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342|评论: 3

中消协提醒:“双十一”购物可能会是全年最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5 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消费者协会官网(以下简称“中消协”)当天发布一则“警示提示”。

中消协提醒“双十一”购物的六点注意事项,并指出,“实际上,消协组织多年的价格监测和消费者投诉显示,一些商家‘双十一’促销价格未必真实惠,有的商家使用的是‘先涨后降’的套路,有的商家设置各种花式‘买赠’,实际到手价格与平时并无差别,甚至还可能会是全年最贵。”

中消协警示提示全文如下:

一、“双十一”“低价”不可迷信,得实惠要多对比

“双十一”是商家历时多年打造的“促销节”,线上线下市场笼罩在“巨惠特卖”“全年最低”“限时抢购”“爆款秒杀”的宣传迷雾当中,给消费者形成“买到就是赚到”的心理预期。但实际上,消协组织多年的价格监测和消费者投诉显示,一些商家“双十一”促销价格未必真实惠,有的商家使用的是“先涨后降”的套路,有的商家设置各种花式“买赠”,实际到手价格与平时并无差别,甚至还可能会是全年最贵。对此,中消协提醒消费者不可迷信“双十一”的所谓“价格优势”,购买前最好能提前了解价格走势,做到心中有数,除非是长期跟踪考察的商品,否则千万不要单纯相信低价宣传而盲目跟风下单。

二、促销规则套路复杂,下单前需看清楚

当前,很多商家纷纷推出各种促销手段吸引消费者下单,包括预售、红包、满减、优惠券等,一些促销规则设计复杂,需要消费者“精打细算”才能理得清。有消费者称,“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红包一毛五”。对此,中消协提醒消费者要留心商家的促销规则,了解各种优惠措施是否有“门槛”限制、适用的产品品类和范围、能否叠加使用以及售后服务措施等。对于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标识不清以及明显存在不公平格式条款的,建议慎重选择,以免事后产生纠纷。消费者购买预售产品的,还要明确预付款和尾款的支付时间及金额、商家的发货时间、双方的违约责任等重要事项。

三、限期商品谨慎囤货,“剁手”前要巧规划

面对“双十一”全年最强的打折促销宣传,很多消费者喜欢下单囤积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中消协提醒喜欢囤货的消费者要保持理智,按需规划囤货数量,避免一次囤货过多造成浪费。建议消费者在“剁手”前先清理家里的“存货”,按需补货。对于化妆品、保健食品、粮油调料、休闲食品等限期使用的商品,更要杜绝冲动消费,尽量少囤货或者不囤货,防止很多囤货还未拆封就已经过期,既是给自身财产造成损失,也是对有限社会资源的浪费。

四、面对促销短信骚扰,留证据且可举报

近年来,“双十一”促销期间营销类垃圾短信呈现集中爆发的态势,使消费者烦不胜烦,备受其扰。依照《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规定,未经消费者允许推送商业信息和广告宣传行为涉嫌违法。中消协提醒消费者面对经营者非法推送促销信息,可保存证据并拨打12321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热线电话进行投诉、举报,共同遏制非法推送商业信息行为,维护个人信息安全。

五、直播带货良莠不齐,围观时保持冷静

当前,直播带货火热,但一桩桩带货主播“翻车”事件也引发了不少消费者的吐槽,如主播夸大功效和用极限词语诱导消费、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按规定公示证照信息、引诱消费者进行私下交易以及售后服务无保障等。对此,中消协建议消费者面对主播的极力推销,保持冷静,克制冲动,要尽量选择信誉高、口碑好的直播带货商家进行交易。为保障财产安全及交易记录可循,不要脱离平台进行私下交易,不直接转账、汇款至私人账户以及通过发送付款链接页面或者扫描二维码等方式进行付款。

六、关注商家售后服务,有纠纷及时维权

消费者在购物时要提前了解商家发货及退换货政策,保存好聊天记录、订单信息、支付信息、促销优惠截图等相关购物凭证,并向商家索要发票或者收据。由于“双十一”期间,交易量的增加可能导致商家不能快速发货,快递派送也会相较平时要慢,所以消费者要提前和商家明确发货时间,购买急需品、生鲜食品等要注意避开物流高峰期。同时,消费者还应仔细阅读退换货政策,了解所购产品是否享受七日无理由退货以及退货运费由谁承担等问题,收到货后尽量当场验货,确认无误后再签收。发生消费纠纷时,要及时联系商家或者电商平台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经营者所在地的消协组织或者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

此外,中消协也敦促各类电商经营者要多一些诚意,少一些套路,制定简单的促销规则和优惠措施,并提供质量合格的产品和优质的售后服务,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实惠。




“双十一”如何做理性“尾款人”?川渝消委联合发布消费指南
11月4日,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联合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十一”消费维权指南。

按需下单,做理性“尾款人”

建议消费者理性看待商家推出的各类促销活动,可以提前列好购物清单,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合理消费。要事先了解商品日常价格,通过不同渠道比价,以免落入价格陷阱。切忌盲目跟风消费,避免囤货过多,以免食品、美容护肤品等商品过期,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此外,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消费链接,选择正规平台、官方旗舰店等渠道,不要向个人账户汇款、转账,避免遭遇网络诈骗。

看清规则,避免多花冤枉钱

“双十一”期间,优惠活动五花八门,如领取优惠券、参与满减、赢取红包等等,消费者要认真阅读红包、优惠券的使用规则、适用范围、有效期限等,如是否需凑单、金额是否有限制、使用时间是否有限制等。支付定金前,要清楚了解定金、尾款支付和退款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规定,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不履行合同义务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商家不履行合同义务的,需双倍返还定金。如果消费者支付定金后想退款的,可以在付清全款收到商品后申请七日无理由退货。

不满意随时退?注意“七日无理由退货”适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消费者定作的;鲜活易腐的;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交付的报纸、期刊。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因此,消费者不要过度依赖“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要提前了解商品退货规定,以免造成经济损失。

商品质量有问题,及时要求退货、更换或修理

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商家应按法律法规负责更换、修理或退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一十七条规定,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买受人可以依据本法第五百八十二条至第五百八十四条的规定请求承担违约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此外,经营者不得以赠送为由提供不合格或者假冒赠品。如果收到的赠品存在质量问题,消费者同样可以依法维权。当然,退货也要将赠品一并退还,避免发生纠纷。

商品运输途中丢失或损坏,快递公司要负责

好不容易抢购的商品,还没收到就丢失、损坏或被他人冒领,找谁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百三十二条规定,承运人对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毁损、灭失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快递公司基于自身过错,如未妥善保管导致快递丢失或者被他人冒领等,造成快递毁损、灭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保留凭证,发生纠纷有效维权

消费者网购过程要注意保存购物凭证,如订单号、聊天记录截图、购物发票或收据、活动页面、产品宣传页面以及快递单号等。如果商家存在虚构原价、先提价后打折等行为,涉嫌价格欺诈,消费者可以要求“退一赔三”。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可先与网络交易平台或经营者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向平台或商家所在地相关行政部门或消委组织投诉。

收货须查验,个人防护别大意

消费者签收快递时,一定要拆封查验,查看商品规格、型号、数量等与订单是否相符,外观是否完好。同时,要注意个人防护,目前国内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不断增加,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压力持续增大,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建议消费者对包裹外包装进行消毒处理后再拆封。
保存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
立即加入“四川手机报&麻辣社区” 物价消费交流群
物价.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1-11-5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实遇到过双十一之前先涨价,后打折的,神坑

发表于 2021-11-5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盲目跟风  需要就买

2017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1-11-5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套路太多!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