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春风拂过
在“三个转变”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
成都中电熊猫扎根双流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
茁壮成长
成都中电熊猫的“新实践、新起点”
新年开启新征程
开年抓生产,赶订单
新春迎金虎,向阳铸辉煌
春节期间
成都中电熊猫工厂的生产并没有停下
产线上,机器设备正常运转
工人们加班加点有序忙碌
……
“2020年以来,我们的工厂就一直保持着满产满销的状态。”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陶家顺介绍,刚刚过去的2021年,成都中电熊猫实现营收105亿元、利润接近9亿元。
京东方牵手中电熊猫
巩固全球显示面板龙头企业地位
2020年末,全球最大的显示面板供应商京东方科技集团完成对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的并购,将双方之前的“产品、市场、内部管理、客户、技术”等方面拉通,无论是对京东方巩固全球显示面板龙头企业地位,还是推动成都中电熊猫创新发展十分利好。
成都中电熊猫产线备受业内关注一大原因在于IGZO面板技术,它是大尺寸OLED必备的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刷新率、高亮度及低能耗的特点。这一关键技术将为京东方在超大尺寸屏幕生产提供有力技术支撑,这也是成都中电熊猫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今年,依托京东方的客户资源、研发资源和产线规划等优势,成都中电熊猫今年将
逐步转型超大尺寸屏幕和针对电竞、办公市场的曲面屏的研发生产。
目前,成都中电熊猫每年都会将
营收的7%作为研发投入,以创造推动产品品质提升,通过技术整合助推龙头企业品牌塑造,支持京东方塑造全球显示面板行业龙头企业品牌,这也是成都中电熊猫践行“三个转变”重要指示精神的新成果、新实践,也是新起点。
深入践行“三个转变”重要指示精神
双流工业经济取得亮眼成绩
“转变”也是成都中电熊猫科技有限公司
所在的西航港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主题
从传统工业园区到高品质产业功能区
如今西航港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也翻开序章
推动传统工业区向现代化高品质产业园区转型升级,过去一年,以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统揽,迎来“三十而立”的西航港经济开发区坚持统筹做好园区空间规划系列顶层设计,同步推动“三大片区”城市更新工作和片区开发工作、做好园区产业培育和转型升级,推动园区发展提质增效,奋力开创园区经济发展新局面。
一路走来,西航港经济开发区已对双流工业经济贡献比重超80%。2021年,双流工业经济取得了亮眼成绩:全区393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788.45亿元、增长40.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3%,双流全国百强区排名提升至29位。
“小巨人”和新经济企业铺垫创新“基石”
创新创造驱动产品质量提升
品质优势又为企业壮大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目前双流国家级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增至9家
按照双流区企业梯度培育计划
将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培育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户以上
在双流
产品制造技术持续更新ing
2021年底,成都中寰流体控制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成都第一家北交所上市企业,逐浪新的资本市场。该企业是第三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是四川省第一批“瞪羚企业”,多年来坚持产品精造理念,以创新驱动发展,实现了流体控制设备的国产化替代,并在不断发展中,推动技术与工艺领先国内,赶超国外。
创新是推动企业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双流作为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的重要承载
坚持从科学优城、科教强基、科创兴业
和科技惠民方面制定重点任务
推动科教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产业发展实效
2021年
双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9家
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314家
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89家,达349家
高新技术企业
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0亿元、同比增长40%
双流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排名提升至31位
在双流
经济形态持续更新ing
在新型显示行业中,MR(混合现实)技术代表着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2019年落户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的成都影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影创设在西部地区的总部企业。近年来,从SHADOW VR、Action One、即墨到鸿鹄,影创通过MR产品新平台,为传统产业装上“智慧”大脑,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双流新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想象空间。
与影创相隔约1公里的剑南大道,是双流“三区三廊三新城”布局中的“科创走廊”具象承载。借助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机遇,依托扎实的产业基础、丰富的科教资源、高效的成果转化平台,越来越多的创新技术和新经济形态将在沿线诞生,助推双流产业加速迈向未来。
双流区新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我区计划推广生物城共建机制
打破行政区划限制
协同天府新区、高新区、武侯区
融入成渝科技创新合作计划
同时争取将剑南大道科创走廊
纳入西部(成都)科学城“大盘子”
一体规划、一体推进
与天府大道形成“科创双走廊”
打造代言成都的科创地标
双流“品牌”:中国航空经济之都
中国航空经济之都是双流向全球发出的“名片”
这张名片的背后
汇聚着双流航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包含着双流产业经济的方方面面
也囊括着扎根双流的无数“中国品牌”
主动担当国家战略使命新实践
让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2021年12月4日上午,载着35个集装柜、约350吨货物的“中老国际班列”从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发车,标志着成都正式打通前往东南亚的新通道, 这是双流抢抓新机遇,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担当时代使命的新实践。
在家门口搭乘国际班列
为双流生产制造企业拓展东南亚市场
开辟了一条“快速通道”
也更高效地让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川开电气便是受益的中国品牌之一
川开电气是深耕着国际市场的双流本土企业,从2015年开始先后在尼泊尔、泰国、印度尼西亚、老挝等国布局投资了多个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我们的设备多是大型电气元件,对运输方式非常讲究。”川开电气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胥德贵介绍,目前川开电气的出口业务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占到60%,中老国际班列能够为这些出口货物提供强有力保障。
首列中老国际班列运输的货物还包括双流综保区内企业生产的五金件、电配箱、真空设备、纺织品、电子配件、防疫物资等,这些货物沿着铁路轨道南下,在东南亚国家中转、分散,每一件产品蕴藏着中国品牌的内涵,而空铁联运也是中国航空经济之都的品牌内涵之一。
强化航空枢纽对周边的吸附效应
提升塑造双流机场品牌形象
坐拥航空枢纽
航空经济是双流鲜明的产业特征
航空运营服务的品牌塑造也是重要内容
去年8月以来
位于成都东站和宽窄巷子的
成都机场城市候机楼相继投运
铁路车站、景区与机场无缝连接
在为旅客出行提供方便的同时
也进一步强化了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对周边的吸附效应
成都机场的品牌形象得以进一步提升塑造
持续塑造产业品牌
为高质量发展汇聚澎湃动能
中国航空经济之都
更深层次的内涵在于产业品牌的塑造
近年来,双流以中国航空经济之都为统揽
坚定发展航空经济
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
以三大产业功能区品牌塑造和产业建圈强链为抓手
为高质量发展汇聚起澎湃动能
在双流主城区西翼,成都芯谷核心区在几年时间内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栋栋商务办公楼宇拔地而起,一批批“芯”企业相继入驻,完善的居住、教育、医疗等生活配套相继成型,一个新型产业社区已显现雏形。
与此同时,以航空枢纽为核心的双流航空经济区加速升级提质增效,南侧永安镇的天府国际生物城高位起步,形成了中国航空经济之都的“三足鼎立”支撑。
过去一年
双流着力建圈强链
航空经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
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2021年,双流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249.65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1149.63亿元,同比增长63.3%,航空制造与维修实现产值56.55亿元,同比增长31.6%,生物医药实现产值43.47亿元,同比增长4.8%。
牢记所作的“三个转变”重大嘱托
这些年,双流一直在“变”
产业发展越来越强劲
环境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美
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
城市发展格局进一步构建
起航新征程、接续再出发
未来,中国航空经济之都这张名片
会越来越响亮!
2021年底,成都中寰流体控股有公司作为成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