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上面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的《青羊区小学2021-2022学年度上期期末检测时间安排的通知》,青羊区教科院对全区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4个学科进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
一问:地处四川省会城市的成都市青羊区,辖区小学“目前命题能力不足”??
二问:青羊区等教科院组织全区小学统一考试,是教育主管部门“委托”的?
三问:成都市的教育部门要反思成都市为什么要被中央确定为全国“双减”试点地区?
四问:被中央确定为“双减”试点地区的成都市,为什么部分教育部门和教研机构拒不执行中央文件规定?
五问:青羊区等教研室每科的命题费报酬标准是多少?命题人员命题费由印刷厂出?
四点希望:
1.希望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派出调查组进驻成都市,对成都市青羊区等县区教科院违反《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关于“各地不得面向小学各年级和初中非毕业年级组织“区域性或跨校际的考试”规定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2.希望各级教育部门和教研部门要认真学习中央和省有关文件,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学生观和考试观。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深刻认识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教育评价改革和“双减”工作部署要求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
3.希望对违反“不得组织区域性或跨校际的考试”规定的教育部门和教研部门领导进行问责追责!成都部分县区教育部门和教研机构,拒不执行中央文件规定,我行我素,和中央搞“阳奉阴违”!违规“组织区域性或跨校际的考试”。反映出成都的部分教研机构缺乏“四个意识”和“两个维护”!反映出李某某流毒在成都教育系统教研机构未得到彻底肃清!
4.希望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帮助成都市的有关教育局和教科院立即纠正错误,教研部门不应成为成都人民教育内卷的“帮凶”!扎扎实实落实好中央交办的“双减”试点地区各项任务!
背景:1.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即引起全国关注的“双减”政策。同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要求对义务教育学校的考试乱象必须予以纠正。要实现“双减”目标,学校必须按照《通知》要求,建立一套严格规范的考试管理机制。《教育部考试管理通知》,四川省教育厅、成都市教育局进行了转发。该文件明确规定“大幅压减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义务教育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从不同学科的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各地不得面向小学各年级和初中非毕业年级组织区域性或跨校际的考试;学校和班级不得组织周考、月考、单元考试等其他各类考试,也不得以测试、测验、限时练习、学情调研等各种名义变相组织考试。初中毕业年级为适应学生毕业和升学需要,可在下学期正常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后,在总复习阶段组织1~2次模拟考试,坚决禁止抢赶教学进度、提前结课备考。。。。。大幅压减考试次数的要求先在中央和各省(区、市)确定的“双减”试点地区开展”。
2.《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考试和作业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学校要切实履行考试、作业管理主体责任,加强考试、作业统筹和全过程管理,把试题设计、作业设计、作业批改和反馈情况纳入对教师的考核评价。”。
3.端正考试的功能。开学前夕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是国家层面落实“双减”制度设计的一部分,也是教育部继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体质管理、读物管理等“五项管理”出台政策要求后的续篇。这一续篇所指的考试是学校教学管理的焦点问题。因而它也是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部署和《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的重要举措。
认真研读文件,体会政策所指与意义,是要让数十年来渐被异化的考试回归本来功能,重建学校考试评价的操作体系。《通知》第一条强调了加强考试管理的目的意义在于准确把握考试的功能,要从以往偏重甄别与选拔功能转到重在发挥其诊断与改进功能。回归诊断与改进功能,是对数十年来考试逐渐被异化后的一次重要的拨乱反正,是还原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的努力。考试只是为学生改进学习、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实证的过程,而非横向比较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