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前,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成功修建,使成都平原在内的整个四川,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天下粮仓”。
《华阳国志》记载,“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水旱从人,不知饥饿,则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成都,天府之国的名号,也由此打响。
时至今天,成都作为新一线城市的榜首,国际化与时尚的气息与日俱增,老祖宗开创的大好局面也没丢。
鲜有人会料到,成都的“农业”会做得这般鲜活。
成都被誉为“中国创意农业第一城”,在2017年11月,农业农村部批复支持建设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成都成为了全国第三、西部唯一获批建设科创中心的城市。
成都让人惊喜的地方,远不止于此。
就在今天,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成都)庆丰收活动暨中国·成都第三届天府大地艺术季开幕仪式,在天府农博园的核心区——农博岛,盛大举行。
走进现场了解后——
声、光、电、影的完美融合,搭建了一场极致的视觉盛宴;大地光影艺术展、艺术装置展、农事研学……谁能想到这是一场“农业”主题的活动?
精彩的活动呈现,让成都市民在大饱眼福的同时,对乡村振兴有了最直面的认识。而为了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其实还有着一群人正在背后默默守护。
金秋时节,位于天府农博园的农博岛,上千亩金黄稻田随风摇曳,颇有一番风情。
这里是天府农博园核心区,也是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成都)庆丰收活动暨中国·成都第三届天府大地艺术季的主会场及开幕式现场。
伴随星空入夜,晚上8点整,开幕仪式在农博岛的稻田中央,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双节”活动由新津区政府承办,通过对古蜀文化发源地的挖掘、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考、对未来城市万物互联的美好追求,策划的一场“金色稻田+丰收欢庆+沉浸演出”的绿色乡村视听盛宴。
这场既定的农博开幕,没曾想,它又新又潮,赚足了眼球。整场开幕仪式持续了一个小时,主要有两个部分。
一是光影秀及亮灯仪式。
这是一场声光电影组合的光影盛宴,将表演与光影结合,绘制出了一幅丰收的美丽画卷,十分应景。
值得一提的是,会场背后会“发光的建筑”是农博岛地标建筑——中国天府农立方·稻浪。
它由中国建筑设计院崔恺院士领衔设计,是全国最大跨木工程量及最大跨木构,也是全世界跨度最大的木结构建筑之一
二是沉浸式演出。
从耕耘、生长到丰收的篇章演绎,穿插宝墩文化、川剧非遗等要素,展现出自古成都生产生活的多姿多彩。
据悉,本次“双节”活动从今天起,将一直持续到10月31日。期间,包括大地光影艺术展、艺术装置展、农事研学等活动的开展,打开了“农业+”的新想象、“玩”出了新高度,示范作用明显。
而就在本场活动及天府农博园、农博岛受到一致好评与关注的背后,有这样一群穿梭在会场的忙碌身影,他们正是来自龙湖智慧服务的工作人员。
当农博园努力探寻“农业+”的新出路、建设全国标杆时,龙湖智慧服务恰好为它插上了一对有力的翅膀。
早上8点,秩序团队的一位95后小哥,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农博岛巡逻。
“秩序团队顾名思义就是维护农博岛的秩序。”这位小哥姓陈,他在介绍时,精神高度集中,“作为秩序团队的一员,我的工作是每天反复巡逻农博岛。农博岛很大,光农田就有三千亩,每次巡逻我们是乘坐巡逻车,一圈下来,差不多半小时。”
小陈继续说道,“刚来时,我对农博岛的作物都不熟,在北方才出现的小米被我认成狗尾巴草,后来经过专门培训,知道了这里的荞麦花是红色,普通的是白色;五彩辣椒刚成熟时黄色,后面会变成红色、紫色、黑色,印象深刻。”
“现在,我虽是农博岛的一名秩序员,但不只是一名秩序员,更是农博岛的一名讲解员,你问我什么,我基本都能回答。”
这并不出人意料。
作为龙湖集团六大主航道业务之一的龙湖智慧服务,秉承“空间即服务”的战略,以“善待你一生”为理念,始终以客户为中心。
满意之外,更有惊喜,是龙湖智慧服务深得人心的关键。世上好服务的本质,大抵都是如此。
第二位“物业人”是农博岛的保洁阿姨,许阿姨。
许阿姨虽是70后,可如果要比毅力、比韧性,可以给许多90后树立榜样。
“我们每天都要把园区走一圈,白天3到4人一组,固定下午巡场,基本靠走。”
听起来似乎很轻松,实际上,农博岛占地2.7平方公里,巡逻车一圈下来也需要不少时间,不要说徒步。
“(保洁员)每天的微信步数平均都在2万以上,遇到有重要的节日,更要全面覆盖、一一排查,一个一个烟头的捡出来,微信步数能到3万多步。”
许阿姨每天从张河果园子邻里中心,走到农博园管委会,走到农博岛稻田餐厅,走到农博岛观景台,走到物业中心,走到停车场……随时弯腰拾垃圾,对任何人来说,耐力和体力都是巨大的挑战。
这次在农博岛举办的“双节”活动,许阿姨表示“每天要从早上7点做到晚上8、9点,让农博岛一直保持干净整洁的模样,只为给每一位游客留下好的印象。”
为什么龙湖智慧服务连续12年客户服务满意达到90%以上,这或许就是原因。
它是一群志同道合的物业人,凭着“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务实,在这个行业深深扎根,地位超然。
第三位“物业人”,是一位农博岛的讲解员小姐姐,名叫张婷婷。“我加入龙湖有一年了,主要负责向游客讲解农博岛的整体情况以及各项关于农业的‘黑科技’,解答大家的疑问。”
提及加入龙湖后面临的挑战,张婷婷说道:“有时候遇到嘉宾前来参观,前一天晚上10点出的解说词,第二天就要讲,经常会有临时调整,看一眼就得要上。”
“并且今年的解说词也全变了,主题是智慧大田,我们去年只说景观、建筑的规划,今年开始说智慧农业,168种水稻,旱稻17种,要做到如数家珍,刚开始还很是犯难,但现在都能脱口而出。”
如果说张婷婷的案例,体现了龙湖智慧服务的专业性与高标准,那么现如今还在实习阶段的讲解员丁杨,又向我们展现了这个团队的“创新活力”。
作为播音主持专业的在读大三学生,丁杨说道:“我经常会在田间‘走秀’,拍摄抖音。通过拍摄,已经有了800多个粉丝。”
就是这样一群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个性独立的人,因为聚集在龙湖智慧服务,相遇在农博岛,从而碰撞出了精彩的火花。
而伴随这群人的不懈前进,龙湖智慧服务也在持续升级,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当创意农业连续多年进入中央一号文件,成为国家战略,当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进入加速赛道,作为农博岛的“护航团”,龙湖智慧服务一直在探索、升级。
“一个变化”是:
去年5月份进驻农博岛时,龙湖智慧服务更多为保障园区的安全运营环境而努力。
今年不一样了。
一方面,随时间拔地而起的几大展馆,加大了龙湖智慧服务的服务范围。
另一方面,农立方的会展服务、农博岛商业街的商业运营接手,深化了龙湖智慧服务团队的服务,“服务外延”不断放大。
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点到线再到面的全面升级。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升级或将提供给龙湖智慧服务更多的施展空间,搭建起一个全新的舞台。
而这也正是龙湖智慧服务的优势,对此不少业内人士给予了高度评价:
农博岛不仅将成为龙湖智慧服务深化科技赋能、跨领域服务的经典案例,也为以农博岛为核心、成都积极迈入乡村振兴与农业新经济头部阵列,续写出天府之国稻田上的“金黄传奇”,让世人看到这座城市千年不灭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