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南部县东坝镇党委书记王林来到该镇上乘寺村8组困难户卢文贵的家中,为他送去了一床崭新的棉被和200元现金。“有镇村同志的关怀,这个冬天再冷都不觉得了。”年过7旬的卢文贵感激地说。
时下,在南部县随处能见党员干部走街串户嘘寒问暖的身影。“一定要让困难群众顺心越冬,要让他们吃得饱、穿得暖,要把关爱送进他们的心窝。”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向全县发出了扶贫济困的倡议。
件件冬衣暖人心
近日,南隆镇丝绸路下岗职工杨明慧的心情舒展了许多,正当她为节衣缩食的日子担忧的时候,社区干部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杨明慧上有80多岁的老母亲,下有重病在身的残疾儿子,为照顾老小她几乎倾其所有。前几天,社区党支部书记谢珍芳一行为她送来了4件棉袄和50公斤大米,解决了全家人的燃眉之急。
“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还是党和政府把我们牢记心间。”说这话,县城大南街退职民办教师龚德富充满了感激之情。龚德富家境贫寒,近年来经常患病,社区干部把他纳入了重点救济对象。12月17日,他凭困难救济卡,在附近的爱心超市领取了25公斤大米和5公斤食用油,缓解了一定的经济压力。
民政部门通过多种途径,提前筹备越冬物资,目前共接受社会捐赠资金32.87万元。在南隆镇及10个中心镇新建慈善爱心超市12个,共发放爱心救助卡2130张,发放大米72吨、干面21吨、菜油1000余壶、棉被170床、副食3万余件、衣物500余件,基本保证了城乡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
大病救助解民难
大河镇大坝村2组村民黄郭光在最近患上了急性肝病,原本硬朗的身体在短时间内变得无比虚弱,50多岁的他再也无法像往常一样靠劳力挣钱。由于身边没有更多的亲人,在他生病期间也要请人照顾,一台手术下来,几乎花完了所有积蓄。镇民政干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为他申报了大病医疗救助。黄郭光很快便获得了3000元救助金,他说:“天气虽然寒冷,但是各级干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温暖,我对今后的日子仍然充满信心。”
气温下降,年老群众更易患病,对于收入微薄或无经济来源的群众,无疑是雪上加霜。为了让弱势群众“看得起病”,南部县对有病人的低收入家庭进行了全面调查,从物资、资金、人力等方面给予帮助。按照动态管理的原则,把一部分多病的困难群众纳入低保对象,同时加大医疗救助力度。目前,全县城市医疗救助体系共救助特困群众300余人,发放医疗救助资金近40万元,人均获救助金1285元。对700多名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及特困群众实施了大病医疗救助,人均获救助金889元。
敬老院里爱如潮
在升水镇敬老院,来自发音村2组的聋哑五保户赵伟生用手语高兴地说:“这里住得舒服,吃得丰富,还有一帮老伙伴聊天,感觉真幸福”。前不久,省上的领导到升钟湖视察,专程慰问了这里的10名五保老人,为他们分别送上了200元现金和2床毛毯。随后,县民政局的同志又专程送来4000元现金,用于敬老院的配套建设。
“镇干部为我们包饺子,我们就像生活在自己的家里一样。”万年镇天波村8组五保户何成模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表情。初冬时节,万年镇20多名镇干部来到敬老院,为五保老人洗衣、做饭,陪他们拉家常,还为他们每人送去了1套保暖内衣。
截至年底,全县农村12667名五保老人全部纳入五保供养体系,敬老院新增床位1350张,集中供养达3420人,该县在南隆、王家等12个中心镇各新建1所敬老院,其中省级敬老院9所、市级敬老院3所。同时拨出专项资金,改建敬老院17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