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685|评论: 12

[八卦吐槽] 评评市政新区广场的《源远流长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26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有朋友提到南充市政新区广场4座灯塔上的《源远流长赋》,认为也有问题,并将刊有该作的报纸和拍的图片传我(见下图),让我再评。
   朋友告诉我,他早知该作问题所在(已用笔在报纸标注),却不敢公开言说,找了记者却不敢报道。他认为指出作品问题所在,能让学赋者增长知识,不被所谓“辞赋大家”之作误导而走弯路;如能引起相关部门负责人注意,避免再用令人贻笑大方的作品刻碑便是功德无量了。我认为言之有理,于是冒昧再评,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尽一点绵薄之力。
报载该文和灯柱文章题目皆为《源远流长》,而非《源远流长赋》。我上网搜索,发现媒体都称此文为“赋”,且由“川北辞赋第一人”“南充著名辞赋家”创作,并说该赋“已成为南充的文化标志”。阅读此文,发现仍如我此前所评“名人辞赋”,存在诸多问题。
   一、文不对题。“源远流长”为形容词,形容词在标题中常作定语或作补语。以《源远流长》为题目,不但标题残缺,而且表意不清,也导致读者解读方面的障碍;况且总标题及分标题与文章主旨几无关联,因而意境模糊且肤浅。
   二、体裁不类。全文分为《源》《远》《流》《长》4个篇章,《源》第二段和《流》全部句式皆为4字句,另两篇约半数为4字句;文中诗句太多,句中虚词欠缺,且语体杂乱不章。所以此文既不像赋,又不是诗,更不是散文或杂文,且胡乱用典,可以说是不伦不类的“四不像”!
   三、逻辑混乱。《源》说的是中华民族之源,而非南充之源。《远》所述内容东拉西扯,未能充分展示南充的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流》以三分之二篇幅写三国人物,令人不知所云,其中“刘汉衰微,鼎足三分”中的“刘汉”指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而《远》中“洒热血而安刘汉”之“刘汉”应指尚未建立汉朝之刘邦;此“刘汉”与彼“刘汉”相隔数百年,难道是刘邦穿越到了三国时期或者相反?!此篇中的“兄弟状元,父子宰相,师徒高义”令人不解,兄弟、父子岂能是“师徒”,“高义”当作何解?至于《长》,亦是天南地北的东拼西凑,既未突出南充之特色,也无气势与文采。  
   四、牵强附会。《源》第一段:“华胥痛恻,肝摧脏折,急命女娲,挺身救劫。”此说查无依据,纯属作者臆断。《流》中“曹门大开、茅庐三顾、诸葛尽才、孙吴雄踞……”与南充何干?难道《三国志》所撰史实都源自南充。此文用近半文字描写与南充无关的人和事,四分之一篇幅描述中华民族的起源,而且重复4次提到中华民族的“始祖”华胥,实在是牵强附会。
   五、表述不明。《远》中的“司马大才,颂明时而赋华章”十分含糊。“司马”作为古代姓氏,此句既指司马相如,也可是司马迁。而“颂明时”则词意不明!本篇中的“杜子美山水忘情,陆放翁驴背苍凉,黄庭坚感悟人生,苏东坡梦萦蜀乡,周敦颐欣开绛帐”由于缺少提引词及南充元素,因而丝毫看不出这5位古代文化名人与南充是何关系。其中“苏东坡梦萦蜀乡”,无疑是说苏轼来南充而思乡。问题是苏轼乃蜀人,南充亦属蜀,怎么是人在蜀乡而思蜀?实在令人莫名其妙!
   六、词意错误。《远》中“士英大勇,抗倭寇而安海疆。”,实际上韩士英并未抗倭。《流》最后一句:“三国文化,人才教材”,三国文化是“人才”么?况且三国文化并不能作教化工具,只能说在某些方面能起到一定的启迪作用。
   七、自造词汇。比如“人熙熙而赫赫、艺工艺农、斩棘披蓬、舞踊赴战、民族之氧”等等,文中还有些生造肢解词句令人不得其解。  
   八、词无意义。文中有嘉水晔晔、嘉水泓泓、嘉水泱泱、嘉水清清、嘉水澈澈。5个“嘉水”搭配5个叠词,都是形容水流而无实质内容。不但重复用词,而且毫无意义的增加字数。
   九、重复用词。全文含“人”的词多达19个,“水”出现10次,“才”出现9次,“文明”出现5次,“华胥”出现4次(其中“华胥子孙”3次)。
   十、错用标点。文中诸多语句该用分号或句号,居然用逗号。比如《远》《流》《长》首句都是接连3个逗号;《长》中的“云帆济沧海,五洲取真经,为我所用,人类文明,改弦更张,中华振兴。”居然5个逗号,以致语法混乱。  
近10多年来,南充市区及几个县城公共场所先后有“川北辞赋第一人”“中国辞赋界的领军人物”“中国辞赋大家”勒石刻碑之“赋”作展示于众。然而许多年来,这些作品皆因文不对题、层次不清、表述不明、逻辑混乱、语法错误、文体不类等等问题,不是让阅读者感到难以理解,就是令内行莫名其妙,居然能荣登高雅之堂!
花了大价钱,理应借作者大名和大作为南充增光添彩,使其成为宣传南充的文化名片,然而展示给公众的却是缺少南充悠久历史底蕴和丰富人文内涵的大杂烩,反而损害了文化大市之形象和“赋圣故里”之美誉。
许多年来,我们看到的文学评论大多是唱赞歌,不论作品是否完美无瑕。其实指出作品问题所在,不论是对作者本人还是读者,都是好事而无坏处。特别是勒石刻碑展示于公共场所的作品,更不能马虎,否则其效果只会适得其反,令今天及后世懂赋者笑话。
                                                                                                                    2021年11月26日         
                                                                1.pn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1-11-27 08:3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1-11-28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源远流长赋确有不少瑕疵,不过也不必吹毛以求。

发表于 2021-11-29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一口槽不吐不快,我和小孩在市政广场看到这四个玩意,小孩还叫我解释,头两个字“嘉水”我就蒙了,嘉陵江古代叫渝水、嘉陵水,不能叫嘉水,因为还有个嘉州在现在的乐山,还有我们这叫果州、源头在充国,巴、蜀、充、苴四国的充国,后面被巴国占了,秦灭巴国,才叫巴郡,后改的巴西郡,巴人来居是几个意思?打脸吗?

发表于 2021-11-30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不看这个点评,我们至今还蒙在鼓里!

发表于 2021-11-30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是脸面的,结果弄得啪啪啪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1-11-30 21:4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

发表于 2021-12-21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有道理。令今天及后世懂赋者笑话。

发表于 2021-12-21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源远流长“”是一个汉语成语,非单独归属“形容词属性,可以作谓语、定语。”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出自唐代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


发表于 2021-12-21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现代汉语观看,并非只有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主语,其它词句包括形容词、成语、短句都可以作主语。
关于标题,不一定很长。你们看中央电视一台的《今日说法》栏目,里面的标题多精炼。

发表于 2022-1-19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2-3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