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4457|评论: 42

[原创] 做个调查:有多少人喜欢小说《红楼梦》不是因为人云亦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15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也许是我的欣赏境界的问题,我零零碎碎看了几遍《红楼梦》,都没能坚持看完或者看下去,不是没时间,而是真的觉得兴趣不大。班门弄斧,简单说一下我对《红楼梦》的几点看法,贻笑大方。

正面的评价太多太多,比如:文笔优美、人物众多、角色关系及其复杂而又清晰无比、人物性格丰满、线索多头并进有条不紊等等,就用不着重复了,但我承认《红楼梦》确实具备这些优点,是一部十分出色的巨著。不过,仍然觉得它有一些我不喜欢的地方。

一孔之见,欢迎指正、批评、交流。

1、从社会价值的角度上看,《红楼梦》的主角是一群社会边缘人,这影响了《红楼梦》的作品高度、深度以及广度。

《红》将主要的笔墨洒在了一群养尊处优、无所事事、遛鸟观花、附庸风雅、勿需拼搏奋斗、几无上进心、窝在家里勾心斗角的官宦世家公子与大家闺秀身上。毫无疑问,从社会地位上说,他们处于社会上层或是偏上层,但要从社会价值的角度上看,他们是一群可有可无的边缘人。

他们在深闺和花前月下的故事,构不成一个社会的主流叙事、反映不了一个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刻画不出人性的深刻和复杂。而这恰恰是传世名著的灵魂和精髓所在。

2、社会背景模糊。

《红》中隐隐约约映射出当时的社会背景,但就像你看着挂在壁上的一副宏大的《清明上河图》,却无法想象那表面的社会现象背后的前因后果与社会前景一样,接收到的只是一副二维的、静止的表象,无法随着它深入思考,如果一定要深入思考,也只能是借助自己的其他见闻进行的猜想。

而详尽深刻的社会背景,也是一部叙事宏大的传世名著所不可或缺的DNA。

3、将神话启示录变成了不伦不类的庸俗迷信。

《红》在开头的部分,暗示了男一号贾宝玉和女一号林黛玉的前生今世和命运走向。男一号贾宝玉本是女蜗补天剩下的一块石头,幻化为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浇灌三生石畔上的一颗绛珠仙草;后来仙草修成女身,即为女一号林黛玉,愿用一生所有的眼泪来偿还他的深情。

首先,这则“石”与“草”的神话,本身就显得庸俗而平淡,何况其后在人间演化成了“以泪报德”的不伦不类的宿命论。林黛玉眼泪流尽之时,就是其生命终结之时,也是宝黛情缘完结之时。“以泪报德”之所以不伦不类,是因为它的逻辑,无法依附于任何一种神话体系、宗教信仰体系或是人类的道德体系,也无法为人们开启一条合乎逻辑和合符人类感情的想象通道。

林黛玉的眼泪,并非是感动的眼泪,也并非是感恩的眼泪,而是用以“报恩”的眼泪。为什么非要用眼泪来报答恩情?眼泪怎么报答恩情?我们或者可以推测,也许作者的心中还有伏笔,比如去契合佛教的因果循环,因为某世的因,所以他们今世无果只有泪。但这毕竟是读者一厢情愿的联想,在《红》中没有任何的线索和蛛丝马迹可寻,我们也无法证明作者是一名佛学信徒。

因此,作为《红》的一条最粗的主线,被庸俗演化成一则不伦不类的、宿命论传说的人间泡沫剧,将《红楼梦》这部巨作的品味彻底平庸化。

失去了思想体系的深度和高度之后,《红楼梦》也就注定了无缘世界名著地位的结局。


4、故事性不强。

所谓故事性不强,是指《红》中的故事情节的矛盾冲突不够尖锐、不够复杂、不够曲折,不够引人入胜。这也是中西方小说作品的取向差别之一。用现代话语来讲,就叫“挖的坑太小太浅”。

5、综上所述,《红楼梦》只是一部单纯的优秀“文学技术”巨著,用现在的话语来说,就是一部优秀的“小清新”。也就是说,作品反映出作者具备了撰写传世巨著的文笔、最终却不幸流于肤浅的表达。













单选投票
64.29%
21.43%
14.29%
0.00%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1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6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多谢各位网友的交流与讨论。

看来这个问题会引起不小的争议,加之《红楼梦》本身体量巨大,要说清楚也非易事,所以,以后有时间就零零碎碎地为主贴加上一些补充论述与说明,以期表达清楚我的看法。今天有点时间,就先补充一点点。

补充1:论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形象经典——没有经典的角色,就没有经典的作品

在说《红楼梦》的人物之前,我们先说一点别的,比如《水浒传》中的人物——鲁智深。

鲁智深何许人也?大花和尚一个是也。何出此言?因为他一不守清规戒律,喝酒吃肉样样在行,二不守乡规民约,打人骂人不在话下。他吼声如雷,力大无穷,举止粗野,性急如火,我行我素,虽说不是横行乡里,但绝对不是一个善茬,如果一不小心招惹了他,肯定吃不了兜着走。如果他不是和尚而是一个普通人,又假如他刚好做了你的邻居,那么,可以想象你的苦头肯定大了去了,恨死他的心都会有了。所以,鲁智深是一个佛见佛皱眉、人见人叫苦的讨厌家伙。但是,鲁智深在《水浒传》里不是很受欢迎、人见人爱的么?没错,这就是《水浒传》的高明之处,把一个鬼见鬼愁、人见人怕的讨厌的家伙塑造成了人见人爱的大英雄。何也?因为他身处一个水深火热、官逼民反的时代,一个需要力量和血性的年代,一个需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年代,而鲁智深除了上面的一大推缺点,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嫉恶如仇。在那样的年代,他这就是“一俊遮百丑”啊。所以,当他那幅平时鬼见鬼愁的”尊容“对着镇关西大声怒吼、当他那双平时人见人怕的拳头狠狠砸向镇关西的时候,观众读者的心里怎是一个”爽“字了得!于是,一个水波梁山的好汉英雄就此横空出世!再比如,还有开黑店卖人肉包子的孙二娘、梁上君子鼓上骚石迁、做无本买卖的浪里白条张顺等等。就这样,《水浒传》利用人物性格和社会背景的交叉陪衬、烘托,将一个又一个恶人和坏蛋转变成了新时代的英雄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人物形象。

《水浒传》之所以能够将这类具有反面形象的”恶人“成功塑造成为英雄,在于反复的、不厌其烦地铺垫了当时水深火热、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民众在奸臣酷吏泰山压顶般的压迫之下毫无还手之力的情况下,两害相权取其轻,只要那些平时行为不端的恶人肯拔刀而出对抗官府,他们就愿意不计前嫌奉之为英雄豪杰。对这点,读者感同身受,所以,在不知不觉中,读者就被作者”请君入瓮“,入了他编好的”戏“布好的”局“,走进了深度的角色代入。

同时,这也给读者带来一大推映像深刻的读后感、给初涉世事的年轻人一大堆实用的社会经验:比如,时势造英雄、形势比人强、人无完人……同时,也让读者体会到人性的痛苦挣扎、人性好与坏的两面性,人性的明暗两面并非绝对,在因缘聚合之时,好好先生变成百无一用的废柴、品行不端的恶人反而变成了救苦救难的英雄。而这到底是人间之幸事、还是人间的悲哀?一路的继续深入思索,难免不会慢慢地转向人生价值和生命本质的信仰探索。

再比如《水浒传》中有关宋江的演绎,最后走向了绥靖的投降主义,让人大呼遗憾、扼腕叹息。也许有人认为这是《水浒传》最大的败笔,但实际上这却是多么地符合绝大多数人的人性啊,忍辱负重、苟且偷生、见好就收,虽然不是什么伟光正的品性,但却是如此地切合残酷的现实。因为人性天生不完美,人间更不完美,内外交困之下的人生和人性,极少有人能够终生沿着一条笔直的、正确的道路走到底,不转弯、不分岔、不回头。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够成就一代枭雄的崛起并迎来最终的胜利。那么,宋江的时代有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吗?这得留给读者去思考。而从政治的角度上去思考,又有另外一种解读。国外的一些类似的作品,往往大多以敌对双方的相互妥协作为结局,在他们的文化环境里,似乎更倾向于”一次只将社会推进一步“的渐进方式,而不是立志一步到位、一次彻底解决问题。这跟《水浒传》会不会多少有几分的相似?

用一堆转弯抹角的故事,讲一条不起眼的道理,引发读者有关社会、人文以及生命本质的终极思考,是文学作品的终极目的和最高的价值所在。

唠唠叨叨说了半天《水浒传》,再来说《红楼梦》,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们今天只说《红》的男一号贾宝玉和女一号林黛玉。

贾宝玉是个啥形象?英俊美男、游手好闲、不学无术、撒娇卖乖、有事没事都往女人堆里钻、男儿身女儿心、行事乖张怪异、被宠坏了的大男孩……林黛玉呢?貌美如花、体弱多病、弱不惊风、娇小玲珑、气量狭小、爱生气落泪、怨天尤人、说话阴阳怪气……还有,他们的共同点——不是一般的多愁善感、绝对上等的花痴。

再说他们的爱情悲剧。实质上,他们的悲剧的背景一点都不稀奇,不就是奶奶对宝贝孙子钟爱的女朋友不满意吗?为啥不满意?主要是因为林黛玉体弱多病、气量狭小、处事不圆滑,这样的孙媳妇儿娶进门一不利于传宗接代、二不利于家庭和睦,是个正常人十之八九都不会选林黛玉这样的人做孙媳妇儿的第一人选。这就是宝黛情缘悲剧最大的背景,在任何朝代、任何文化环境都有可能发生,完全没有其他社会背景的干涉和嵌入。这样就使得《红楼梦》这篇长篇巨著的这条最粗主线,显得尤其不够丰满,简直就是营养不良、干瘪直透骨感,一点儿都不经典!而背后那庸俗的”石“、”草“传说、不伦不类的”以泪报德“,更是莫名其妙,让人无语。

最后还要说说贾宝玉的素质和秉性。事实上,贾宝玉一无观察力二无责任感三无男儿血性。只顾自己花前月下风花雪月,却连自己钟爱的林妹妹能不能娶进门、谁反对这门婚事都不知道,说明贾宝玉就一草包;没有了起码的观察力也就不存在所谓的责任感,因为他看不清基本的事实和真相,整天自以为含着金钥匙出生就会有求必应、习惯了天上掉馅饼,没有一丝一毫的危机感,没有危机感哪来的责任感?而等他明白心爱的林妹妹在他新婚之时就已经花落人去,也就是干嚎几声落几滴眼泪、然后就呆呆痴痴疯疯癫癫了事,除了内心的悲切和抑郁,也没有任何的抗争。

这样一个毫无观察力、责任感和男儿血性的贾宝玉,值得大书特书吗?

再说林黛玉,我还记得小时候大人逗小男孩时经常说,你长大了娶一个林妹妹一样的仙女做老婆。是什么让这么多人丧失了起码的判断力、以至于认为娶到林妹妹这样的女人是一种天大的福气?

贾宝玉和林黛玉这样的一对主角能够得到数以亿计的读者膜拜,不能不说是一种反常的文化现象。其背后原因大致有二。其一,普罗大众除了时有时无的仇富心态,同时也具有对财富、权力和美貌无条件的膜拜和羡慕的心态。所以,不学无术、无所事事、气量狭小又如何?只要养尊处优、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同时又男英俊女美貌,夫复何求?其二,人为渲染、人云亦云的原因也不少。

补充2:萤烛之火,真不能与日月争辉

那么,《红楼梦》有没有优点?确实有,我在主贴里已经说过,不在一一赘述。我们所看到的关于称赞《红》书的评论,大多数要么非常笼统、要么就是支离破碎。

比如,关于王熙凤出场的描写,评论称其”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突出了王熙凤泼辣、张扬、大胆等等性格,又说明了王熙凤在荣宁二府中的地位等等。好吧,这确实算是一个细微、逼真、生动、信息含量大的描写。类似的人物出场的描写还有很多,贾宝玉、林黛玉等人出场都各有特色、也各有各精彩。如此这般的场景描写,是《红楼梦》一书中比较常见的精彩之笔,没有争议。

但有的评论就有些拉大旗作虎皮了。比如,说到贾宝玉的”悟道“。细节我就不想去翻书寻觅了,但我记得他悟出的”道“,充其量不过就是大爷大妈经常挂在嘴上的口头禅——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之类的”人生哲学“。老实说,这真的不算悟道,最多是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而表现出来的无奈和务实态度罢了。而最后贾宝玉跟随和尚道人远去,更多是一种繁华落幕之后的绝望和心灰意冷,或者只为园作者事先安排的尘缘既尽就该”了“的桥段而已,也非因为”悟道“。因为纵观全书,几乎没见什么”道“的铺垫和穿插。

最大的问题在于,红学评论家们下意识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往往对《红楼梦》整体的架构和立意避而不谈,却专门一心一意地在细节处寻寻觅觅,发现一处微弱的亮点,就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兴奋。就如同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偶尔发现了几个亮晶晶的萤火虫,就大声宣告发现了天地之间的光明一般。

虽然俗话说,萤烛之火,也敢与日月争辉。但事实上,萤烛之火,真不能与日月争辉。

补充3:一部有着法拉利一般精湛技术的儿童滑板车,终究还是滑板车

有人就要说了,不是细微处见真章么?这话是没错。但是,如果没能将分散在各处的细微的亮点聚合成一个巨大的光斑,又有何意义?

红楼梦》最大的问题,在于整个故事的几大主要线索,都被囚禁在小小的大观园内展开,几乎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与门外的大社会脱节,没能成功地将故事的主线不露痕迹地嵌入到社会的大环境和大背景之中去,从而失去了一部宏大作品所必须的广度、深度和高度。书中展现的那些隐约的社会背景,只是主线的陪衬,而不是主线深植于其中的土壤。我们所看到的,彷佛就是一个老太太带领一群公子哥们和一群丫头片子,在一个华丽的世外桃源里日复一日地玩着过家家的游戏,他们不关心外面的雨打风吹,外面的雨打风吹也好像几乎与他们无关。

当然,就此将《红楼梦》贬为一部一般的言情戏或者家庭剧,也说不过去。因为,通常上哪儿去找这么庞大的、政商背景如此深厚的家族呢?而且,《红楼梦》一书将在这样一个体量庞大、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政商背景非同一般的家族中所发生的流水账,演绎得如此有条不紊、丝毫不乱不漏,也确非易事。

但《红楼梦》最大的遗憾之处也在于,搭建了一个大到世间少见的巨大戏台,召集了人数众多的演员,角色里上至帝王下至乞丐一应俱全,最后却只上演了一出儿女情长的深闺闹剧。荣宁二府最后的衰败,也不见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看起来就像是最后一曲终了之后、曲尽人散之前的拆台。

《红楼梦》的文笔无可挑剔,但最终却是杀鸡用牛刀、大炮打蚊子。一部儿童滑板车纵有法拉利一般精湛的技术,但终究还是一部滑板车。

发表于 2021-12-15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里很多假借 隐喻 暗讽……在乾隆文字狱时代作者不可能直白地写。

如果看不懂这些就没有办法看下去。另外今人看前人的白话章回小说如果对彼时的社会背景不了解也会味同嚼蜡看不懂,

发表于 2021-12-15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微芒 发表于 2021-12-15 19:29
红楼梦里很多假借 隐喻 暗讽……在乾隆文字狱时代作者不可能直白地写。

如果看不懂这些就没有办法看下去 ...

      《红楼梦》不是政治小说,“假借 隐喻 暗讽”都是后人的穿凿附会。前人的小说离不开写作的时代背景,今人是通过前人的小说来了解当时的社会。

发表于 2021-12-15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坑蒙拐骗偷

发表于 2021-12-15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不如看包公断案......聊斋志异.....水泊梁山.....

发表于 2021-12-15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文学水平高

发表于 2021-12-16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最荒诞的不是这红楼梦小说本身,而是因为有这红楼梦小说而出来的学术研究机构,红学不知养活了多少骗子!~研究什么?考证什么?吃饱了没事找事,故作深沉,混吃等死.......

发表于 2021-12-16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1.看来你大约很年轻。
2.你对“人生”还没什么概念。

建议你先搜一些有关红楼的解读文章来读读。


老毛曾说“中国只有一部红楼梦,没什么了不起。”其实,了不起就是有一部红楼梦。因他含括了社会、家庭、人生,以及人性的千面性,真善美假恶丑,,,,,,因她真事隐去,假语村言。
若你没满四十岁或五十岁,没有相对根慧,看不懂,看着一塌糊涂那很正常。若你一眼就懂,那你可能与孔子、老庄及释迦的智慧相并了,,,,

狄仁杰(匿名发布)
狄仁杰(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12-16 10:35
什么贾宝玉强奸了丫头,居然贾政的正义是封建主义的卫道士

还有贾宝玉是不学无术的人居然让我们爱上此人

发表于 2021-12-16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拿你 发表于 2021-12-15 20:43
《红楼梦》不是政治小说,“假借 隐喻 暗讽”都是后人的穿凿附会。前人的小说离不开写作的时代背景 ...

昌明之地、富贵之所出身的锦衣玉食公子沦落到饔飧不济的穷汉不可能没有抱怨,还会反映到其文字作品中。因此就会有假借 隐喻 暗讽。

假借 隐喻 暗讽并非政治小说专有。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7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竹寒箫 发表于 2021-12-16 09:26
1.看来你大约很年轻。
2.你对“人生”还没什么概念。

楼上说得太过了,有点故弄玄虚的味道。

《红楼梦》又已经到了与释迦牟尼、老子、庄子相提并论的地步?那这么多研究“红学”的专家,有几个成了孔子、庄子?

一般说《红楼梦》好的,都只是说它好,却基本不说好在哪里。

网络上与书面的评论,也基本停留在高中作文剖析的阶段,评论支离破碎,东说一段西说一段,没有系统性。比如,说哪里哪里怎么生动、怎么传神,哪里哪里怎么衔接得好、怎么呼应得好,《红楼梦》的章回与其他作品有什么不同的特色,等等诸如此类。但对《红楼梦》的整体架构和格局基本不提。这样的评论能够得出《红楼梦》是否够得上名著的结论吗?

要评论一部作品,首先要放下它已经是“名著”的成见,不能先入为主。否则,评论的过程会沦为为了证明《红楼梦》是名著而寻找证据的过程,很可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自己独立想想,它到底好在哪里?

欢迎对主贴和评论区的置顶评论(我的补充说明)逐条指正、交流。

发表于 2021-12-17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微芒 发表于 2021-12-16 14:08
昌明之地、富贵之所出身的锦衣玉食公子沦落到饔飧不济的穷汉不可能没有抱怨,还会反映到其文字作品中。因 ...

      后世的红学家越考证越离谱,把一个破落户的辛酸泪解读为政治小说。

发表于 2021-12-17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尘沉城 发表于 2021-12-17 16:09
楼上说得太过了,有点故弄玄虚的味道。

《红楼梦》又已经到了与释迦牟尼、老子、庄子相提并论的地步? ...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是塑造了四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冰雪聪明伶牙俐齿的林黛玉,性格泼辣笑里藏刀的王熙凤,温文端庄藏愚守拙的薛宝钗,心比天高命如纸薄的晴雯,在小说极少的中国古代也算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不过这部以家族破败为背景的言情小说无论思想性、时代性、社会性都极度贫乏,过份的拔高有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之嫌。

发表于 2021-12-18 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的连环画应该点赞!其他不多评论,就美术家绘画艺术功底和对古代服饰建筑室内家具摆设的精细描绘,已经胜过文字叙述!! 360截图16520819112147106.png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8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微芒 发表于 2021-12-15 19:29
红楼梦里很多假借 隐喻 暗讽……在乾隆文字狱时代作者不可能直白地写。

如果看不懂这些就没有办法看下去 ...

假借 隐喻 暗讽……就算是有,在文学作品里,也要看能不能串成一条有逻辑关联的暗线,并最终浮出水面、或与作品明线实现衔接和呼应,否则,支离破碎的“暗语”并不能给作品加分从而提高作品的品味,最多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供读者瞎猜的乐趣,因为文学作品毕竟不是谍报文,要靠破译密码来实现价值。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8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竹寒箫 发表于 2021-12-16 09:26
1.看来你大约很年轻。
2.你对“人生”还没什么概念。

《红楼梦》中所显示的社会,主要是一个自成体系的封闭的“小社会”——大观园;而所展示的人性,基本也是在那个封闭的大观园里长成的人性,是不完整的人性。未经外面真实社会生活的锤炼,未经独立谋生的人格,它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大社会中的定位和能力以及应有的演变,它知道几多人生的艰辛和沧桑?就像温室的花朵,从未放在大自然中经历风雨的洗礼,你怎知道它的秉性和成色?

“真事隐去,假语村言。”——一部作品不可能靠一些支离破碎的、串不成一条线的、与作品主线不能有机衔接呼应的“暗语”成为名著。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9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拿你 发表于 2021-12-17 22:02
后世的红学家越考证越离谱,把一个破落户的辛酸泪解读为政治小说。

赞同。

很多人称赞《红楼梦》,原因是“因为它是名著”;至于它为什么是名著,则因为大家都说它是名著;为什么大家都说它是名著,就基本不深究了。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9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辣瓣* 发表于 2021-12-16 00:27
我觉得最荒诞的不是这红楼梦小说本身,而是因为有这红楼梦小说而出来的学术研究机构,红学不知养活了多少骗 ...

值得思考。同理,要不要成立“水学会”、“三学会”、“西学会”……

发表于 2021-12-19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尘沉城 发表于 2021-12-18 17:27
假借 隐喻 暗讽……就算是有,在文学作品里,也要看能不能串成一条有逻辑关联的暗线,并最终浮出水面、或 ...

红楼梦是文学作品毋庸置疑,绝大多数读者都认为,可以依据前面提供的线索“草蛇灰线伏延千里”加上脂批来预测后四十回。

作者前面(譬如,第五回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的设定已经被后四十回修改的面目全非,怎么就成了你说的那么不堪?

你应该认真读几遍原著再来讨论,并非现在这样的强词夺理。

如果你再这样强词夺理,我不会再回应你的。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