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上的徽菜,说的是安徽的菜,是以徽州菜肴为代表,由皖南、皖江、皖北、合肥、淮南五大风味构成;在狭义上,徽菜是特指惠州地区形成的菜肴流派,即通常所说的徽州菜系。
晚年定居徽州祁门的晚唐诗人张志和,一句“桃花流水鱖鱼肥”,直让人垂涎三尺。诗中所说的鳜鱼就是徽州山间小溪中的石桂鱼,又名桃花桂,肉味鲜美,在桃花盛开时最为肥嫩。也是安徽人家招牌菜—徽州臭鳜鱼的原材料。
南宋年间,宋高宗赵构问“歙味”于学士汪藻,汪藻就举了宣城北宋诗人梅尧臣的两句诗:“沙地马蹄鳖,雪天牛尾狸。”可见徽菜历史渊源深厚。
沿着新安江而下的徽州人,行舟时顺带着将些竹笋剥开,切好做入砂锅,用炭火清炖,到了杭州,打开砂锅,香气几乎遍及杭州城。偏安于杭州的南宋王朝对于徽州的山路野味喜爱有加。问政山笋就是贡品之一。
徽州食材丰富多样,产有可食用的蔬菜、果品、真菌、淀粉、竹笋、野菜鲜花、药材等8大类800多种,饲养和野生的动物200多种。徽菜的原料,也随时间变化而改变。些在沿海地区的徽商,除了从家乡带走山货,回乡时也将干贝、海参等海味带回来,徽菜中也就出现了海味。鳜鱼是淡水鱼中的极品,鮮嫩细膩,清香带甜。
徽商由石台、贵池、安庆等地回屯溪途中,见到就会购买,为了防止鱼变坏,就层层撒盐,到家后鱖鱼表皮有些臭味,舍不得扔就烧着吃,没想到味道极好,臭鳜鱼因而天下闻名。
徽菜的特色,现在被概括为四点:以咸鲜为主,注重本味;注重火功;文化底蕴深厚;徽菜烹饪方法有烧、炖、焖、蒸等,其中的炖,就是不破坏原料的营养,让人更容易吸收。
山东安徽人家酒店,集结徽菜界名厨,传承徽菜经典,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以改良,讲究食补与养生,深受新老客户喜爱,在山东乃至全国餐饮界,具有良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