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山河漫游记【长卷诗集】
文:金龙施雨
第十六章 芙蓉国里尽朝晖
35 索 溪 峪
* 绿云深处访仙桥
水多桥多索溪峪 独一无二形各异
叮咚桥与象耳桥 溇江大桥亦雄立
百丈峡中交锋桥 据载始建宋朝时
七丈有余为桥长 一个独拱皆石砌
天衣无缝浑一体 似此石桥多处立
多架悬崖峭壁上 绿云深处密林里
(1)三仙女与自生桥
画廊登上猴子坡 猢猴乐园两侧间
有座天然石桥立 称天下第一奇观
其名美称自生桥 此桥不足五尺宽
桥长八丈还有余 厚度不足一尺坚
整个桥面呈弧形 峭然横跨两峰间
三十余丈桥身高 桥下悬岩立深涧
流水侵蚀千万年 形成此桥属天然
从前人们无法识 编出故事至今传
向王兵败百丈峡 来到此地走无路
前面深渊有万丈 背后追兵无法数
向王拔剑欲自刎 忽闻一声巨响出
对面山峰石壁上 洞门大开令人憱
即是今日仙女洞 三位仙女飘然出
仙女抛出彩带来 一座天桥凌空矗
向王带领人马过 安全脱险才稳住
追兵至此惊万分 只得后退干咋呼
此桥也叫仙女桥 至今蹄痕亦清楚
(2)铁拐李与隐仙桥
走进西海密林中 便闻悦耳泉水声
叮咚作响依声寻 便见林中有奇景
一股清泉沿沟底 跌岩而下情趣浓
此是著名三迭泉 泉上隐仙桥高悬
这里从前有孽龙 常化公子把路拦
调戏上山良家女 危害百姓不消闲
一日他正无礼时 铁拐李仙及时赶
大喝一声捉孽龙 定在原地难动弹
害怕他再害百姓 喝令孽龙现原形
吹口仙气铁拐李 化座镇桥将它惩
后来孽龙趁其睡 逃之夭夭无踪影
醒后大怒铁拐李 连跺三脚天地惊
震得溪水迭三节 三层瀑布即刻成
就是今天三迭泉 为防恶龙再来动
常隠桥上铁拐李 暗中察访看动静
因此得名隐仙桥 至今完好出美名
* 洞中乾坤大 地下别有天
千峰万壑索溪峪 蕴藏神话般世界
是石灰岩溶洞群 发现溶洞近百个
黄龙洞等十余处 可供游览开眼界
所谓洞中乾坤大 地下别有天高阔
溶洞亦有山与河 各怀绝景有特色
骆驼洞与观音洞 金鸡洞和岩门洞
仙女洞与牛儿洞 洞洞奇特有绝景
众多溶洞佼佼者 索溪北岸黄龙洞
距军地坪十公里 溶洞长二十余里
六百余亩总面积 一九八二年春季
当地探查渐发现 洞口面南而开立
其洞蜿蜒向北进 像株古木盘错植
从最低层至最顶 垂高一百六十米
水陆并进四层洞 时合时分多迷离
洞内有个大水库 两条河流仨瀑布
还有四处深潭水 宽阔大厅十三处
共计九十六座廊 山峰几十座巍矗
另有上千白玉池 形成七个大景区
龙王宫与仙人堂 石琴山和天仙水
水晶宫与响水河 迷离宫等大景地
入洞之后沿天梯 盘旋而上龙宫至
宫中数千峰石柱 如剑如莲拔地起
还有如塔或如松 又有雄狮卫门立
驼队远征不怕难 龙女夜读专心致
童子拜谒观音等 活灵活现妙天意
奇特花池有两座 金花池与银花池
金花层层似霞锦 银花簇簇霜雪似
龙宫北行再过去 千座观音大雄殿
西进便是石琴山 钟乳石柱很壮观
参差不齐用棒击 发出乐音响不断
高低不同很悦耳 合乎标准令人叹
可奏完整乐曲来 悠扬动听荡心田
再向西进黄龙潭 瀑水直泻入深潭
它从水晶河流来 如若投石击其潭
轰隆巨响令人寒 从水晶河涉水还
回走千米再北上 即如白玉天池山
嵌满亿万小水池 如盆如碟又如碗
出仙入堂如石玻 隔石举火明可见
深入底层更惬意 响水河中可乘船
民间传说在从前 曾有黄龙居其间
吸去何家坪雨水 百姓遭殃遇大旱
何法师与黄龙斗 打洞求雨冒凶险
终使苍天降甘露 清清泉水流不断
何法师却受伤死 当地至今还流传
干死当门田民谣 千万莫打黄龙泉
壮大雄伟黄龙洞 景物奇特而闻名
众多奇洞之一个 天下第一奇观称
还有规模最大的 军地坪西骆驼洞
洞有石驼而得名 它是地下大迷宫
高山深壑幽莫测 全貌尚在探察中
另外还有观音洞 绝如游动大长龙
苗岭寨湾入其口 蜿蜒南行一气通
洞内景观亦神奇 看见镇海之龙钟
春风杨柳依依展 洞中园田好美景
洞内峭立观音山 烧香求雨在从前
人们求神免灾处 至今还有大灯碗
据说当年吕洞宾 因受观音惩罚办
居于此洞精心设 神话故事至今传
36 玉 皇 洞
湘西澧水河畔处 有座石窟艺术库
就是玉皇洞石窟 位于嘛峰山南麓
悬崖峭壁上开凿 始于清代嘉庆出
岩洞自然发育成 岩石雕像多利用
线条流畅神态妙 造像庄重技艺精
现存石窟主要有 因果土地与魁星
文昌龙虎和孔圣 狮子玉皇八处等
围绕嘛峰山还有 玉金桃桂与化寒
风泉岳武穆石窟 佛教造像多内涵
汉藏文化影响大 造像风格非一般
按其高低顺序看 石窟分作三层级
天堂人间和地狱 每层距高约百米
洞内雕像各不同 大者高达有五米
小的不足一米高 众多造像神各异
多为帝王与圣贤 仙佛妖魔无法计
还有飞禽走兽等 三界场景具独立
天堂人间与地府 上下衔接成一体
坐西朝东嘛峰山 山形如月似斧子
因而又名月斧山 走上山路便看见
正楷大字因果洞 高高刻在悬崖端
每字约二米见方 就是地狱阎王洞
陡峭山崖有洞口 外口呈现椭圆形
宽约七米高五米 横额题匾写得清
今未善恶四大字 走进洞内很敞明
洞里可容几百人 累累钟乳垂洞顶
疏密相间很俏丽 洞底石笋蜂拥生
两侧峭壁相对立 巨型雕塑极威风
一侧人身牛头像 一侧人身马面像
凶神恶煞似打手 阎王雕像矗中央
地府最高统治者 头戴纱帽蟒袍长
双手执着生死簿 竖眉怒目像霸王
因果洞出沿山路 蜿蜒而上到中层
共有土地与魁星 文昌龙虎和孔圣
狮子六处大石窟 湘西民族风格浓
随着崖壁高矮变 造型精致又高明
视觉效果很美妙 土地洞又观音洞
观音娘娘洞内奉 她是土家土地神
风调雨顺带过来 五谷丰登好收成
观音塑像极动人 岩壁刻诗尽赞颂
观世分明无海狱 慈云终古覆岩阿
千寻石佛南名寺 儿女烧香输此多
向右进入魁星洞 看见石窟主建者
李景开写四大字 洞放青云把眼夺
洞内塑有魁星神 神情自如毫笔握
脚踩鳌鱼高四米 似欲腾空去寥廓
此洞又叫毫笔洞 湘西文人和墨客
考取功名都来拜 鳌背清泉三口喝
山泉洞眼与鳌背 位置默契且和谐
鳌背流下清泉水 嘈嘈切切杂弹错
犹如珠子落玉盘 古代雕匠出杰作
文昌洞又墨池洞 诗词对联壁上刻
文光赤胆二菩萨 洞壁两边端庄塑
洞内深处山神爷 土花铺盖膝上铺
乡土气息极浓郁 土家装饰很古朴
龙虎洞又穿眼洞 洞高足有十余米
长度约计二十米 进入洞口大岩石
恰似龙门当面立 出洞口处大岩石
好像老虎张大口 传说龙虎争斗激
有副对联感慨妙 虎啸风生摇遍地
龙行雨下润中天 人物造像塑洞里
文官武将威然立 惟妙惟肖神各异
还有草书与诗词 巍巍荡荡等大字
狮子洞里更威风 石狮塑像长五米
摇头摆尾二米高 活灵活现昂首立
阳凿阴刻结合塑 线条流畅且精细
明暗对比很强烈 传说雕塑完工时
狮子活了下山去 到阳角泉喝水急
泉水马上就干枯 洗澡又在阳角泉
混浊不堪泉水涨 它还经常踏农田
啃吃庄稼一片片 恰被巡天神遇见
将它捉拿回洞中 山神看守严防范
并用铜钉将耳朵 钉在石壁难动弹
也有传说是观音 率领四大金刚唤
降服雄狮毁庄稼 又将石狮子固变
该洞另个石台上 塑有李景开坐像
不亦说乎四字匾 凿其上方石壁上
两侧对联十二字 概述李景开奇迹
上化育崭岩作屋 下寒凉旭日为炉
永定县志有记载 李端午其字景开
性格怪癖而达观 家颇殷富宽胸怀
他以守钱为耻辱 曾居嘛峰山洞里
九洞主人为自号 以其洞壑为石室
中层出来沿石阶 曲折而上到天堂
即是顶层玉皇洞 洞内端坐是玉皇
头戴金冠着龙袍 威风凛凛坐天堂
玉帝手持乾坤带 造型伟岸且雄强
昔察乾坤四个字 辉煌耀目头顶上
两侧金童和玉女 眉目清秀貌端庄
体态窈窕令人迷 服饰华丽有联云
玉女抱定撑天印 金童月剑定乾坤
洞壁四周满刻有 树石山水与花卉
云海苍天无限美 使得天堂更富丽
洞外阳光洒进来 斑斑驳驳透缝隙
若明若暗不间断 虚无缥缈仙气溢
游览玉皇洞石窟 仿佛走进神话里
真如置身天堂中 石窟神曲绝美丽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