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464|评论: 9

唐朝的邛州人口,旧领县六,户一万五千八百八十六,口七万二千八百五十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16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隋临邛郡之依政县。武德元年,割雅州之依政、临邛、临溪、蒲江、火井五县,置于依政县。三年,又置安仁县。显庆二年,移州治于临邛。天宝元年,改为临邛郡。乾元元年,复为。旧领县六,户一万五千八百八十六,口七万二千八百五十九。天宝领县七,户四万二千一百七,口十九万三百二十七。在京师西南二千五百一十五里,至东都三千三百七十一里。
124

依政秦蒲阳县。汉临邛县。梁置蒲口镇及。后魏改为蒲阳郡,置依政县。隋改为临邛郡,治依政。梁、魏,在今县西南二里,后周移治于今所,后移治于临邛
130

雅州,下都督府。隋临邛郡。武德元年,改为雅州,领严道、名山、卢山、依政、临邛、蒲江、临溪、蒙阳、汉源、火井、长松、灵关、杨启、嘉良、大利、阳山十六县。[size=18.6667px]武德元年,割依政、临邛、蒲江、临溪、火井五县置

汉原、阳山二县置登州。武德二年,置荣经县。武德六年,撤销嘉良、杨启、大利、灵关、蒙阳、长松六县。

武德九年,废登州,还以阳山、汉源来属。

贞观二年,又以阳山、汉源属巂州。贞观八年,又置百丈县。永徽五年,以巂州汉源来属。仪凤四年,置飞越、大渡二县。大足元年,又割汉源、飞越二县置黎州。神龙三年,废黎州,汉源、飞越属雅州。开元三年,又割二县置黎州,又置都督府。天宝元年,改为卢山郡。乾元元年,复为雅州,都督羁縻一十九州也,
旧雅州领县五,户一万三百六十二,口四万一千七百二十三。
天宝,雅州户一万八百九十二,口五万四千四百一十九。

雅州在京师长安西南二千七百二十三里,至东都洛阳三千五百一里。

[size=18.6667px]州。[size=18.6667px]上、隋临邛郡之依政县。武德元年,割雅州之依政、临邛、临溪、蒲江、火井五县,置[size=18.6667px]邛[size=18.6667px]州[size=18.6667px]于依政县。三年,又置安仁县。显庆二年,移州治于临邛。天宝元年,改为临邛郡。乾元元年,复为[size=18.6667px]邛[size=18.6667px]州[size=18.6667px]。

[size=18.6667px]州旧领县六,户一万五千八百八十六,口七万二千八百五十九。

天宝,邛[size=18.6667px]州领县七,户四万二千一百七,口十九万三百二十七。

[size=18.6667px]州在京师西南二千五百一十五里,至东都三千三百七十一里。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2-2-16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屈突通,雍州长安人。父屈突长卿,周邛州刺史。

屈突通性刚毅,志尚忠悫,检身清正,好武略,善骑射。开皇中,为亲卫大都督,文帝遣屈突通往陇西检覆群牧,得隐藏马二万馀匹。


文帝盛怒,将斩太仆卿慕容悉达及诸监官千五百人,通谏曰:「人命至重,死不再生,陛下至仁至圣,子育群下,岂容以畜产之故,而戮千有馀人?愚臣狂狷,辄以死请。」文帝嗔目叱之,通又顿首曰:「臣一身如死,望免千馀人命。」帝寤,曰:「朕之不明,以至于是。感卿此意,良用恻然。今从所请,以旌谏诤。」悉达等竟以减死论。由是渐见委信,擢为右武候车骑将军。奉公正直,虽亲戚犯法,无所纵舍。时通弟盖为
长安令,亦以严整知名。时人为之语曰:「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为人所忌惮如此。及文帝崩,炀帝遣通以诏征汉王谅。先是,文帝与谅有密约曰:「若玺书召汝,于敕字之傍别加一点,又与玉麟符合者,当就徵。」及发书无验,谅觉变,诘通,通占对无所屈,竟得归长安。大业中,累转左骁卫大将军。时秦、陇盗贼蜂起,以通为关内讨捕大使。有安定人刘迦论举兵反,据雕阴郡,僭号建元,署置百官,有众十馀万。稽胡首领刘鹞子聚众与迦论相影响。通发关中兵击之,师临安定,初不与战,军中以通为怯,通乃扬声旋师而潜入上郡。迦论不之觉,遂进兵南寇,去通七十里而舍,分兵掠诸城邑。通候其无备,简精甲夜袭之,贼众大溃,斩迦论并首级万馀,于上郡南山筑为京观,虏男女数万口而还。
 楼主| 发表于 2022-2-16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邛州刺史柳亨,蒲州解人,魏尚书左仆射柳庆之孙也。父柳旦,隋太常少卿、新城县公。

柳亨,隋末历熊耳、王屋二县长,陷于李密。李密败归国,累授驾部郎中。

柳亨容貌魁伟,高祖甚爱重之,特以殿中监窦诞之女妻焉,即帝之外孙也。三迁左卫中郎将,封寿陵县男。未几,柳亨以谴出为邛州刺史。加散骑常侍,被代还,数年不调。

因兄葬,遇太宗游于南山,召见与语,颇哀矜之。数日,北门引见,深加诲奖,拜银青光禄大夫,行光禄少卿。


太宗每诫之曰:「与卿旧亲,情素兼宿,卿为人交游过多,今授此职,宜存简静。」亨性好射猎,有饕湎之名。此后颇自勖励,杜绝宾客,约身节俭,勤于职事。太宗亦以此称之。二十三年,以修太庙功,加金紫光禄大夫。久之,拜
太常卿,从幸万年宫,检校岐州刺史。永徽六年卒,赠礼部尚书、幽州都督,谥曰敬。
 楼主| 发表于 2022-2-16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18        

永泰
元年十月,剑南西川兵马使崔旰杀节度使郭英乂,据成都,自称留后。邛州衙将柏贞节、泸州衙将杨子琳、剑州衙将李昌巙等兴兵讨旰,西蜀大乱。明年二月,命鸿渐以宰相兼充山、剑副元帅、剑南西川节度使,以平蜀乱。鸿渐心无远图,志气怯懦,又酷好浮图道,不喜军戎。既至成都,惧旰雄武,不复问罪,乃以剑南节制表让于旰。时西戎寇边,关中多事,鸿渐孤军陷险,兵威不振,代宗不获已,从之。仍以旰为剑南西川行军司马,柏贞节为邛州刺史,杨子琳为泸州刺史,各罢兵。寻请入觐,仍表崔旰为西川兵马留后。大历二年,诏以旰为
成都尹、
剑南西川节度使,召鸿渐还京。鸿渐仍率旰同入觐,代宗嘉之。后知政事,转门下侍郎,让山南副元帅。三年八月,代王缙为
东都留守,充河南、淮西、山南东道副元帅,平章事如故。以疾上表乞骸骨,从之,竟不之任。
四年十一月卒,赠太尉,谥曰文宪。辍朝
三日,赐物五百疋,粟五百石。
 楼主| 发表于 2022-2-16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叔明,字晋卿,阆州新政人。本姓鲜于氏,代为豪族。兄仲通,天宝末为京兆尹、剑南节度使。兄弟并涉学,轻财好施。叔明初为剑南节度使杨国忠判官。乾元后为司勋员外郎,副汉中王瑀使回纥,回纥接礼稍倨,叔明离位责之曰:「大国通好,贤王奉使,可汗于大唐子婿,岂可恃微功而傲乎!唐法不然。」可汗改容加敬。复命,迁司门郎中。后为京兆少尹,无几,以疾辞,除右庶子,出为邛州刺史。寻拜东川节度遂州刺史,后移镇梓州,检校户部尚书。时东川兵荒之后,凋残颇甚,叔明理之近二十年,招抚氓庶,夷落获安。大历末,有阆州严氏子上疏称:「叔明少孤,养子于外族,遂冒姓焉,请复之」。诏从焉。叔明初不知其从外氏姓,意丑其事,遂抗表乞赐宗姓。代宗以戎镇寄重,许之,仍置严氏子于法。及驾幸奉天,其子升翊从。叔明每私疏诫励,见危临难,当誓以死。升奉父严训,果著勋效,识者嘉之。叔明既朝京师,以本官兼右仆射,乞骸骨,改太子太傅致仕,卒,谥曰襄。叔明总戎年深,积聚财货,子孙骄淫,殁才数年,遗业荡尽。
 楼主| 发表于 2022-2-16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河崔氏在历史上是旺族,崔从的父亲崔异官至渠州刺史,赠太傅。崔从生长在书香门第,受家风影响特别注重气节与操守。唐德宗贞元初年(785年),崔从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山南西道推官。尚未上任母亲却病故,他与哥哥在母亲的坟墓旁建造庐舍,亲手种植松柏,守墓尽孝。

  崔从守孝期满之后,时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韦皋奏请朝廷让崔从掌管西山运粮事务,后又让其代掌邛州(今四川临邛)事务。崔从为官认真负责,在清查邛州狱旧案时,不放过任何有疑点的案件,终使真凶归案,令沉冤得雪。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韦皋去世,节度副使刘辟意图谋反。出兵之前,刘辟试图拉拢一些地方官员与其同谋,这其中就包括崔从。被崔从严辞拒绝后,刘辟恼羞成怒,竟出兵攻打邛州。崔从坚守城池,奋力抵抗。后名将高崇文平定蜀地叛乱,同谋者大多被判死刑,崔从因抵抗叛乱有功被召入朝,任职吏部员外郎。
 楼主| 发表于 2022-2-16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八年正月,韦皋擒吐蕃大首领论莽热来献,赐崇仁里宅以居之。莽热,吐蕃内大相也。先贞元十六年,韦皋累破吐蕃二万馀众于黎州、巂州,吐蕃遂大搜阅,筑垒造舟,潜谋寇边,皋悉挫之。于是吐蕃酋帅兼监统曩贡、腊城等九节度婴婴、笼官马定德与其大将八十七人,举部落来降。定德有计画,婴婴习知兵法及山川地形,吐蕃每用兵,定德常乘驿计议,诸将禀其成算。至是自以边功不立,惧得罪而归心焉。其明年,吐蕃昆明城管磨些蛮千馀户又来降。吐蕃以其众外溃,遂北寇灵、朔,陷麟州。诏韦皋出兵成都西山以纾北边。皋遂命镇静军兵马使陈洎等,统兵万人出三奇路,威戎军使崔尧臣率兵一千出龙溪石门路南,维保二州兵马使仇冕、保霸两州刺史董振等,率兵二千进逼吐蕃维州城中,北路兵马使邢玼并诸州刺史董怀愕等率兵四千进攻栖鸡、老翁等城,都将高倜、王英俊等率兵二千进逼故松州,陇东路兵马使元膺并诸将郝宗等复分兵八千出南道雅、邛、黎、巂等路。




又令邛州镇南军使、御史大夫韦良金发镇兵一千三百续进,


雅州经略使路惟明与三部落主赵日进等率兵三千进攻逋租、偏松等城,黎州经略使王有道率三部落郝金信等二千过大渡河深入吐蕃界,巂州经略使陈孝阳与行营兵马使何大海、韦义等及磨些蛮三部落主苴那时率兵四千进攻昆明、诺济城。自八月至于十二月,累破十六万众,拔其七城、五军镇,受降三千馀户,生擒六千馀人,斩首一万馀级,遂围维州。救军再至,转战千馀里,吐蕃连败,灵、朔之寇引众南下。于是赞普遣莽热以内大相兼东境五道节度兵马使、都统群牧大使率杂虏十万众,来解维州之围。王师万馀众,据险设伏以待之。先以千人挑战,莽热见我师之少也,悉众来追,入于伏中,请将四面疾击,遂擒莽热,虏众大溃。
 楼主| 发表于 2022-2-16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贞元十三年正月,西南蕃大酋长、正议大夫、检校蛮州长史,继袭蛮州刺史,资阳郡开国公、赐紫金鱼袋宋鼎,左右大首领、朝散大夫、

前检校邛州刺史、赐紫金鱼袋谢汕,

"蛮"是我国古代对南方各族的泛称。"三谢"指东、南、西三支,因其首领姓谢而得名。三谢蛮原为一支,是西汉时自四川涪陵南迁至今贵州省境及广西一些地方的,因其居地属牂牁郡,故通称牂牁蛮。他们从事畲田耕作(即焚烧田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耕种),无文字,刻木为契,宴聚则击铜鼓。他们据有万寿、且兰、广谈、毋敛等县地,族大人众,酋长世袭,以后居住的方位约于南朝时期分为东谢蛮、南谢蛮、西谢蛮,至唐朝初期,他们的首领向唐朝贡,才再次正式归入中央王朝统治。据《旧唐书》、《新唐书》等书记载,唐朝"东谢蛮,其地在黔州(今四川彭水)之西数百里,南接守官僚,西连夷子,北至蛮,其酋长谢元深世为酋长"。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农历闰12月丁未,东谢蛮首领谢元深向唐朝贡。唐以其地置应州(今贵州东北的思南、德江一带),以谢元深为刺史,隶属黔州都督府。同一时期,南谢蛮首领谢强也向唐朝贡。唐以谢强为南寿州刺史,隶黔州都督府,次年改任庄州(今贵州贵阳南青岩附近)。西谢蛮在琰州(今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首领叫谢汕,贞观中被任为功州(今贵州修文东北部)刺史。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授谢龙羽(牂柯蛮)为牂治州(今贵州瓮安草塘)刺史、夜郎郡(夜郎县,今贵州正安西北部)公;唐龙朔三年(公元663年)矩州(今贵州贵阳)刺史谢法成招慰比楼等七千户内附;唐开元十年(公元722年)牂牁大首领谢元齐死,诏其孙谢嘉艺袭封,其权后被西赵蛮赵氏夺取。


左右大首领、继袭摄蛮州巴江县令、赐紫金鱼袋宋万传,界首子弟大首领、朝散大夫、牂州录事参军谢文经。黔中经略招讨观察使王础奏:「前件刺史,建中三年一度朝贡,自后更不许随例入朝。今年恳诉称州接牂牁,同被声教,独此排摈,窃自惭耻,谨遣随牂牁等朝贺。伏乞特赐优谕,兼同牂牁刺史授官。其牂牁两州,户口殷盛,人力强大,邻侧诸蕃,悉皆敬惮。请比两州每年一度朝贡,仍依牂牁轮环差定,并以才干位望为众推者充。」敕旨曰:「宋鼎等已改官讫,馀依旧。」
42         宝历三年,大和元年,亦遣使来。三年,杜元颖镇西川,以文儒自高,不练戎事。南蛮乘我无备,大举诸部入寇。牧守屡陈,亦不之信。十一月,蜀川出军与战,不利。陷我邛州,逼成都府,入梓州西郭,驱劫玉帛子女而去。上闻之,大怒,再贬元颖为
循州司马

发表于 2022-2-21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理解:“唐朝的邛州人口”指邛州当时所领各县的城市户籍总人口。以,“唐天宝时,邛[州领县七,户四万二千一百七,口十九万三百二十七”为例,当时的邛州(含依政、临邛、临溪、蒲江、火井、安仁共六县)城市户籍(不包括农业人口的“丁口”)共:四万二千一百七户;人口:十九万三百二十七人。其中作为州郡建制的临邛县城市户籍(含各场镇的非农业户籍)占绝对多数。

发表于 2022-2-21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又
       丁口与户口的区别:
     “丁口”只统计农村户口中符合纳税年龄的成年男丁,不计算六十岁以上老人和妇女以及未成年人,作为按丁计算征收当年农业税的“税银”数额和服役指标的根椐;

     “户口”指城市人口总数。除统计总户数外,还分别统计户主姓名以及所有家庭成员个数,不计算奴仆和僧侣,亦不含商贾等流动人口。故有美誉:“临邛自古称繁庶;天府南来第一州。”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