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814|评论: 1

[四川教育] 打造思政‘金课’,推动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10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年12月10日上午,在四川省教育厅、成都市教育局指导下,由成都市教育科学院、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成都师范附属小学联合主办,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办的一场专题研讨在树德中学宁夏街校区举办。参加这次“打造思政‘金课’,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研讨活动的有来自成都市教科院、四川大学、成都师范附属小学、成都龙江路小学,以及成都市各区(市、县)政治教研员、高校思政课教师代表、成都市政治中心组成员、各区(市、县)政治教师代表的多位教育专家和领导。
QQ图片20211210145307.jpg

QQ图片20211210145324.jpg

QQ图片20211210145344.jpg

  
QQ图片20211210145348.jpg

QQ图片20211210145416.jpg

QQ图片20211210145423.jpg

QQ图片20211210145430.jpg

  "思政课"研讨,致力于搭建成都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平台,加强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思政课的交流融通,推动我市学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和探索,同时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一次有益探索。

  研讨会进行了现场授课、现场专题汇报和专家点评、领导致辞等交流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300人的会场座无虚席,线上直播观看人数累计3174人。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钟南书记致辞.jpg
  成都市教科院钟南书记为研讨会作了致辞。
      来自成师附小的朱永利老师,树德中学的魏华艳、蒲一萍老师、四川大学邓睦军老师为我们呈现了高水准的思政金课。树德中学政治教研组组长、特级教师饶玉萍老师就“树德中学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实践探索”做了汇报。四川大学的王洪树教授、成都市教育科学院中学政治教研员吴登良老师为我们做了金课点评。
    QQ图片20211210145442.jpg    
胡霞校长现场观摩.jpg

研讨会由李红鸣副校长主持.jpg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党中央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战略部署,是各级各类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工程,具有深刻的时代意蕴、丰富的价值内涵、科学的逻辑理路和鲜明的实践指向。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重要工程,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构要以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立足点,始终围绕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是一体化建构的着眼点,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做好学段层次衔接是一体化建构的根本点,本次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课程研讨,我们看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学段的教师围绕同一个主题“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学内容下呈现四节富有具体学段特征,但同时又有效衔接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对于实施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的课堂教学,如何做到系统推进和螺旋式上升带来很好的启发。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是一体化建构的关键点。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开设思政课,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专家点评

QQ图片20211210145447.jpg
  王洪树(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次活动聚焦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的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堂思政课一体化的展示课的亮点和需要探讨的问题:

  1.明确了教学目标的一体化和进阶性。

  2.处理好学情上的分层,符合各学段的认知特点。

  3.处理好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的分层。要分层处理好教师的主体作用和学生的主导作用,同时,教辅资料和教学评价上也要处理好分层问题。

  4.处理好班级教学的组织化问题。在课堂探究中,通过分若干小组,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探讨。开展好学生的前置性学习,在互动中开展案例探究,把教学目标分为若干具有层次性和逻辑性的问题,明确教学的升华点,在问题导向上,有放有收。

  5.教学达到了在知情意行上的升华。

  6.是共享、探究、探索的快乐的课。

QQ图片20211210145451.jpg
  吴登良(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政治教研员)

  开展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研究成果的落地落实具有重要价值。

  初中和高中的两堂课具有三个特点:

  1.教学任务清晰。初中的课重在感知,高中的课重在理解,各具特色,阶段性特征明显。

  2.教学观念开放。情境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深刻解决了学生发展的阶段性和主体性需求。

  3.引导学生深度参与。

成师附小.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7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1-12-11 09:0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