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后,发展前景更加可观,是目前唯一一个可拥有大交通七环的城市。看北京才六环呢!
那么大都市规模既已形成,成都相应的公共服务配套也应该先做好大都市的格局。然而恕我直言,成都大公交格局迄今未形成,主要表现在——
一、各自为政,各区县为政,看卡片就知道,主城区是一张卡,市郊区县又一张卡。大格局的管理,首先在公交卡的使用上应统一,现在是主城区的公交卡到了郊区不能用,同样效区的公交卡到了市区也不能用。成都既然是大都市,新一线城市首位,公交卡通用,这么多年都解决不了。比如新都,明明都划入市区多年,仍保留新都县时公交车头X的标志,市区公交卡也不能用。这还叫主城区新都区吗?看人家青岛市,大公交格局多年前就形成了,市区、效区县公交早已通用。成都通用就那么难?
二、成都传统主城区公共交通配套是最全面了,连高新南都比不上,所以主城区居民对公交服务大致也比较满意。比如次数卡,每刷一次两小时之内免费换乘。或许唯一不满意的是,次数卡月底未用完就清零。这个条款一直被诟病,很多人月底充一元、充两元,生怕充多了没来得及用被淸零。现在5G都普及了,这个问题仍然解决不了。公交公司应该向中国移动等三大运营商学习,用不完的流量/次数可以延伸至月底。
三,有的公交毫无理由就砍线。像515、505、36路等。弄得被砍线路附近的居民叫苦不迭。公共服务行业,还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方便留给民众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