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199|评论: 1

一流学科的建设就应该做出瘦身方面和调整方面

[复制链接]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2-2-19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过这一轮一流学科的公布,大家都意识到问题,当然所公布的一流学科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川大的临床医学应该入选(临床应该是涵盖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什么学习医生当不了还是什么医学,护理也是要参与病人医治的,检验也是要为人员提供检验报告)。

目前很多人赞成艺体类学校还是单设,就如同有人提出的川大艺术外调,可以把川大川师音乐舞蹈戏剧表演组建四川艺术大学,或者把音乐系合并到四川音乐学院),土木建筑水利电气外调,考虑材料与理化生关系就在川大,电子与计算机关系物理关系也留在川大(因为电子科大不缺电子类学科)。华西不外调也是考虑理化生学科关系,华西协和大学时也是综合类大学,建国后有的学科才外调川大。对于发展好的川大也不愿意调出,水利是考虑与土木建筑关系外调。也考虑西南财大开设专业与川大重合,而且可以开创多学科培养
数学、经济学类(都是一流学科组合)
经济学、计算机类(目前非常热门的互联网金融)
经济、法律类经济、工商管理类

外调的土木建筑水利电气与电子科大和西南交大组建成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大和西南交大自身在开设很多学科,而且一流学科少也不利于发展,也鉴于自身文科弱调整到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没必要都是综合类大学,也不是只有一科的大学也有很多专业的。

这样四川有着一所重点综合类大学,重点农科,重点工科还有艺术类大学,四川社科院在社科领域发展也是不错。大学没有怎样减少,通过瘦身发现了自己,还可以校校合作,比如四川艺术大学中文类教育外国语教育就可以由川大和川师,社科院提供。

包括其他,比如这些年发展劲头不错的成都大学可以合并成都师范大学,同时医药外调与成都医学院组建成都医科大学,两所大学治疗可以搞合作教育。对于成都医科大学搬迁到成都市区,新都校区交给西南石油大学作为办学校区。


临床医学的学习少不了化学生物方面,当年的湘雅医学院和同济医学院在参与高校合并当中很多教育专家医学专家是促进湘雅与湖南大学合并(湖南大学化学为一流学科),同济与武大合并(武汉大学化学生物全国知名)。如果现在还要谈独立华西就不对,医科协和也是在多学科上与清华有合作。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2-3-1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专门性法院的设置浅谈中国高校的迫切调整

第一,我本人不建议有着金融法院设置,如果是银行借款房贷那也可以放在金融上面。可是不论是不是设置金融法院,懂经济懂法律是必须的。

第二,从现实中来看,大量存在法学和经济学独立招生情况,即便有综合招生就存在经济学弱势,比如西南政法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强,可是经济学弱。尤其是更高端的我们希望懂法律懂经济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除了目前北大清华人大中国社科院等少数院校其余就存在学科跛脚方面(中南财经政法法学一流上面还存在问题),比如复旦大学就缺乏法学,华政又缺乏经济学。就即便清华北大人大招生时还是分开招生,校内又在提综合培养。

鉴于这些情况,中国高校就应该有所调整,此次调整不同于52年天南海北调整也不同于2000年全部融入,每个地方有所不同,所以调整不同,调整出去的院系必须参与有关组建如果确实发展不好直接关闭:
1.川大机械水利土木建筑电气是参与成都科学技术大学组建,艺术系参与四川艺术大学组建

2.有的是调入,比如华政调入复旦建设复旦大学;有的有调入调出,比如川大艺术系和五大工科调出,西南财经并入;有的就是整体,比如中山和华南理工。每个地方不一样,每所高校不一样,所以调整不一样。但是必须在一个地级市内进行,直辖市在直辖市内进行,层次相当,985不是合并211也是行业名校,而不是一所专科院校。

3.如果是外调院系,必须参与有关组建或者合并,比如提出的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合并,两所医学院都外调与南京医科大学合并。

如果复旦能够合并华政,未来招生上面有着
经济类、法律类、英语
经济类、工商管理类
都明确告知大家是哪些专业而不是文科类专业笼统招生,都是五年制综合培养,存在三学科的搭载不得再两两搭配,比如法律与经济类就不可以,其中某个专业当然可以再与其他专业搭配,比如经济学和工商管理搭配,法律类还可以与政治学搭配,当下中国高考高中改革,居然文科生不选择政治理科生不选择物理,这是什么改革
文科生政治有着很多搭配:
政治、历史
政治、公共管理
政治、法律

理科生的物理
物理、机械
物理、能源动力类
物理、核工程类
物理、化学类


归根汇总就是一句:当下必须调整有关院校,进行综合培养,尤其在重点高校上,比如在北京
中国社科院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青政大学=中国社会科学大学

也包括中国高考改革,一套试卷,目前分省录取,但是试卷统一跨地阅卷,阅福建试卷的老师来自山东、陕西、上海、四川等地,福建老师外调阅卷回避上述省份。一直提大综合,就是没有动静,比如地球物理学专业需要地理学和物理学知识,高考就需要检测,地理学搭载也有很多
地理、地质
地理、天文
地理、大气
地理、地球物理学
地理、历史
尤其是经过了这次新冠,我们已经认识到学科建设方面,承认在高中学科有偏重
语数外150分
文科政史地100分+理化生50分
理科理化生100分+政史地50分
就包括小升初考试
语文、数学100分
英语、科学50分

高考不考政治,甚至现在文科生都不选择了,但是理工科考研时要考这是什么逻辑?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