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童卢雨分尸案到小城乐山的百姓
第一,百姓的无奈
公安局是唯一的公诉人。被害人家属无权过问办案过程。人命关天,无权无势的老百姓欲哭无泪,投诉无门。如果真的有钱权交易,只要侦查敷衍一下,证物,证据少交几件,检察院,法院就会“公事公办”的减刑,甚至放人。黄某亲手销毁血衣等犯罪证物,却免于刑事拘押,就有网开一面之嫌。在金钱和关系的庇护下,免死或缓刑都可以“待价而沽”。恐怕杀人分尸,凶狠残暴的女犯此刻正躲在囹圄里嘲笑法制的软弱,展望着可以逍遥法外的日子。
第二,百姓的恐惧
黄某,这个双手沾染了幼童卢雨的鲜血的犯罪嫌犯在朗朗青天下,每天和无辜的市民,和卢雨的家属擦肩而过。这是一个行走的噩梦。正义和善良被无情的践踏,法律的尊严被铜臭所玷污。人民渴望司法公正,却更惧怕权势,金钱的力量。挺身而出的勇气遭到打击,维护正义的真诚被失望所泯灭。世道人心,目击者、知情者被这种“黑箱作业”的悍然不公而震惊,震慑,而不敢站出来在法庭仗义直言。这个行走的噩梦,将徘徊于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心中,发酵人们心中对社会不公,钱(权)大于法的不满,痛恨和恐惧,直至罪犯被刑之于法。这种民愤的郁积和发酵,是社会动荡的隐疾和病原。民愤不平,国之不久。
第三,百姓的期望
听说此案至今未判,但背后的传言已经在小城沸沸扬扬。案情看来脉络清楚,似乎早该判决。但使此案推迟至今的复杂背景是什么呢?因为嫉妒杀害幼童,且企图毁尸灭案,这已经不是一时的冲动杀人。杀手的预谋和狠毒恐怕在全四川近年来的命案中也不多见。相信其震撼力足以令所有有未成年的子女的父母揪然心悸。九岁的男孩,九年的教养呵护,点点滴滴,父母亲友的关爱期盼,积爱之深,足以融化任何冷漠的眼神,伤逝之痛,更可倾湖海之泪以涤灵魂。百姓的期望不外乎,罪犯必须严办,善良得到保护,正义得到伸张,法制真正成为人民安全的保护伞,而不被金钱、权势所挟持。从而,每个有良知的人都能坦荡而无畏的自问: 我是一个执法人员,我该怎么做? 我是一个知情者,我该怎么做? 我是一个新闻工作者,我该怎么做? 我是一个政府官员,我该怎么做? 我是一个孩子的母亲,父亲,我该怎么做? 我是这个可爱的男孩--卢雨的同龄人,我该怎么做? 我是对祖国、未来充满希望的人,我该怎么做?
卢雨,我亲爱的孩子,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本人以前对乐山的了解,仅限于美丽祥和的大佛,而这起凶残的命案才真正让我对乐山有了一份真实的了解。每个有社会责任心的人都应该关注这起案件的判决,希望司法公正真正还我心中的乐山一份美丽祥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