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龙山人资中历史画像石简评
千年历史入眼底 石刻画卷载春秋 ————重龙山人《资中历史画像石》简评
永 平
资中是成渝沿线唯一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不仅出过南宋到清代四川仅有的三位状元中的两位,而且还有进士近300人。文风鼎盛,被重龙山人誉为“川南文渊”。 展现资中历史文化,一直是重龙山人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的创作中,重龙山人已经采用诗词、辞赋、散曲、对联、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唱词等多种文学形式达40万字,而且还有国画、油画、版画、水彩、剪纸、素描、雕塑等多种美术形式予以展现。 资中历史画像石采取中国汉代画像石的主要手法,犹如一幅壮丽的史诗画卷,徐徐展开。画像石高度0.8米,总长80米。由黑色大理石镌刻。 卷首是三条跃动于波涛之上的鲶鱼,展示了资中的特色风物。然后是大禹手持木铲的形象,带领先民在资中治水,一些人物追随左右。接着,是尧之九子资的身影,只见他挥舞利刃,斩下蛟龙之头,铲除了水患。随后是商代的风土人情和大鼎之类,编钟之后,是东周人民的风俗画。接着是洛邑市井,一处室内,孔子捧着一只兔子向苌弘献礼,请教乐理。兔子面是资中特产。苌弘峨冠博带,颔首欣然收下礼物。然后是抚琴作歌图,孔子欣然听受。画卷随后又进入春秋战国,然后是“秦并巴蜀”,到了西汉,只见资中人、著名辞赋家王褒在书写《僮约》,仆人跪地领受。这是中国最早在书面出现茶字的作品。 随后的画像石上,依次出现王延世、李鼎祚、无相禅师、薛涛、羊士谔、赵雄、赵逵、虞允文、陆游、李石、周冕、梁瑛、顾汝修、本著、包弼臣、端方、张大千、喻培伦…………等与资中有关的著名人物和历史大事,最后,有骆状元对策图(保和殿上)、东渡图、起草三电图。罗泉会议也有叙述。 抗战系列,则出现滕县保卫战、台儿庄,展现刘公台等资中将领的浴血奋战。 成渝铁路、资中大洪水、大战谷田坝、银山镇、甘露寺、白云山、溶洞,都有表现。 重龙山人《资中历史画像石》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画卷,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版权保护,不提供原图。只提供汉代文物作参考,见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