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176|评论: 2

[散文随笔] 李玉奎作品(诗剧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4 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迷茫
.
雁叫秋凉,
一只大雁落进芦荡。
花序白,芦茎黄,准是经历了寒霜。
.
江河浩荡,
芦苇也浩荡。
风在芦叶喧响,宣布着芦荡的力量。
——选自李玉奎著《杏花女》0119
.
杏树,别名北梅,分布在我国北方,
北国少雨,花藏秀态,枝含柔刚。
遇春寒,天赐丽色,春来一树光芒。
红影暗香,梅花千古流芳。百鸟唱,千诗扬,问来去笔客,梅杏并放,谁占春光。
——选自李玉奎著《杏花女》0002
.
密云,艳阳。
云间透出一束光芒,那是强烈的追求和希望。
土地,食粮,      
告别金色的田野,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
——选自李玉奎著《杏花女》0105
.
没有雾霾的都市早晨,静静的乡野黄昏。朝霞放出的光芒,晚霞映红的天空会告诉你,杏花女的美在霞的深处。
——选自李玉奎著《杏花女》0023
.
在那段被鲜花和眼睛追求的日子里,杏花女是童话中的女皇。
——选自李玉奎著《杏花女》0024
.
并蒂莲
南水一角,
有朵水莲十分美貌。
招来无数双眼睛,
那处妖娆,压倒芙蓉多娇。
.
晚风走过,倩影带俏,
晨雾等晓,不见波动叶飘。
碧水春波,
躲在河边柳梢。
.
浪花嬉船艄,双浆独自摇,
孤影流向弯弯小桥。
远处几回顾盼,
带走柳下一笑。
——选自李玉奎著《杏花女》0029
t0153af7a291eb135af.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2-1-23 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剑客:
鲜花般妙龄的女子,背叛用姿色换来的享乐,等同将幸福的步履迈向绿野。那里是,野花和绿草,生存的地方。
——选自李玉奎著《杏花女》0171
.
杏花女:
花柱与花丝的热恋,是最纯洁的爱情。这世上,只有鲜花活得开心,它告诉生命,不要相互残杀、斗争。
——选自李玉奎著《杏花女》0171
.
剑客:
遮阳伞下,我感到,没有阳光的囚室对自由的压迫。目睹了,阴影对地面阳光的涂改。阳光留下了伞的影子,影子里没有丑恶的灵魂,同样也没有美丽的心灵。
——选自李玉奎著《杏花女》0171
.
杏花女:
“人魔”,是你用色力,把他推进权钱欲海,用权力谢过你的上司。我丈夫的最初情妇,是被你压在玻璃板下,飘出风流的那个女人,我想,这是你堕落行动的一部分。
——选自李玉奎著《杏花女》0171
.
剧中人物关系:剑客,杏花女网友,后演变为堕落剑客。
c3909951dfa1487ded76b1a696548263_t01201fa3a5ef2036ec.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5-3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玉奎作品·文本诗剧·《杏花女系统》(选段)
.
文本诗剧概述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如果一条有张力故事的文学主线穿越了某诗歌,我们把这诗,定义为线性文本诗剧;如果段诗话故事,有共同延伸的意境或展开的内涵,我们借助AI技术,将其生成,统一几种逻辑的多元诗剧且超越其生成文本,理应把它定义为平面文本诗剧;再如果,数多维逻辑合成的组合诗文,在数理逻辑的推导下,文中人物参与了外星活动,无疑,这部作品属于四维文本诗剧。一个完美故事,朦胧于一首美丽的诗篇,它是,布满朦胧星辰的夜幔,闪烁在灰暗夜空,迷茫眼神的亮点。外星词语,将它定义为零维文本诗剧。
到这里,文本诗剧给出了一个不稳定的结论,作品属于读者,原著是他们再创作的依据。这里,每一段原创,都是一部文本诗剧的提纲。其空间容量,足能容下读者想象的翅膀。他们的创新作品,理应展翅飞翔。愿,未来文学领域,多是优胜AI作品的原创,不再有书荒。
.
第一章东来序曲
序曲
每一朵云,风姿不一样,一团水雾,带着说不清的故事飘远。海面有过它们的倒影,那是留给不谢浪花的纪念。
.
一条水脉多曲弯,
惊涛浮过小木船。
两岸风光几千年,
问奔忙黄水,停歇港湾。
.
长江千湖落明月,
月色洗净万重山。
东海望日出,谁连天地景观,
有远去风帆。
.
江河淌日月,流过意愿,
流淌着,对艰难以往的勇敢。
生活是音乐,
浪花、涛声流过琴弦。
.
副曲
枯叶在残雪上奔跑,寻找着春天,春光又绿冬色树冠。长青松柏,你好啊,请翻开年轮,读读我欢乐的童年。
——选自李玉奎著文本诗剧
.
作品简介:
.....
4.现代诗剧的发展:
-中国现代诗剧始于胡适于1917创作的《人力车夫》,它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剧作品。
-随后,郭沫若的《棠棣之花》和朱培均的《最后的一夜》等作品,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现代诗剧的创作。
5.实例分析:
-以李玉奎的《杏花女》为例,这部作品通过诗剧的形式,塑造了一个虚构的正能量社会女性形象,她的生活阅历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象。
-《杏花女》中的台词全部采用诗的句式,情感浓烈,节奏鲜明,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想象空间。
综上所述,诗剧作为一种独特的戏剧形式,以其诗意的对白、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点而广受欢迎。它不仅是文学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摘自·词语大全·诗剧词条。
.
作者简介:
李玉奎,男,内蒙古丰镇人,长期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学生高考数学成绩显著。06年以来创作的文学作品,依次被新华、人民、搜狐、新浪、红网等网站推荐,加精且置顶。作品迅速传播,被一个广大群体欣然接受。2013年由感恩教育之父张鸿超筹划并担任总编,诗集《我用痴情听红叶》,在海外出版发行。2015年,线装书局出版《杏花女》。2019年应邀出席《第五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诗剧《杏花女》获成果银奖,聘为由贺敬之等担任顾问的文化机构高级研究员。部分章节,多次获得国家级文化机构,颁发的特等奖,2024年,获特等金奖。授予新中国75周年先锋文艺家。且入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赤子情——中国行业精英荟萃》、《新时代实干者风采》并收录《中国高层次人才数据库》。
t01a563882c0d2f9142.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