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成都房产圈一直在传成都第一轮土拍相关信息的公布。本次土拍共50宗地,总出让面积近3124亩。本次主城区的清水限价,最低是高新西区清水限价13700元/平方米起,而五城区最低清水限价是金牛区17900元/平方米。而最激动人心的还得看这两地:三圣乡地块的限更是达到了32000元,天府新区也有28000元清水限价的宗地。
消息一出,全城的楼市感觉自己又可以了。地价破3万如此轻松,那么房价......
于是趁着三月初春的暖阳,5+2区域一众年前卖都卖不动的顺销盘开始摆起了高姿态,用不要就错过的口吻告诫每一个看房者。
本次的土拍虽然释放了一定的涨价空间,给参与拍地的房企一些信心,但这并不是当前鼓吹楼市迎来新爆发的噱头,建树在直播上偶然见到有房产博主在给粉丝讲解地块,边讲解边告知购买理由:新房限价都那么高了,
旁边的地块能不涨吗?
如果这种选房逻辑放在前几年还算正常,放在如今那真的就叫坑人。去年三次集中土拍的结果,除了第一次情况不错外,第二次、第三次都出现了流拍情况,甚至涉及5+2区域的部分板块,这其中虽然与去年下半年贷款收紧的原因有关,也受到竞自持、竞配建的影响,但不可否认,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价格太高。要知道:土地财政依赖的硬逻辑如果光让市场买单,非核心地段只能抱歉说做不到。
当前限制高价新房(改善)购买需求的是新房与二手房得到彻底割裂,不仅仅是二手房流动性的限制,更是二手房与新房价格的极端分化,缺少了置换能力购房者,再加上资格限制,又怎能提供源源不断的高价新盘购房需求呢?
虽然清水限价已经达到3.2万,但并不意味成都房价进入3万时代,如果没有政策转向:如资格放宽、限购限售松绑的发生,高价土地就一定会出现流拍的情况,即使拍卖成功,销售困难也一定是常态。
要知道,在需求疲软的情况下,怎么可能靠新房高于二手房,有剪刀差的逻辑就轻易带动周围二手房上涨,这实难做到。不过其中有一个可能性,就是价值高度认同核心地段,但这些地段一是数量稀少,二是一出来就被哄抢,并不具备代表性。
因此,各位购房者请务必理智,不要被市场情绪带动,今时不同往日,房住不炒依然是大基调,谁也不要妄想逃脱政策管控的大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