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843|评论: 0

“深圳卫健委”被举报,只有伟大的深圳才配得上这份“低俗”

[复制链接]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1-12-9 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深圳卫健委”被举报,只有伟大的深圳才配得上这份“低俗”

文:码头青年

深圳市卫健委旗下的“深圳卫健委”公众号,因为“低俗”被举报了。

有网友10月26日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向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反映,“深圳卫健委”微信公众号及“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微信公众号使用低俗封面图片及低俗标题吸引眼球博流量。对此,深圳市卫健委12月5日回复网友:“深圳卫健委”微信公众号后续会适当收缩开放的推文尺度,保持专业、中性、客观的风格。诚恳倾听各方的批评意见,在宣传上做到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同时深圳卫健委也会沟通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深圳卫健委”被举报,我一点都不奇怪。但凡做得好的,遭人妒忌或看不惯,太正常了。不仅仅是公众号,任何领域,都是如此。

“深圳卫健委”,可能不是中国最好的公众号,但绝对是最接地气的政务公众号,没有之一。

绝大多数政务公众号都是板起脸来说教,不在意内容,不雕琢标题,不考虑传播,阅读量几百上千,也不影响关起门来自嗨。这也符合大部分衙门的风格,宁愿不出彩,也不要出事,领导的标准就是最高标准。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只能出八股文。

反观“深圳卫健委”,领导说了不算,数据说了算,本质上是读者说了算,市场说了算。这也太符合深圳这座城市的风格和调性了。

一点都不夸张,“深圳卫健委”现在已经是深圳传媒界的扛把子。截至2021年9月,“深圳卫健委”公众号关注人数已突破1300万。深圳市卫健委宣教处负责人王岭告诉媒体,“如今我们发一篇推文,10万+只能算合格,20万+已经是日常,最高阅读量达到了773万+。”这个数据,不但是深圳顶流,放眼全国,也没几家比它强的。

有一个这样的自媒体,是深圳的福分。

2020年1月21日以来,“深圳卫健委”每天定时通报全市及全国疫情最新概况,成为深圳人了解疫情的第一平台。

2020年1月30日晚,在不泄露患者隐私的前提下,“深圳卫健委”率先公布确诊病例在发病期间曾逗留过的小区或场所,成为中国内地公共卫生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随后,广州、北京、上海各地接连效仿跟进,形成全国效应。

“打完两根针,送你无疫烦”、“我们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很多人都对这些标语印象深刻。但是少有人知的是,这些魔性的标语,就是“深圳卫健委”率先推出的。

如果没有“深圳卫健委”这样的媒体帮深圳发声,这次疫情,深圳可能不会处置得这么好。

疫情以来,凡是媒体力强的城市,比如广州、上海、深圳、成都,处置得总体都不错。反观那些让人无语的防疫措施,多数都来自只有一家日报一家晚报一家电视台的七八线小城市。这些小城市的媒体,只能做传声筒,从无自选动作,哪怕是政策的基本“翻译”都很少。当遇到事时,对辖区民众不屑沟通,对外界舆论不善沟通,最后城市形象被败坏得一塌糊涂。

投诉的意见说“深圳卫健委”使用低俗封面图片及低俗标题吸引眼球博流量。

上面这样的标题,如果是“码头青年”这样的账号发的,那你说我低俗博流量,我会认的。但这是卫健委的公众号发的,人家本职工作就是普及卫生健康方面内容。打个比方,在公共场合你脱裤子那是耍流氓,但是在医院看医生时脱裤子就是正常就诊。

卫生健康内容,专业性强,特别是一些临床上的术语,读者很难看懂。如果不能把这些公文话语、临床术语翻译成大白话、网络语,如果说得太严肃,压根没人看,再好的内容也宣传不出去。只有贴近生活,懂人心、讲人话、做潮人,才能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学到健康常识。
就像艾滋病日推送的那篇文章,看上去标题出位,但是宣传效果出奇地好。有些关系和行为,并不是你不说就不存在。这些讳莫如深的事物,扯开来说,反而是好事。“深圳卫健委”用貌似低俗其实专业的方式,将防艾工作中的一些禁区,大胆又体面地展现在公众面前。这种效果,比有些传统媒体数十年如一日的说教,效果不知好了多少倍。

如果这种算低俗,那么不妨让这样的低俗再多一点吧。

深圳卫健委”背后的这个内容团队,共6人,全是90后,包括写手、编辑、设计、创意策划等。他们当中大部分有传媒背景,要么做过记者,要么在媒体实习过。

日常运营中,团队一直强调“用户思维”,不“唯领导”立号,更注重面向广大的普通市民。当然,领导也敢于放手和拍板,让专业人做专业事,这是最最重要的。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光是不唯领导这一点,绝大部分政务号就做不到。如果没有尊重专业的领导,不能给予团队足够的空间,让“脑洞大开”的小编们大胆放飞灵感,“深小卫”绝对不能出圈。

“深圳卫健委”的主要受众是深圳人。深圳是全国最“年轻”的城市,市民平均年龄只有32.5岁。你觉得“污”和“低俗”的东西,其实很多都是深圳90后的日常生活。

你觉得他们低俗,人家还觉得你们假正经。尊重差异,尊重年轻人,尊重改革开放标杆城市的首创精神,社会才能和谐包容,才能一直往上走。

近年来,不少政务账号就是因为太过端着,结果活生生把自己做成了僵尸号。如果看不惯就可以举报,这种浪费纳税人钱的行为,是不是更应该被举报呢?

说起举报,深圳这四十多年一路走来,遇到的投诉和举报更多。但是有那么一帮人,总是能顶住压力,披荆斩棘,奋勇前行,把深圳带到了如今的地位。

伟大的城市,产生伟大的媒体。伟大的媒体,又会反哺城市,塑造市民。

前几天看了中山大学公共传播学系主任邓理峰的一篇文章,颇受启发。他说,和下馆子吃饭、坐高铁出行或上网买东西等产品或服务消费不同,消费传媒的内容和服务会塑造人的心思意念。如同电网、高铁、通信等是一个国家的关键基础设施一样,传媒是现代社会关键的文化基础设施。

深圳不光有腾讯华为,不光有高楼大厦,不光有两万多亿的GDP,更有像“深圳卫健委”这样的文化基础设施,有千千万万个像“深圳卫健委”公众号采编这样的人才,以及勇于任事的领导,才撑起了深圳的地位,也让深圳配得上10万一平的房价。
深圳应善待宽容“深圳卫健委”这样的自媒体。某种程度上说,“深圳卫健委”已经成了深圳的文化地标建筑。希望深圳卫健委这次“适当收缩”推文尺度,不要变成自毁长城的举动。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