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来谷爱凌的原生家庭,是真的不错。
 爸爸是哈佛大学高材生,妈妈是北大和斯坦福双学霸。
 
 爷爷是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
 
 姥姥是上海交大的女篮名将。
 
 姥爷谷振光是中国名校的足球主力,还特别擅长绘画、诗、琴、游泳、滑雪。
 
 
 
 在这样的大知识分子家庭长大,谷爱凌想不优秀都难。
 
 不过据说谷爱凌小时候,父母离婚了。
 
 关于她爸爸的身份,除了是知识分子以外,据说可能还是谷歌第五号员工,也是创始人之一……
 
 父母离婚以后,谷爱凌是和妈妈、姥姥一起长大的。
 
 
 
 妈妈谷燕也是个女强人。
 
 谷燕出生于60年代,曾是北大高材生,22岁赴美留学,从生物学转攻工商行政管理。
 
 有一个说法是1993年,她供职华尔街雷曼兄弟公司,曾成功运作一笔2亿美元贷款,开创了中国金融界在美国华尔街成功进行商业贷款的先例。
 
 等到1997年,谷燕回国创业,成立了最早的风投公司。
 
 只是因为时间太过久远,好多说法都不能逐一确认。
 
 
 
 但可以确定的是,谷爱凌家里是不差钱的。
 
 都知道滑雪危险系数高,谷爱凌从小学到大,投资成本不会少。
 
 这些天,谷爱凌引起关注后,网友们算了一笔账:
 
 投资一个谷爱凌要花多少钱?
 
 
 
 她自小上的都是私立学校,一年仅学费就要4w美元,还不算各种杂费。
 
 她音乐体育全能,芭蕾、舞蹈、钢琴、声乐样样都学,射箭、攀岩、越野跑也没耽误,每一样学费都不菲。
 
 再说到滑雪,专业滑雪教练一次课时费最少150刀,一个雪季下来起码也上万刀了。
 
 十几年加起来,少说也有几千万。
 
 
 
 从这方面来说,谷燕确实是厉害。
 
 毕竟不是谁,都能承受如此昂贵的费用。
 
 
 
 2
 都知道“竞技体育”竞争大,特别是“滑雪”这种危险系数高的运动。
 
 很多人不是拼出来的,就是被逼出来的。
 
 所以有的人成名以后,和教练、父母关系还不太好。
 
 
 
 都不用说体育圈,单看文艺圈的郎朗,就是著名的“钢琴王子”。
 
 只是他走上钢琴之路,完全是被父亲逼出来的。
 
 一定程度上,是“虎爸”郎国任,成就了郎朗。
 
 以至于成名初期,郎朗和父亲的关系还不是太好。
 
 
 
 然而这种情况,却没有出现在谷爱凌身上。
 
 其实最早的时候,是妈妈谷燕带她走上滑雪之路的,结果两个人一路走下来,十分和谐。
 
 说起来他们一家人,也是真的和“滑雪”有缘。
 
 谷燕曾是北大的速滑队队员,外兼滑雪教练。
 
 
 
 据说谷爱凌3个月大时,就被带着去滑雪场。
 
 等到谷爱凌3岁,谷燕就开始带着她去滑雪。
 
 谷爱凌以为妈妈是要培养她对滑雪的热爱,但妈妈却很酷地说:
 
 只是因为我自己喜欢滑雪而已。
 
 
 
 或许优越的家庭条件,再加上足够高的文化水平,让谷燕看得要比普通人远一些。
 
 她一直没有给谷爱凌设太多的目标。
 
 反而是谷爱凌自己有“想法”,像是因为父母都是名校毕业,她就一定要考一个好大学,结果妈妈告诉她:
 
 你不必需要上斯坦福,你上什么学校只要你自己特别喜欢就行。
 
 但是更重要的是,一辈子都不放弃学习。
 
 
 
 可以说谷燕对女儿的要求,一直比较“宽泛”,是真的应了那句:
 
 让女儿过自己想过的人生。
 
 
 
 不过话是这样说的,作为一名“女强人”,谷燕肯定也少不了“鸡娃”。
 
 最经典的就是采访中,谷爱凌表示自己学数学。
 
 
 
 相信在成长过程中,类似的事还有不少。
 
 否则也不会有如今,多才多艺的谷爱凌。
 
 但看得出来相比于其它的“虎妈”,谷燕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毕竟谷爱凌的豁达、乐观、自信,更像是从小言传身教出来的。
 
 
 
 3
 谷爱凌成名以后,曾经在采访中提到妈妈,这样说到:
 
 妈妈是我的滑雪启蒙老师,很小的时候,她带我去滑雪场,给我买了人生第一双滑雪鞋。
 
 在充分尊重我意愿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我,激发出我内心的热爱和动力,让我勇敢地坚持下来。
 
 我觉得妈妈就是我滑雪背后的“智慧大脑”,从学习方式到动作、感觉,从比赛心态到竞技技巧,她都会帮我进行科学分析,让我思考地更深入,我才能不断取得突破性的成绩。
 
 
 
 可以说妈妈对她的“滑雪生涯”,有着不小的影响。
 
 然而一开始,妈妈谷燕只是抱着玩的态度,教她滑雪。
 
 直到后来发现,谷爱凌是真的热爱滑雪,这才给她请了专业教练。
 
 
 
 谁知道女儿的“天赋”,超出了她的想象。
 
 谷爱凌3岁第一次滑雪。4岁时,已经学会猫跳,可以在雪地自由穿梭,翻越小雪坡。
 
 8岁时,能从山顶直接速降滑到山下。
 
 妈妈谷雪有点害怕,就让她进了一个滑雪队,希望她能滑得“慢一点”,更安全一些。
 
 
 
 结果进了滑雪队,谷爱凌更是如鱼得水。
 
 教练教的各种高难度技巧动作,她都能快速学会。
 
 不仅没慢下来,反而更快了。
 
 最后实在没办法,妈妈只能把室外训练改到室内,为的就是少一些“危险”。
 
 只是就算是这样,也没能阻挡谷爱凌的发挥。
 
 
 
 谷爱凌在9岁那年,就成为了美国少儿组滑雪冠军。从13岁起,短短3年时间,获得了50多枚金牌。
 
 加入中国国籍后,她在22天内,代表中国队夺得3个金牌:
 
 2019年8月16日,获得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新西兰公开赛的金牌。
 
 2019年8月28日,夺得澳洲杯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赛冠军。
 
 2019年9月1日,又下一城,获得澳洲杯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赛冠军。
 
 
 
 这样的成绩,注定了她会闪闪发光。
 
 只是闪闪发光的背后,是妈妈谷燕默默地“心疼”。
 
 
 
 4
 虽说一直以来,谷爱凌在采访中,始终是乐观、豁达的形象。
 
 再加上她“混血”外貌下,一口流利的“北京话”,简直是自带喜感。
 
 但其实走到今天,谷爱凌也是一步步熬出来的。
 
 竞技体育的残酷之处也在于此。
 
 
 
 谷爱凌曾在雪场上摔断过锁骨,也曾在比赛前夜发烧到40度,每一口呼吸都会引起肺疼,难受得直掉眼泪。
 
 有一次在滑雪练习中,她甚至摔出脑震荡而失忆,一边哭一边问妈妈:
 
 为什么我们会在中国?
 
 一旁的妈妈满是心疼,不知道该说什么。
 
 
 
 谷爱凌也曾在蹦床训练时,从3米的高处砸到侧边的硬物上,久久无法起身。
 
 甚至因为训练,她的脚骨和手指都骨折过。
 
 而这一切的心酸,她都只能与妈妈分享。
 
 所有的人都知道她是“天才少女”,只有妈妈谷燕知道:
 
 她也不过是一位刚满18岁的小姑娘。
 
 
 
 5
 好像是从谷爱凌正式滑雪以后,妈妈谷燕就一直跟她在身旁,谷爱凌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表示:
 
 我妈妈很厉害,因为她是唯一能在陪练中跟上运动员速度的家长。
 
 一直以来,她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在生活方面,她会帮助我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比如监督我按时睡觉。
 
 
 
 算下来谷燕,也已经跟了谷爱凌数十年了。
 
 这一次的冬奥会,也不例外。谷爱凌今天赛后,还透露:
 
 妈妈前几天被雪板撞伤了腿,现在正在努力康复,已经可以不拄拐杖走很远了。
 
 她的精神令我倍受鼓舞。我今天做出的成绩也算是对她的回应,我们互相激励。
 
 
 
 而未来的路还很长,属于谷爱凌的精彩也还很多。
 
 希望以后的日子里,母女俩能够走的更远。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