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月10日起,四川盆地遭遇今年秋冬季第一轮区域性污染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本次污染天气是什么原因?还要持续多久?
日前,作为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控院士工作站专家团队成员,杨复沫教授解读了本轮重污染天气的污染成因和应对情况。记者获悉,最新空气质量会商结果显示,预计此次污染过程将持续至19日。
问:本次污染天气,是什么情况?
答:静稳天气、长时间污染累积、外来输入。
从11月10日起,四川盆地转为多云天气,进入静稳气象状态,垂直和水平扩散条件较差,长时间的污染累积叠加川南地区污染物输入,是本轮重污染天气发生的主要因素。
按照四川省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部署,成都市于11月10日零时启动了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在及时的应急管控下,10日、11日抢抓了2个优良天。12日傍晚起,随着气象条件逐步恶化,叠加逆温影响。13日凌晨,成都市开始出现持续超标,截至14日上午,已连续30小时污染。
在本轮盆地污染过程中,川南城市率先出现污染且程度较重。 11日,自贡市、泸州市达轻度污染;12日,自贡市达重度污染,在偏南风推动下,污染物北上,川南与成都平原南部城市形成连片污染,内江市、宜宾市和乐山市达轻度污染;13日,污染物持续输入,盆地内区域性污染进一步扩大,成都平原、川南和川东北共有10个城市出现不同程度污染。
问:短时间内大气环境质量急转直下,究竟怎么回事?
答:强逆温、难扩散,污染物排放量大。
这是今年进入秋冬季的第一次颗粒物污染过程,与往年秋冬季的污染天气类似,但又有自己的特点,杨复沫教授介绍:
客观方面,一是静稳维持,易出现强逆温。逆温的存在就如同在成都市上空盖上了一床厚厚的“大被子”,“盖被子”效应容易导致一次污染物累积和二次污染物转化。二是湿度增大加速空气质量恶化。没有形成有效降水时,空气湿度增大加快了细颗粒物生成,加之垂直和水平扩散条件短时间内急剧转差,导致污染物快速累积,出现短时中度污染。
主观方面,污染排放量大是出现污染的直接原因。成都市机动车保有量大,建设施工机械使用强度高,移动源排放量大,加之近期早晚高峰时段机动车出行量较前期分别增加5%和9%左右。大气科研实验室观测数据显示,近几日成都市NO2浓度持续处于高位,在静稳高湿的气象条件下,NOx快速转化为硝酸盐,这是PM2.5快速升高的主要原因。
总体上看,本次盆地区域性污染过程,气象条件是外因,区域污染排放量大是内因。在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污染源管控就显得尤其重要。按照《成都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0年修订)》相关要求,全市实施工业停(限)产减排、工地土石方停工等多项减排措施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成都市“三大战役”办充分调度并组织各级各部门深入一线督导落实应急减排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污染趋势。
问:本次污染过程,究竟还要持续多久?
答:咬定青山不放松,守得霾散见蓝天。
根据最新空气质量会商结果,目前成都市气象条件仍处于不利于空气质量改善的局面:14-16日近地面湿度增大,气象扩散条件转差,存在污染持续加重的风险。预计此次污染过程将持续至19日,19日夜间起,受北方较强冷空气影响,盆地污染将自北向南逐步改善。重污染消除前,成都市各级各部门仍将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加大对工业企业、工地扬尘、社会生活源等污染源的管控力度,严格落实应急减排措施,压紧压实各方责任,联合成都平原兄弟城市协同减排,减缓污染累积速度,尽最大努力降低污染峰值,紧盯空气质量发展趋势加密天气会商,必要时,将目前黄色预警升级为橙色预警。
特别提醒,希望广大市民积极响应重污染天气减排和疫情防控相关措施要求,减少不必要出行,为减缓大气污染、尽早控制住疫情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关报道】*****
川内1地重污染天气预警升级!
根据四川省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重污染天气预警函,13日零时起,自贡、泸州、内江、乐山、宜宾5市由黄色预警升级为橙色预警,资阳市启动黄色预警。14日零时起,德阳、绵阳、南充、广安、达州、眉山6市由黄色预警升级为橙色预警。成都市综合疫情防控要求,强化应急管控措施,视情况自行决定是否升级橙色预警。
经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与省气象台联合会商,预计11月12日起,盆地大部分城市气象条件将进一步转差,区域性污染天气可能进一步加重,成都平原、川南及川东北部分城市有重度污染风险,大部分城市将出现轻度至中度污染过程。
按照《四川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18年修订)》要求,上述市(州)应在前期基础上,及时启动或升级预警等级。
四川省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建议,各城市根据当地预报结果可决定提前启动预警、提高预警等级。
***************
德阳重污染天气预警级别升级为橙色 今日起主城区机动车限行
11月14日零时起,德阳市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级别由黄色预警升级为橙色预警。这也是今冬以来德阳首次发出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
按照《德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启动后,各地、各部门、企业应采取对应级别的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健康防护引导措施和倡议性污染减排措施等应急响应措施。其中,限制城市主城区(德阳市区一环路以内)20%的机动车通行,启动首日、法定节假日和公休日不限行;禁止货车等大型汽车通行,非道路移动机械停止使用;公共交通部门加大运输保障力度;加强交通执法检查。今起,德阳主城区一环路(不含)以内区域执行重污染天气机动车尾号限行,今日限1和6。
*********************
尾号限行!自贡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等级升为橙色
为遏制本轮污染继续加重,根据《自贡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19年修订)》规定,经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研究,决定自2021年11月12日18时起,将我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等级升级为橙色,执行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措施,请各区县、市级相关部门按要求落实各项管控措施。
按照自贡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关于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等级升级为橙色的通知》(自重污染天气应急办[2021]13号)相关要求,我市将于2021年11月12日18时起,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等级升级为橙色预警。自11月15日(星期一)零时起,执行重污染天气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
1.在全市重污染天气Ⅱ级(橙色)预警下,除城市运行保障车辆和特种车辆外,采取小型汽车尾号限行(含临时号牌),周一限行1和6、周二限行2和7、周三限行3和8、周四限行4和9、周五限行5和0,尾号是字母的,以最后一个数字为准。法定节假日和公休日不限行。小型汽车尾号限行区域与货运车禁行区域相同,以货运车禁止通行标志设置的区域范围为准。
小型汽车尾号限行时段为每日7时至20时,限行区域包括:自流井区五星街、新民街、同兴路、光大街、滨江路、解放路、自由路、人民路、檀木林街、塘坎上路、交通路、东兴寺片区等;大安区仁和路、广华路、人民路以内区域;高新区汇东路、丹桂大街、汇兴路、龙汇街、通达街、兴川街、汇川路、汇南路以内区域;贡井区贡兴路、育才路、青杠林路、金鱼路、筱溪街、长征大道以内区域;沿滩区新城区域时代大道、板南大道、古盐大道、锦城大道、川南商城路、沿湖路、翠竹路、岱山路、学府路、门第路、古盐道、兴业路、川云路、南环路、翠竹路、园湖路、学林路、书香路。
2.周一至周五的7:00至22:00,禁止中型及以上柴油货车和大型柴油客车在限行区域内通行。全天24小时禁止运输建筑垃圾(含渣土)、煤炭、砂石(砖)、水泥等易产生扬尘物料的车辆在限行区域通行。
3.不受限行措施影响的几类情形:
(一)军用车辆、警务车辆、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环境监测及环境监察执法车辆、保险勘验救援车辆、银行运钞车辆、环卫作业车辆。
(二)公交车、出租车(不含网约车)、校车、邮政专用车、新能源汽车、按规定线路行驶的公路客运和旅游客运车辆。
(三)园林绿化、道路养护、医疗废物处理的专项作业车辆,殡仪馆的殡葬车辆。
(四)农副产品运输车可不受尾号限行限制,但须遵守城市货运车辆限行规定。
(五)“使”“领”字头号牌车辆及经批准临时入境的车辆。
(六)需驶入货运车限行区域内配送加油(气)站燃油的汽柴(汽)专业运输车辆按照原货运车辆入城规定执行。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限制的车辆。
(八)外埠机动车进入自贡市行政辖区的,按《自贡市公安局自贡市环保局关于关于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实施机动车临时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规定,与本地机动车执行相同限行政策。
保存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
立即加入“四川手机报&麻辣社区” 成都热点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