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785|评论: 0

[原创] 新学期第三问(又呈总主编)——八下“写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7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学期第三问(又呈总主编)——八下“写作”

教材
    2021学年八年级下册“写作”,129页:

    小组先进行讨论,确定故事的话题、人物等。如“有人摔倒了”“那一天,我遇到了他(她)”“一个外星人站在我的面前”等。
浅析
    “他(她)”之说似不妥。

    一、我的看法。
    愚以为:教材之句“我遇到了TA”之“TA”,是男是女不确定,两可,其指称可以且应该用“他”而非“他(她)”。
此说有书为证。

    【他】人称代词。称自己和对方以外的某个人。注意:“五四”以前“他”兼称男性、女性以及一切事物。现代书面语里,“他”一般只用来称男性。但是在性别不明或没有区分的必要时,“他”只是泛指,不分男性和女性,如:从笔迹上看不出他是男的还是女的|一个人要是离开了集体,他就将一事无成。(《现代汉语词典》)

    辞书例句与教材之句,均为“现代书面语”。
    辞书例句一“看不出”“是男的还是女的”之“TA”与例句二“一个人”之“TA”,可能是男,也可能是女,均以“他”称代。
    范例不《现代汉语词典》而足。《汉语大词典》、《辞海》、《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新华词典》和《汉语大字典》、《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规范字典》,这些辞书对“他”的释义与《现代汉语词典》大同,并均相左于教材之说。

    二、试归谬。
    归谬一:
    若认为教材句中“我遇到了TA”之“TA”说成“他(她)”是对的,则必须且应该使教材上下统一口径。如须改动同册此句——原句见本册“名著导读”,134页: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因为“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之“他”和“他能够说”之“他”,均可能是男的,也可能是女的,于是按129页句子之述改为:

    ……,他她)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他她)能够说:……

    归谬二:
    如果不把134页此句两处的“他”都改作“他(她)”,那么整个句子就只能是对男性而言——这激励了且还激励着亿万人的座右铭就完完全全没有女的份了——说得过去吗?

    三、返回教材。
    教材句子所述“我遇到了TA”之“TA”,同样可能是男,也可能是女,同样均可以且应该用“他”泛指。这是常识。但如此浅显也会出错,很是颠覆认知。更为颠覆认知的是,笔者分别于2018、2019、2020学年年复一年对此提出质疑,但仍不订正——难道“他(她)”之说没错?
    坚守若此,便对么?
    本文呈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总主编温儒敏教授。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