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小说
重龙山人《资中历史小说集》
浩劫惊雷
西林寺外,细雨潇潇。太白楼下,风雨飘摇。
寺庙外,一堆菩萨罗汉塑像残缺不全的倚靠在一起,东倒西歪。愁眉苦脸的表情,仿佛知道浩劫的来临。
地上,一大堆经书在熊熊烈火中燃烧,化为灰烬。火光照在人们脸上,熠熠生辉。热浪扑面,灼热的感觉更增添了雨天的焦灼。
寺庙大门已经挂上了巨幅的领袖画像,两边墙面上是刷得崭新的最高指示:
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马克思主义千言万语,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
几十个红袖标绿军装的人,围成一团,高呼口号: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十多个僧人战战兢兢的站成一排,手里哆哆嗦嗦的举着一张纸,上面赫然写着:
什么东西
尽放狗屁
方丈无奈的闭目念佛,念念有词的沉静,倒也显得有些洒脱。
人群中高喊着最高指示: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忽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方丈越过石栏杆,纵身跳下悬崖,身影消失在树林之中,顿时引起一片惊呼。
反帝路、反修路,广播喇叭在高声喧哗。
这些地名,本来都有文雅高尚的名字,都来自古时候富含文采的古书典故,一夜之间就被变成了最时髦的革命风格。
此刻,满街的游行队伍在浩浩荡荡的开进。锣鼓喧天,红旗猎猎,彩旗飘飘,《东方红》乐曲之后,喇叭里传来一个苍凉干瘦的嗓音:
要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要打倒一切牛鬼蛇神!要打倒…………要打倒……
然后,又是一个尖利刺耳的女高音:
我代表毛主席、代表党中央,向红卫兵小将们问好!向你们致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崇高的战斗敬礼!我们就是针对资产阶级的红色恐怖,不是什么十年浩劫,而是伟大的艰辛探索!…………
人群爆发出一阵欢呼。高音喇叭又响起了《大海航行靠舵手》,余音不绝,震耳欲聋。
接着,队伍高喊:敌人不投降就叫他灭亡!打倒谭资阳!打倒赵奇龙!打倒王大东!刀砍……!火烧……!油炸……!炮轰……!……死了喂狗,狗都不吃!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左边的街道望去,一群老师、校长被剃成了阴阳头,提着铜锣,有气无力的唱着:我是牛鬼蛇神…………旁边的人则不断吆喝打骂。
右边的街道望去,一队红卫兵抬着几个门板,上面是武斗而死的同学。几支队伍半年前还是同窗学友,此刻却因为武斗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这是打败的一支,死了不少人。
无数面红旗中,有一面写着:东方红兵团战斗队。
二十多个红卫兵,清瘦的脸庞,带着明显的书生气质。显然是来自省城高校的年轻人。
这里是以前叫做文英街的地方。样板戏的旋律与此起彼伏的口号声覆盖了这条古老的街道。整个城市在风雨中颤抖。
前几天,文英街一所老宅的人们心慌意乱的集中在一起开了一个短会。
古老的窗棂,纸张已经破损,无数灰尘在窗棂投射下的十几根光柱中翻腾。远处传来的文化大革命的喧嚣隐隐在耳,让人心慌意乱。
老太太扫视了大家一圈,叹了一口气,说:
这样子看来,外面是越来越乱了。家里的那些东西,要保存好才是。
大家沉默片刻,随后开始了讨论。
大家商量一阵,按照议定的办法,手忙脚乱的把需要藏匿的东西收拾在一起,塞进一个大坛子里。
整个过程,几乎都是无声无息,大家只是默默的做完一切。
老太太拿着一幅旧画,端详良久。
画上,一对夫妇分别倚靠在奇石和松树边,女人约莫五十岁,男人却是二十来岁的样子。上头几行字,寥寥数语,大意是说,为老太太祝寿,而男性长辈早在几十年前就殉国,所以只得画成二十多岁的模样。但愿春秋长久,云云。
终于,深夜时分,大坛子被埋进了深深的地下。浮土复原之后,大家这才安寝。
一钩新月缓缓在院子的墙头探出脸来。
根据当地革命群众的告密,战斗队找到了这家地主老宅。
“破四旧!破四旧!”
红卫兵小将们高喊着,冲进了这所宅子。
首先,八个雄赳赳的红卫兵高声背诵起语录:
伟大领袖教导我们
一切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
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
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然后,领队的小伙子命令全家十几口人都站到天井里。
此刻,领头的小伙子说:
我们今天来扫除四旧,你们家里有哪些反动的东西,通通拿出来烧掉!
随后就是宣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意义。
小雨中,人们的心比三九天还寒冷。但是,都低着头,一言不发。雨丝顺着人们的鬓角无声的滴落,寂静的时候,空气仿佛也凝固了。而在远处传来口号声的时候,神经又从另一个世界拉回到现实。很快,随着雨丝的不断飘落,院子里人们的衣服也渐渐有些湿润了。
文革的意义说完之后,小伙子问道:
老太太,你们家有些什么人?听说你们有海外关系?
老太太镇定的回答:上次他们都来过了,没有什么东西了。
海外只是一个远房亲戚,是医生。
小伙子:还有什么亲属关系?哪些是国民党的要员?
老太太:基本上没有了。只有一个老辈子,死了几十年了,是孙中山追授的将军。
小伙子:是什么名字?快说。
老太太:余培。
小伙子心里一动:啊?这…………这个名字很熟悉。
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情况,领队的小伙子陷入沉思,挠了挠头,沉吟半晌,走开了。几个红卫兵也随之进了中堂,紧接着关上了房门。
虽然是窃窃私语,但还是隐隐约约可以听到几句零星的对话:
……这个余培就是辛亥革命的黄花岗烈士,是孙中山追赠的陆军大将军呢。
是呀,陈老的研究课题就是辛亥革命,经常提到他,他们是老乡。
那,现在,怎么办?……
这个……不能让其他人随便冲击,我们要保护好烈士遗属。
对的,对的。
就这样。
…………
十分钟之后,中堂的门打开,小伙子又出现在天井前。
“老太太,你进屋子去。”老太太颤颤巍巍的进了堂屋,在示意下坐在椅子上。
随后,全家人也都陆陆续续进屋坐下了。
少顷,领队的小伙子说:你们这个长辈,我们知道。不是坏人,是烈士。这里要保护,不要让坏人来冲击打劫。
接着,年轻人转身,带头背诵起语录:
伟大领袖教导我们
成千成万的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的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奋勇前进吧!
大家齐声背诵,此刻的战斗队,不象是来破四旧抄家的,反而更象前来祭奠英烈的一样。
然后,又是一段《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领队一挥手,做了个撤的姿势。
临走,战斗队七手八脚的在老宅门口临街的墙上贴上了一张纸:
烈士遗属 严加保护
禁止冲击破坏 违者一律严惩不贷
瞬间,战斗队集合好队伍,离开了。
临走时,领队的小伙子说:你们要好好保重,历史不会忘记你们的。
他们的身影逐渐远去,只有书包上 “大学历史系”几个字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雨下大了,一阵惊雷,在城市的上空滚滚炸响。无数闪电,撕开黑幕,仿佛要把宇宙中的一切妖孽全部杀光,还世界一个清白。
滚滚沱江,掀起惊涛骇浪,万丈波涛,洗刷着漫长的江岸。
很多年后,一位头发花白、目光睿智的老人,在重龙山一间办公室,面对周围的人,讲起了这段经历,说:
多么好的年轻人啊!虽然在邪恶恐怖的年代被蒙蔽,但是内心的善良并没有沦丧。在那个举国疯狂的年代,还是有这些善良的人们保护了烈士的遗物,延续了民族的气质品德和文化血脉。
桌上,一幅国画徐徐展开,那是著名画家张善紫的画《余祝双寿图》。完好无损的画作,历经浩劫而仍然完璧,周围的文史工作者、学者、专家都惊叹不已。
画面上,黄花岗以身殉国的年轻人伉俪,栩栩如生。他们的目光似乎穿透了半个世纪的风雨,赞许着浩劫中的那些年轻人的善举。
注:事件原型来源参考郑拾风著《喻培伦》一书的后记。
文中余培即喻培伦,张善紫即张善子。国画的题目是《喻祝双寿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