督边改,整合市生态环保稽查组和市案件督办组力量,抽调20人,组建4个现场督办组和1个机动督办组,由厅级领导带队,对央督信访件实施全覆盖的现场督办工作,并由机动督办组对加星信访件进行重点督办,累计出动742人次,有力推动案件办理,切实提高办理质量。
在迎检准备中,我市对标对表中央督察组最新要求,严格审核把关相关资料,及时公开宣传报道,在“一台一报一网”开设“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专栏,公布中央督察组举报电话和信箱,公开交办信访件办理情况,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刊载中央督察组工作动态及全市迎督工作信息328条,公开边督边改信息530条,刊发新闻报道1601条。
按照“边督边改,立行立改”原则,为推动解决一大批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邻水、武胜等地调研督导信访案件办理、环境问题整改情况,对案件办理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分管领导深入一线,现场了解情况,全覆盖实地督导,研究整改方案。各县(市、区)、园区实行领导包案督办,全程跟踪问题整改,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推动问题整改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