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阳春飞华

[走遍四川] 踏访千佛崖,观千年佛窟,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复制链接]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7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云古洞
    大云古洞,位于千佛崖中段,开凿于初盛唐之交,是千佛崖规模最大的洞窟,洞内有多处唐宋时期留下的题记。窟内造阿弥陀佛和130余身莲台菩萨,是当时人们对西方净土世界信仰的反映。唐天授元年(公元690 年),武则天正式登基时,白马寺法明和尚薛怀义等12名和尚为迎合武则天当皇帝的需要,撰写《大云经》呈武则天。《大云经》中称武则天是弥勒佛降生,应代替李唐做皇帝。武则天看后大喜,亲笔作序,颁布于天下,且令各州要营造大云寺,以珍藏《大云经》,当地百姓就在千佛崖开造了大云洞。

psc (20).jpg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7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云古洞外面就是韦抗窟
psc (21).jpg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7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韦抗窟
    韦抗窟,开凿于唐开元三年(公元715年),剑南道按察使益州大都督府长史韦抗主持凿造。窟内有唐、宋、明、清等朝代的题记20余则,是千佛崖保存题记最多的洞窟。
psc (22).jpg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7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迄今千佛崖能找到的最早题记,韦抗窟也往往被认为是千佛崖最早开凿的石窟。
psc (23).jpg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7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石窟的色彩到现在都保留的非常鲜明艳丽,虽然有许多遭到损坏,但看上去还是那么的美妙!
psc (24).jpg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7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千佛窟
    千佛窟,位居千佛崖南段北部中下层,大佛窟上方。方形平顶窟,前凿窟门,窟中央凿长方形佛坛,上设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七尊像,像后凿通顶大背屏, 上雕菩提双树与人形化天龙八部护法像。

psc (25).jpg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7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千佛窟窟室四壁遍凿千佛
psc (26).jpg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7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千佛崖造像规模甚大,据清咸丰四年(1854)所立的石碑记载,全岩的造像有一万七千余座。遗憾的是1935年修筑川陕公路时,炸崖开路,一半以上的造像被毁。现存窟1192个,造像7000余尊。
psc (27).jpg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7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摩崖造像,雕凿细致,人物栩栩如生,内容十分丰富,是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宝库啊!
psc (28).jpg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7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千佛崖游览的人会发现,在石窟造像旁边的崖壁上,千佛崖却写的是“千佛厓”。
    把“崖”上面的山字头给去掉了,是写错了吗?“千佛厓”的题字是明代正德年间,陕西按察使来天球途经千佛崖时,留的题刻一则。对于这一写法,有不同的解释。一个说法是,“千佛厓”三个字就刻在石窟造像旁边的崖壁上。“厓”字刻在山崖上,山上的山就代替了“崖”字的上头部。也就是说,“厓”上本来就有山,所以古人在题写“崖”时就少写一个“山”字。已经有了山,所以“山”字头不是忘了写,而是借了山势的意境。还有一说则是,厓字本来就有这种写法。古人在写书法时,为了结构的美观,有时候会对字本身进行了一定改造。“崖”字是上下结构的字,而且笔画非常多,写出来就显得非常长,不好看,所以写的时候要尽量做些变形或者错位。在变形和错位的时候,有些书法家把“山”字移到左边,还有些书法家就不写“山”字头,这些操作在书法上都是可以的。

psc (29).jpg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7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苏颋龛
    苏颋龛开凿于公元723年,整龛造像精美,衣纹线条流畅,堪称千佛崖唐代造像精品。此龛南侧有题记一则;“都督府长史持节剑南道节度按察使上柱国许国公武功苏颋敬造”,唐开元四年(716年)苏颋升任宰相,故亦称“宰相佛龛”。

psc (30).jpg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7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瑞像窟
    菩提瑞像窟,凿于唐睿宗时期,为方形平顶窟,窟中央雕一方坛,坛上为1佛2弟子2菩萨,前左右角各有1力士。佛后是直通龛顶的背屏,上有高浮雕伎乐5身和12个弟子像。菩提瑞像窟和弥勒佛窟(右)成为千佛崖最精致的2龛镂空雕刻造像,是千佛崖的石刻艺术精华,也是我国罕见的石刻珍品。
psc (31).jpg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7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藏佛洞
    藏佛洞,清道光22年开凿,主佛为藏传佛教的创始人莲花生大师,为四世章嘉活佛开凿,是千佛崖最晚开凿的一尊佛像。

psc (32).jpg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7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千佛崖最北端的石窟,只能远距离欣赏了。
psc (33).jpg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7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仰望大云古洞
psc (34).jpg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7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窟   
    大佛窟,开凿于北魏晚期,是千佛崖开凿时间最早的洞窟,距今1500年,现存一佛二菩萨三尊大像为北魏遗存。
psc (35).jpg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7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莲花洞
    莲花洞,开凿于武则天当政时期,因洞顶有一座巨大的莲花而得名,莲花洞弥勒佛居中而坐(窟内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罗汉、观音),是唐代石刻造像的杰作。其中弥勒佛居中,是当时政治气氛下的产物,是武则天的化身。

psc (36).jpg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7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牟尼阁和睡佛龛
    牟尼阁和睡佛龛都是开凿于唐代,龛窟的上方都有题刻,是清道光年间由广元徐姓县令题写。睡佛龛和牟尼阁开凿在崖壁高处,需要仰视,无法靠近。两窟并列开凿,向我们展示了佛主由生到死的两个场景。

psc (37).jpg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7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牟尼阁窟
    牟尼阁窟,位居千佛崖北段中部下层,与睡佛窟南北毗邻。敞口,平面作前窄后宽的梯形, 平顶。窟内凿横长方形佛坛, 坛上设一坐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七尊像, 像后镂空透雕双树直达窟顶,其间浮雕人形化天龙八部护法像,南北壁窄坛各雕五身弟子像,正壁立像多损毁。牟尼阁展示的是佛主释迦牟尼成佛之后在菩提树下向老百姓讲经说法的场景。

psc (38).jpg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7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睡佛龛
    睡佛龛,位居千佛崖北段中部下层, 牟尼阁窟南侧。敞口横长方平顶窟, 西北角被后代龛室凿破。窟中央凿一长方佛坛, 坛上设通顶婆罗双树,下一铺13尊涅槃组像,东、北二壁浅浮雕五幅涅架经变相图。三壁其余龛像均为晚唐或五代补雕。宋、元二代曾进行部分造像的重妆。睡佛龛展示的是释迦牟尼80岁在梭椤树下涅槃时的场景。

psc (39).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