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454|评论: 0

[四川手机报]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开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12 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于10月11日下午在云南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会议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内容包括全体会议、高级别会议、生态文明论坛等。

  记者从10日召开的COP15首场媒体通气会上获悉,会议将于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和2022年上半年分两阶段在昆明召开。第一阶段会议将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第二阶段将以线下会议方式召开。第一阶段会议要完成除“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外的各项议题审议,“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要在第二阶段会议审议和决定。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新闻官刘思佳介绍,2010年国际社会制定了2011至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即“爱知目标”。从全球看,“爱知目标”的20个行动目标,没有一条完全实现,仅有6个目标部分实现。国际社会对“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寄予厚望。

  世界期待,“昆明时刻”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凝聚强大合力。联合国将2021年称为“重塑我们与自然关系的关键一年”,号召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危机。COP15第一阶段会议将发布“昆明宣言”,呼吁各方采取行动,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增进人类福祉,实现可持续发展。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获悉,此次会议,全球共有169家媒体、853名记者报名采访。

  中国

  生物多样性下降势头得到基本控制

  中国是最早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也是公约和议定书核心预算的最大捐助国之一。10月9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穆雷玛在媒体见面会上表示,中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做了很多努力,采取多项措施改善了濒危物种的生存状况,立法严禁野生动物交易。中国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对各国达成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至关重要。

  穆雷玛称,“昆明宣言”将是第一阶段会议的主要成果,该宣言说明,各方已充实认识到,“生物多样性丧失,不会停下来等人类行动”,此次大会的主题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中国将通过本届大会展示建设生态文明的真正意义,在世界上作出榜样。

  在10日的媒体通气会上,COP15新闻中心主任、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作为大会的主席国,中国大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完善政策法规,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国家公园体系,实施长江十年禁渔,不断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积极履行国际公约义务,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参与度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下降势头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

  全球

  100万种动植物物种濒临灭绝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目前共有196个缔约方。《公约》下制定了《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关于赔偿责任和补救的名古屋-吉隆坡补充议定书》和《关于获取遗传资源和公正公平分享其利用所产生惠益的名古屋议定书》。中国是《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两个议定书的缔约方,缔约方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目前已举行了14次。

  生物多样性为什么显得越来越重要?“生物多样性为我们提供清洁的空气和富有营养的食物,加强我们对科学的理解,并且提供医药资源帮助我们抵抗疾病和缓解气候变化,可以说,更改或者删除整个生命当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会影响整个生命系统,并且产生负面影响。”刘思佳在通气会上表示。

  刘思佳介绍,现在人类获取粮食、能源以及其他材料比以往更多,但是自然界所付出的代价也更大,这将导致今后自然界的贡献能力下降。根据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的最新报告,全球100万种动植物物种濒临灭绝,有些可能是在几十年内就可能灭绝。

  《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副执行秘书大卫·库伯则进一步指出,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依旧面临严峻挑战,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正给全社会带来严重而消极的影响,“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危机,应该与气候变化、卫生健康等领域的问题放在一起共同研讨”。

  大卫·库伯希望《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形成“清晰方向”,为明年的第二阶段会议确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谈判文本。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刘木木 综合新华社

  全球变暖让香草冰淇淋“灭绝”?

  “世界末日种子库”管理员:

  我们无法存储牛油果和香草种子

  事实上,动物并不是唯一受全球变暖影响的陆地物种。在无人关注的角落,许多植物,包括一些人类最喜欢食用作物的野生近亲,正因气候变化而濒临灭绝。

  一项今年9月发布的研究发现,全球变暖正导致辣椒、咖啡、可可、土豆、牛油果和香草等数十种常见作物的野生近缘濒临灭绝。这意味着,全球变暖可能让你再也吃不到最爱的食物了,比如辣椒酱、牛油果、香草冰淇淋、巧克力等。

  曾任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项目专员的芭芭拉·戈奇博士向记者表示,如今有许多植物正以不同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在各种植物中,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的野生近缘植物,已岌岌可危。

  野生近缘植物(Crop wild relatives,简称CWR),是指与自然生长在各种各样的生境中的作物关系密切的野生植物,这些植物具有遗传变异,可以帮助作物适应全球变化。戈奇博士对墨西哥、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等地的224种主要作物的CWR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其中有35%都面临着灭绝的威胁。

  其中,原产于南美和中美洲的香草,如今面临着灭绝风险最高。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9月最新发布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该地区发现的8种野生香草物种全部被列为濒危或极度濒危物种。野生棉花则是第二大濒危物种,其92%的物种面临“灭顶之灾”。紧随其后的是60%的牛油果物种及23%的野生土豆物种濒临灭绝。

  而此前的一项研究发现,由于不断变化的气候条件,全球40%的可食用作物正濒临灭绝。

  面对未来的气候变化,全球是否有相应的保护对策?“野生近缘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必须在基因库中得到更好的体现。”戈奇博士表示,这些遗传资源需要就地保存,比如中美洲农村地区在保护这些植物方面的作用十分重要,但基因库中这些遗传资源的迁地保护也十分重要。而作为全球最安全的基因储存库,位于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世界末日种子库”无疑是一个选择。

  “世界末日种子库”管理员阿斯蒙德·阿瑟德尔告诉记者,种子库设立的主要目标,就是鼓励全球的基因库通过将副本保存在安全的地方避免植物彻底消亡。如果基因库出于某种原因丢失了种子,他们可以从这里取回储存的种子。

  他介绍道,自2008年开办以来,前来储存种子的基因库数量及种子样本数量逐年增加。迄今为止,种子库中已保存有超过108万种植物种子样本。“澳大利亚、德国和泰国的基因库送来的样本中,有不少野生棉花的样本。不过遗憾的是,牛油果种子因为不能经受强烈的干燥和冷冻,无法保存在种子库中。出于同样的原因,我们也没有香草种子。因为这些不能产生正统种子的植物物种,必须以冷冻外的其他方法保存。”阿瑟德尔表示。
保存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
立即加入“四川手机报&麻辣社区” 热点交流群
075839gny0miulyimcnt0i.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