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楼主的图片很感人,水磨是山水风光秀丽,人杰地灵的地方。历史文化十分丰厚,文人辈出。看了这段文字,我觉 的得很不妥,犯了历史错误。 其一,横贯水磨镇、漩口镇两地的寿江,名气很大,在1956年前《新华字典》、《四角号码字典》对寿江有记载。 寿江的寿有右耳旁,注释为“岷江支流寿江”。在水磨人民公社时期,我们这一代人都看见过有右耳旁的寿字标语。有右耳旁的寿字,是地方字,现在简化了也无争议。而何时何人将寿江改称“寿溪河”就不清楚了。 其二,水磨古镇老人村:“早在商代就享有‘长寿之乡’的美誉”,这个介绍也太离谱了。商朝到现在几千年了,对商朝有关联的历史国家都还没有完全定论,现在的水磨镇老人村,商朝时期到底有无人居住还闹不清楚,商朝文字都还没有规范,根本没有有水磨镇老人村的文字记载,哪来享有“长寿之乡美誉”的老人村? 其三,“老人村,后更名为水磨至今”。请问:这里的水磨是地名还是粮食加工工具?据我们知道现在水磨镇的名称是地名,源于清朝“水磨沟”,不是水磨。何况老人村只是水磨镇的一个地名、村名。老人村之名的记载有上千年历史,水磨沟的记载有二百多年历史,水磨镇(乡)记载只有几十年历史。何时更正的,怎么更正,历史能更正吗?在这里用“更正”二字真的不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