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398|评论: 0

[龙门阵] 【贝壳成都见闻】哪些实体商场逆市又创新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 贝壳研究院
文章导读:
与整体市场趋势相反,国内头部实体商场的年销售额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又创新高。
前言
新冠疫情自2020年初爆发,严重冲击了全球各行各业,中国的商业零售业也未能幸免。尽管由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内零售业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复苏,但依然没有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0年四季度,限额以上超市、百货店、专业店和专卖店零售额的累计增长率统计中只有超市业态呈正增长,百货业态降幅最大,接近10%,专业店和专卖店的降幅分别为5.4%1.4%2020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9.2万亿元,同比下降3.9%,其中商品零售35.2万亿元,同比下降2.3%。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则逐年增长,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增速加倍,占比接近25%2021年前两个月占比有所下降,但仍超过20%。贝壳研究院认为,在电商高度发达的今天,线上消费已经成为日常消费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从长远角度看,其占比还将继续上升。
实体零售整体低迷
据赢商大数据监测,2020年下半年全国19个一二线城市近千家已开业购物中心整体出租情况低迷,平均空置率录得11.77%,环比、同比增幅分别为32.5%93.9%,其中约4成商场空置率超过10%,满铺出租的商场不足90家。细分到具体城市,苏州、福州、重庆和西安的空置率位居前列,均超过15%;商业零售业较为发达的城市中,北京空置率达8.73%,环比上涨94.0%,是去年同期的8.6倍;上海空置率录得10.48%,环比上涨40.3%,创近三年新高;受到三个新项目开业的影响,加上疫情反复导致部分品牌撤店,成都空置率环比上涨151.2%9.47%
统计范围: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重庆、杭州、南京、天津、西安、武汉、厦门、长沙、青岛、昆明、合肥、福州、郑州、苏州19大城市,商业面积5万㎡及以上的964个已开业购物中心
明星商场又创新高
和整体市场趋势相反,国内头部实体商场的年销售额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又创新高。据联商网统计,全国42家零售商贸企业旗下的店王”2020年总销售额超2,100亿元,同比增长约8.7%;排名前五的商场全年销量均实现10%以上的同比增幅,其中北京国贸商城的增幅近37%,南京德基广场的销售额同比也增加近23%;排名前十的商场中,北京、上海和成都各有两家上榜,其余四家分别位于南京、杭州、深圳和郑州。
销量排名前十的商场均定位于高端奢侈品销售。据贝壳研究院统计,顶级奢侈品品牌集团(爱马仕、香奈儿、LVMH集团、开云集团、历峰集团)在排名前八位的商场均承租了较大面积的实体店铺,除爱马仕以外的其他奢侈品品牌也大多入驻销量排名第九和第十的商场。
爱马仕在其2020年财报中表示,亚太区(不含日本)销售额在四季度销量出现47%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大中华区,韩国和澳大利亚市场;据女装日报(Women's Wear Daily)报道,爱马仕计划2021年在深圳开设一家新店,并扩张在北京的实体店铺面积,据悉位于国贸商城南区。LVMH集团的财报强调,中国市场在2020年下半年出现了非常可观的复苏,集团旗下品牌迪奥计划2021年在中国新开两家主力店。据开云集团2020年财报,旗下品牌古驰全球全年销售额同比下降超过20%,但在中国大陆市场表现出色。历峰集团的2020财年最新财报数据显示,尽管在美洲和欧洲地区的业绩低迷,但其中国区销量同比大涨80%,帮助集团季度内总销售额实现正增长。
注:瑞士公司新财年从自然年4月开始计算,故历峰集团销售额数据的时间跨度为20204月至12月。
两极分化愈加严重
贝恩公司在《2020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势不可挡》报告中表示,出境旅游因疫情受阻,海外奢侈品消费潮向国内转移,2020年中国境内奢侈品市场有望实现48%的增长;全球奢侈品市场销售额在2020年预计下跌23%,但中国境内市场在全球市场的整体份额翻倍,2025年中国境内市场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另一方面,国外疫情依旧较为严重,国际平价零售业的总部受到较大冲击,连带影响到自己在中国实体商场的续租和扩张能力。以实体商店最常见的服饰业为例,西班牙快时尚巨头ZARA的母公司、Inditex集团发布的财报显示,2020年实现全年净利润11亿欧元,较2019年同期大跌70%20211月,ZARA的姊妹品牌BershkaPull&BearStradivarius关闭了中国的所有门店。根据美国快时尚集团Gap发布的最新财报,2020年该集团销售额同比下滑15.7%,净亏损6.65亿美元;20213月,有消息称该集团拟出售其在中国区的所有业务。国内品牌也因疫情反复受到严重冲击,曾经的国产服饰巨头美特斯邦威在疫情期间关闭多家门店,并于20212月关闭其位于杭州的最大门店,同年3月拟出售其位于上海近4万平方米的服饰博物馆。
零售业态的两极分化也直接体现在实体商店的市场表现上。尽管头部商场销量前两名均位于北京,但据赢商网数据,2020年下半年北京全市购物中心新关门店3,415家,远超新开门店数(2,122家),开关店之差位一线城市之首;同期,上海全市购物中心新开门店3,183家,新关门店3,746家,开关店之差录得563家,不到北京的一半;二线城市中奢侈品商场表现最为出色的成都购物中心市场在2020年下半年新开门店2,443家,新关门店2,662家,开关店之差远低于北京,小幅低于上海,当地市场相对更加谨慎。贝壳研究院认为,价格越贵的单品,消费者越倾向实地选购,因此奢侈品销售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体验类需求,加上疫情期间出境受阻,助推国内头部商场销售额逆市又创新高。然而整体市场在疫情期间受到的冲击不可小视,在线上电商高度发达的今天,去实体商场采购日常用品早已不再是人们生活的刚需,业主的招商方向需要更加倾向高度依赖实体购物空间的体验类业态。
体验业态亟需发力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近一年内,吃、穿、用三大类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累计增长比例在20212月均创新高,其中吃类增幅首次超过40%,用类增幅首次超过20%;穿类增幅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于20208月首次转为正增长,并在20212月录得44.3%,第一次超过其他两类。三大类实物商品线上销量的快速增长反映了电商行业的全面恢复,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人们又重新恢复了往日线上购买吃、穿、用物品的习惯。贝壳研究院认为,2021年,电商行业已经逐渐恢复至疫情前的活力,实体商场中餐饮、服饰等单一业态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亟需向体验类业态转型。
以目前实体商场中较为成功的体验业态为例,她经济的崛起配合社交电商的全面覆盖,让不少国产美妆品牌从线上走向线下,成为了主流购物中心的另一类强势租户。盲盒经济通过强IP属性的产品吸引大量年轻消费者,助推实体商场客流量;泡泡玛特的年度财报显示,其线下零售店总量在2020年疫情期间继续增加76家至187家,实体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5.5%。体验类照相馆让顾客提前在线上敲定拍照细节,配合齐全的线下服装和修片服务,立足多家商场;海马体照相馆作为该类业态的代表,其官网公布已经入驻全国74城共413家门店。近年来国家对新能源车的补贴力度较大,国内市场发展迅速,新能源车品牌逐渐将承担体验功能的实体展厅引入商场,成为各大购物中心的一道新景观。亲子和文体娱业态也在复苏,一些新项目如密室逃脱、射箭馆等开始流行。
结语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至2019年,我国的消费率平均为53.4%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的冲击,但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仍然达到54.3%,为近年来的最高水平,消费依然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贝壳研究院认为, 十四五期间,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基调下,配合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国内的实体商业零售行业会获得长足发展。但仍需重点配置体验类业态、加速实体商业数字化进程并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合理规划室内动线,达到充分释放消费者购买力的目的。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信息为研究院分析师独立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意见,亦不保证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文中所述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市场交易和投资建议。本文版权为贝壳研究院所有,对本文保留一切权利,未经事先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翻版、复印、发表或引用本文的任何部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