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一个蹊跷的新闻:1月25日,湖北武汉一网友爆料称他的孩子参加校外培训冬令营活动时,打碎博物馆130万元文物。画面显示,一座约半人高的人像雕塑立在展区墙角,有许多孩子在雕塑附近活动,一男孩走过去时疑似碰到雕塑,雕塑突然拦腰截断,上半部分掉落砸碎。涉事孩子家长称,这座雕塑属于武汉市某私人博物馆,价值130万元,现对方要求赔偿。25日,该家长回复记者称,双方正在公安局对此事进行调解。
对此,不少网民吐槽称,“这是新的碰瓷方式?““是不是新型碰瓷方式。”另有部分网民认为主要责任在于该博物馆,“重要文物就应该好好保存起来。这么随意的摆放,想不碰到太难!”“我只知道博物馆里的文物都应该放在橱窗里,不止是为了防止摔碎,同时也是提供稳定的温湿度环境。”“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不怪学生。”“价值如此之高的古董为什么不更精心一些?”部分网民认为损害别人财物那就得照价赔偿,“弄坏人家东西就得赔呀,你管人家放哪里?”“我放哪里那是我的事,你弄碎了就得赔,这是你的事,这是两码事。”
但该事件并不是个例,就在前阵子,吃的也发生过类似狗血事件。近日,在四川成都连卡佛百货店里,有小朋友将店内的价值13万的米老鼠“米妮”摆件弄倒损坏。事后,有网友以店内销售人员的口吻发帖,称四个大人没有一个人在管小孩,结果最贵的那个摆件被熊孩子摔碎。相关事件也引发热议。多名网友称,根据现场图片,店方其实并没有做好防护措施。不少网民表示,““所谓的保护得好好的米妮,不过就是赤裸裸放在过道地上……13万的高价货没有显示易碎品小心触碰或禁止触碰提醒,没有围栏。”
对此,有律师认为,未成年人如对商品造成损坏,其监护人应该承担相应责任;如果商家的摆放没有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甚至让它明显损坏,则存在一定的责任,但这部分责任相对较小,主要责任由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来承担。
个人认为,既然是贵重物品,作为商家或者博物馆都应该将其特殊保存起来,并设置提醒标志,而不是随意放置。这样一来,完全可以防止游客不小心打碎,避免钱财受损,也能安心游玩。否则,大家都随意放置,反正损害就照价赔偿,这样未免真的成了“新型碰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