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则国家在;文化亡,则国家亡!文化之自信,乃是国家之重器,民族之脊梁! 文化伴随着人类思维能力的增长而产生,它根植于每一个人的脑海最深处,是人类代代相传的最核心的部分,是一个民族繁荣昌盛的根本。如甘冽佳酿,久而弥香。 习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而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更有理由自信,我们有资本自信。若是有人认为看不到方向,我们不妨深入发掘一下我们生活中隐藏着的民族文化。 从个人的一生说起。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而后三十不惑,四十而立,五十知天命,不断修身,齐家,方能有治国,平天下之才。或少年得志,金榜题名,大展宏图;或大器晚成,老而弥坚,志在千里。都为了心中根植的一份文化追求与文化自信不断努力追寻着。这,就是一个人的才华缩影,一个人的文化底蕴,是一个人的力量源泉! 我们的原生文明时代将近三千年。在这近三千年中,每个时代都有巨大的文明跨越,都有强烈的文明创造精神,都推动了中国古典文明的巨大发展,直到我们建立了伟大的统一文明的国家。惟其如此,原生文明是我们文明跨越的根基,原生文明时代是我们今天可以谋取文明跨越经验的最重要历史时期,是我们不断自信发展的文明力量源泉。 现在,走向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仍需要对于途径进行不懈的探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向: 1、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当前中国价值体系体现出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落后与先进等一系列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强烈地冲击我国传统的价值体系。因此,要从信仰、道德、群体、政治、自然、民族、国际等方面深化我们对中国核心价值的理解,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鼓励文化创新,追赶时代潮流。 文化发展的本质是创新。创意、创造、创新,是将中国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的最佳方式。在进行文化创新中,要在传统文化资源中,融入新时代的元素,使文化产品能够与时俱进,让人耳目一新。另一方面,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推进能够激发创新意识、保护创新企业产业的政策措施,为各个领域的文化创新提供条件。 3、打造文化精品,丰富文化产业形式 文化的发展以文化精品为支撑,文化的繁荣以文化精品为代表。文化精品在意识形态上能够让人在情感上敬仰、悦纳,又能让人在欣赏的同时潜移默化,受到心灵的感染、哲理的启迪、情操的陶冶,使人的思想情感发生变化。我们要用高雅、健康、进步的文艺作品来宣传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丰富多彩的当代文化,激发人们的文化自觉,进而形成文化自信。 在文化软实力大比拼的今天,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坚定文化自信的中华民族,无疑是霸主的有力竞争者。我们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既要学习先民创新进取的精神,又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坚定不移地传承下去、创新下去。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华夏五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