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四川新闻消息:彝历新年一般为三天,家中的火塘要烧上三天三夜。杀年猪是普格彝族过年的传统风俗,不仅是为了节日的餐桌丰盛,也赋予了其特殊的祭祖仪式,从杀年猪的仪式可以窥视到彝族原始崇拜的一角。
据介绍,彝历新年宰杀年猪,对时辰颇有讲究,往往会以黎明时分鸡鸣为准。一到杀猪时辰,往往会演变成一场竞赛,各家在暗中较劲,争相成为第一头宰杀年猪的人家,胜者也据此成为新年夸耀的资本。
“我们过年就是过年当天会杀年猪做祭祀,把猪肉和酒放在特定的地方进行仪式,并带着孩子和猪肉、糖和酒回娘家拜年。”普格县日都迪萨镇副镇长欧月介绍说,“彝历新年不仅是凉山普格这边的习俗,也是所有彝族的节日,以前流传下来的民族习俗,和春节的意义一样,大家一起走亲串门拜年,亲朋好友坐在一起吃团圆饭。”
据了解,普格作为火把节的发源地,火把之乡品牌深入人心,火把节还被称为“眼睛的节日”,彝历新年又被称为“嘴巴的节日”。彝历新年的传统民俗在普格得到很好的延续,螺髻山下的彝寨已多次举办彝历新年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体验。彝历新年也成为普格打出的另一张民俗文化品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眼睛的节日”与“嘴巴的节日”两种民俗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为普格文旅产业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坨坨宴上品美食 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点
“从来没见过这么厚的猪膘,我一个手掌的长度还不够比。”“赛猪膘”是普格县的传统民俗活动,也是螺髻山彝历新年里最热闹的活动之一,经过腊制后猪膘越肥越厚,就表示主人越勤劳,是富裕的象征。民俗风情浓郁的彝寨也为彝历新年活动的举办提供了活动举办地,螺髻山、螺髻九十九里等旅游景区景点,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出行。
彝历新年期间,螺髻山彝寨步行道两旁都会铺上苇席,摆满了特色彝族美食。在小桥流水环绕的彝寨,120桌宴席沿彝寨步行道两旁摆开,坨坨肉、荞粑粑、土豆、酸菜汤、连渣菜、玉米饭……游客和当地彝族人一起席地而坐,在蓝天下品彝餐、道祝福,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据悉,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和区位优势,普格县将结合全州国际阳光康养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积极打造休闲度假游品牌。力争到2022年,普格将完成特色养殖基地500亩、农业基地800亩、休闲度假农庄3家、星级农家乐10家、星级农家旅馆5家,年接待能力10万人以上,打造普格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点。
迈步“十四五”,依托富集的文化旅游资源,普格文旅产业也将开启发展加速度,以全新的面貌迎发展。文旅产业是凉山的首位产业,也是普格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产业,是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强力引擎,助力乡村振兴的助推器。目前,普格县正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旅游接待能力,积极打造螺髻山、温泉、火把节三大文旅品牌,用双手描绘游客心中向往的“诗与远方”。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79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Ctrl + Enter 发送] 在APP内通知他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