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536|评论: 2

郑强教授再次提出将英语改为选修,过度重视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30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是否应该将英语从高考中去掉?郑强教授的看法引发网友的深思

  语文是比较难学的,因为需要背诵汉语词语以及各种各样的古文,但是语文在生活当中应用的比较多,所以熟能生巧和英语完全不同。

  和语文一样,英语是需要大量背诵的,单词、短句等等,可无论英语单词背的多熟,在生活当中没有办法应用,就很难真正的掌握熟练,而且即便是讲英语学得非常好,进入了理想的大学,但是除了语言专业的学生基本上是用不到英语的。

  浙江大学的郑强教授,因为在教育这方面经常会发表一些既简短又犀利的金句,所以也是备受大家的关注,那么关于英语这件事情,郑强教授是如何看待的?

  在郑强教授看来,英语的学习确实是耗费了中国青年过多的时光,而且事实证明,英语对于绝大多数学生的成长发挥着有力的作用,而且学习英语本身就是一种对本民族文化不自信的体现。

  郑强教授的言论结合了当下的现状,以及教师专家甚至是学生的角度上进行分析,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得到了诸多网友的关注和支持,同时也引发了大家对学习英语的深思。

  过分强调英语的地位,给中国的主体文化带来的冲击和破坏,也是非常可怕的。过分重视英语教育,首先是让一些对英语不敏感的偏科人才,失去了上升空间。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有很多科学家和文学家,他们并不是全才,他们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表现。

  假如仅仅因为英语不合格,就剥夺了他们求学的机会,显失公允。这对他们个人和国家的发展来说,都是不利的。

  但是比起这种小事,过分重视英语后,汉语母语的地位急剧下降,对民族精神文化的破坏,才是巨大的灾难。英语的地位,一旦被抬到了各科目之首,它就逐渐有了取代母语的趋势。

  如今,我们的年轻人虽然日常生活中讲的是汉语,但是已经开始讲夹生汉语(即:一半英文一半中文),这种对语言的破坏,也不是最严重的事。

  更加严重的是——语言决定你的思维。过度重视英语,日常用大量的时间看外语片,读外文书,看外语报道的话,那么在思考问题时,很难避免会采用英语国家的逻辑。

  在一些领域里面,我们的年轻人渐渐丧失了汉语的思维。如此一来,必然会降低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

  同时,他们可能也会排斥一切传统道德和家庭观念,视集体意识为糟粕,只想念西方的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利欲熏心。

  长此以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就会下降。这绝非危言耸听,因为在中文为母语的语境下,我们有一些道德规范和中国人的哲学,是代替了宗教思想在影响着我们的民族。

  而接触英语过多的人,习惯了英语思维,他们对我们的母语,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认识比较表面化,也就更谈不上对“中国哲学思想”的继承了。

  华夏民族为什么是一个整体?我们中国人共同的信仰和信念又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努力读书?

  中国人应该做什么?儒家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中国人应该怎么做?道家说:无为而无所不为,守常思变,自知者明。

  如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年轻人,不管他们处于大学、高中,还是初中阶段,也不管他们是清华、北大还是衡水中学,他们早已经不懂得这些事情。

  他们满脑子出人头地,一心只想为个人和家族谋得利益,或者看到别人起点比自己高就悲愤莫名,立志化身成一只“土猪”,去拱城里面拱白菜。

  这些在西方丛林法则影响下教育出来的人,事实上已经忘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维,所以也就难怪他们,学完了文化知识以后,要出国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1-10-1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道理

发表于 2021-10-8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让全世界都学习中文。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