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熟透的柿子脆涩,若想一份甜蜜糯,就要承受一份期许,还有一份传承在里面,那就是原始的土法加工制作,让美味留存到百果皆无的日子里充盈我们的味觉。 柿子的吃法有很多种,过去二三十年前山区农村冬水田多,人们会将青柿埋进冬水田埂稀泥里,俗称泡柿。待五七天后柿子的涩味就会去尽变甜,这时从泥里掏出泡柿,入口脆甜爽口,在物资馈乏的年代这个可以打幺台充饥,亦是冬季少有的送人待客水果礼品。 还清晰的记得三十年前的冬天作为新兵的我曾随部队到太行山深处新兵驻训,零下十多度的天气使我这南方人多处冻伤,每当我从村外的训练场回到房东家而班长又不在的时候(新兵班长决不允许接受群众任何礼物),年轻的当民兵的二嫂就会给我端来热水拿来核桃花生等零食或烤熟的柿子,二嫂说这么小当兵遭罪,说柿子性凉,烤熟了吃暖心,让我趁热吃了,这时二嫂就会双手交插到袖子里去到院门外给我站岗放哨,以防机械严苛的班长忽然回来会体罚我,每每感动得我眼泪花花转,太行山有拥有拥军优良传统,也留下我的军民一“柿”情,直到今天亦不能忘怀。 象上面这样透亮的柿子就熟了,一口下去或溜面或稀烂的甜满口乱窜
吃到柿核(如图半透明的晶体)的时候更有一股沁人心脾的甜爽让人陶醉,如果你不能亲口尝一下就不会知道“柿”真的很甜,朋友你想尝尝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