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066|评论: 15

[转帖] 风声|多地禁用“超龄”农民工:与其关上一扇门,不如多给一条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24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禁止年满60岁的男劳动者和年满50岁的女劳动者在建筑工地工作

禁止年满60岁的男劳动者和年满50岁的女劳动者在重庆当棒棒儿

禁止年满60岁的男劳动者和年满50岁的女劳动者在家何不吃肉糜

禁止年满60岁的男劳动者和年满50岁的女劳动者在社保局不领钱

………………




.

发表于 2022-3-24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人了,哪个不想含饴弄孙,哪个不想儿孙绕膝 ……

事实上是建筑业老板包工头给老人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机会 —— 感谢剥削 !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2-3-24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粉红说这些都是在造谣。

发表于 2022-3-24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R-C_看图王.png
      肩上扛着家庭,嘴上叼着自己,手上牵着未来的冉光辉也退出“ 棒棒 ”了


       冉光辉 试着送外卖,做了两单,不干了,现在仍旧在大正商场里当自己的“ 棒棒 ”。靠着这个,冉光辉 养活了家人,甚至在重庆市中心买下一套房。


       山城重庆沿山而建,四面八方都是山。这样的地形下,扛着一支竹棒两根绳索,在街头接活儿谋生的人,成为都市搬运的重要力量,他们被叫做“ 棒棒 ”。


    数据统计,随着城市化进程,“ 棒棒 ”的人数在 20年 的时间里,一直在逐年下降。


    在媒体表述中,冉光辉是被视作重庆“ 棒棒 ”精神符号的男人。2010年,这个一手扛着货,一手牵儿子的山城“ 棒棒 ”,被摄影师 许康平 拍下,随后在网络上传播,一时轰动,有人说他“ 肩上扛着家庭,手里牵着未来 ”。


    目睹着行业的消亡,冉光辉 也开始尝试转型。偶尔,他会打开大号直播打光灯,对着手机前置摄像头推销奉节脐橙,身后的墙上贴着许多脐橙的包装箱纸壳。拍视频、做直播,他一半为了自己开心,另一半,或者是为了试水电商。


    可这些都不耽误他每天去 大正商场“ 上班 ”。嘴里叼着11块钱一包的云烟,肩上扛着一两百斤的货物,他穿梭在密密麻麻的店铺之间,上楼梯跑得比别人下楼梯还利索。


    扛着家庭的冉光辉,今年 52岁 了。当年的小儿子正读初三面临中考,商场里的老兄弟还在干的只剩十几个。他有危机感,这危机感来自岁月累积,来自一整个“ 棒棒 ”时代如嘉陵江水一般地轰隆远去。


    当了一天外卖“ 步兵 ”


    年关已过,姑娘们的裙角拂过解放碑,这是重庆最舒服的季节。


    冉光辉 还嫌天不够热。他喜欢夏天,哪怕是最闷热时也行,扛箱子的时候不穿上衣,流汗流得痛快,还不用反反复复穿衣脱衣。“ 干活不撇脱。”


    2月26日,他单穿一件加了薄绒的圆领长袖衫,匆匆忙忙往大正商场赶。这是重庆最繁华的地段,他顺着新华路一直往下走,大约10分钟以后就能到达目的地。


    “ 有人说我送外卖去了,其实就去了一天。” 冉光辉 说,2021年年底,随着“ 双十二 ”落幕,“ 棒棒 ”生意开始进入淡季,在别人的建议下,他尝试去送外卖。本来想着这活儿不会比当“ 棒棒 ”更辛苦,但是真的跑一下,他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儿。


    在地形复杂的重庆,每一个陌生订单的具体位置,冉光辉 都要琢磨很久。“ 爬上爬下,有些地方没有电梯,累得很。我又不会骑车,只能做‘ 步兵 ’,送货全靠腿。” 只跑了两单,冉光辉 就放弃了。“ 一单四块五,加起来九块钱,还要被平台扣三块。这个钱不好挣。”


    一个“ 棒棒 ”改送外卖,可能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可这个“ 棒棒 ”是 冉光辉,就引来了很多关注的目光。


    2010年,摄影师 许康平 在重庆拍到 冉光辉 牵着儿子送货的照片。后来经过自媒体二次传播,冉光辉 一手拽着背上几乎和自己等高的货物、一手牵着儿子的形象,一夜间传遍全国。有人说他“ 肩上扛着家庭,手里牵着未来 ”。


    现在,他“ 转型送外卖 ”的消息,再次引来媒体的关注。


    沾灰的棒棒


    早上八九点,大正商场的商家们陆陆续续拉开卷帘门营业。


    冉光辉 把自带饭盒放进运货通道一个不起眼货架的顶端,再往深里走两步,从狭窄的没有什么灯光的角落里拖出自己的平板推车。


   “ 来了?”“ 啊。” 一路上遇到同行或者商场管理人员,冉光辉 会简单寒暄两句,但脚下从不迟缓。走到五楼,他把推车在老位置放好,正式开始一天的工作。


    作为 大正商场 生意最好的“ 棒棒 ”,冉光辉 每天会先和相熟的店面老板打招呼。他的业务集中在四楼和五楼,今天有没有货要发、有多少、什么时候发、发什么快递,冉光辉 上上下下溜一圈,心里就能有点谱,大概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在脑子里徐徐展开,剩下的工作就是按照节奏取货、发货。


    对针织品市场的“ 棒棒 ”来说,一年也要分淡旺季。夏天算淡季,衣服轻薄,箱子数量就减少,重量也轻;到了冬天,一个箱子塞不下多少厚衣服,一张订单得要多发几个箱子,就能多赚一点钱。但这样的箱子沉,冉光辉记得自己背过最重的一单,一箱东西超过了 400斤。


    虽然是这个市场生意最好的“ 棒棒 ”,但这几年越发觉得生意艰难。“ 现在和十几年前没法比。那时候一个铺子一天发七八件甚至十多件货出去,现在,有些铺子两三天发一件。”


    扛活儿的时候,冉光辉 不回答任何问题,穿梭在四通八达的商场通道中,常常一扭头就不见了,只在午餐时间等工作间隙才会放松下来。“ 这个商场里,最开始大几十个‘ 棒棒 ’,现在没剩几个人了。也没有新人入行,我搞不好都是这里 最年轻的。”


    冉光辉 出身农家,家里有薄田几亩,一年四季,隔几个月就要农忙。忙完一阵闲一阵,空下来的时间就出来做“ 棒棒 ”。“ 一是没啥其他本事,二是图个自由。”


    在这一天的工作中,用肩膀背、用推车拉、用电动车运 …… 冉光辉 的扁担放在商场里一个下水管背后,从头到尾都没有派上过用场。


    这是一根俗称“ 硬头黄 ”的楠竹,显然用过很多年,磨得油光滑亮。但现在它蒙着一层薄薄的灰,大部分的时间里站在粗壮的白色塑胶水管背后。这里还塞着几根棒棒,颜色各不相同,粗细差不多,长约一米,看起来都已经很久没人用了。


    扛出一套房


    当棒棒们不再被使用,“ 棒棒 ”们也在逐渐消失。


   “ 棒棒 ”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根据《 重庆市沙坪坝区交通志 》记载,1983年,为搞活经济,重庆开始允许“ 农民进城搞运输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 山城棒棒军 ”由此出现。最盛时,重庆有数十万“ 棒棒 ”在山城上下来回穿梭,但随着城市化进程,“ 棒棒军 ”的人数在20年的时间里,一直在逐年下降。


    学者 秦洁 曾经长期居住在重庆,在对“ 棒棒 ”这个群体进行长期的人类学调查后,她写了《 重庆棒棒:都市感知与相对性 》一书。书中把“ 棒棒 ”定义为“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重庆扛着一根竹棒、靠体力劳动支出、以从事人力搬运为主的零散搬运工。”


    从上世纪 80年代 零零散散做“ 棒棒 ”算起,冉光辉 入行已经二三十年,哪怕从 2009年 正式到重庆长期干活算,他也是从业13年的“ 老人 ”。


    冉光辉 十多岁时,家里亲戚就带着他“ 上重庆 ”,一根扁担两根绳,朝天门码头到处可以“ 捡钱 ”。他记得当时的行情,从码头挑一担东西上大街,大概两三元。他跑得勤快,什么活儿都抢着接,从不挑三拣四,这也是“ 棒棒 ”们最讲究的行规 —— 不挑轻重,有活就要上,谁要是挑挑拣拣,会被别人看不起。


    靠着踏实肯干,也因为“ 明星光环 ”无形中为他做了背书,经营十几年,冉光辉 现在在 大正商场 有十多个固定客户。


    对“ 棒棒 ”们来说,有没有固定客户很重要。“ 现在市场不行,固定客户数量多就还能撑得起,如果没有他们,全靠零散活儿,好多‘ 棒棒 ’一天都搬不到几箱货。” 冉光辉 多的时候一天要发 30多箱 货出去,少的时候也有 十几箱。箱子从各个不同的店里搬出来,集中在一个地方,然后再用小推车一次性推下去。垒多宽、多高,能不能刚好塞进货梯,他“ 眼睛就是尺 ”,一打眼心里就有数。


    就这么五块、十块地挣,冉光辉 硬生生在重庆解放碑挣出一套房子。“ 60平方米,不大,买得早也不算贵,2016年的时候 7000多一平方米,40多万元。” 40万,以扛一包200斤左右的货收入10元来计算,他扛了4万包货。买房以后,冉光辉感觉终于给妻儿“ 一个家 ”。他话说得谦虚,脸上的神情是毫不掩饰也无需掩饰的自豪,“ 买房子之前我和老婆带着小儿子租房住,20平方米,住都住不下。”


    下午6点,冉光辉 收工回家,家里妻子已经开始炒菜。墙上挂着几张照片,十年前和十年后的 冉光辉 看起来没有太大差别,只是当年牵着的儿子,现在已经超过父亲的肩膀高。


    冉光辉 对自己的成就很有自豪感,但对这个身份并不太认同。他始终觉得,做“ 棒棒 ”是卖力气、上不得台面的工作。但他不知道的是,“ 棒棒 ”早已经成了重庆这个城市的一张名片,体现的是当地人的吃苦耐劳、勤劳自立,2009年,在中国重庆城市形象代言人评选活动中,市民票选结果显示重庆“ 棒棒 ”群体入围前50强。


    午夜“ 棒棒军 ”


    作为行业明星,冉光辉 觉得这份工作不会再有年轻人加入。“现在的娃儿都读过书,能找到体面工作谁愿意来吃这个苦?”


    但其实也有新人加入,比如23岁的 付家林。“ 进厂打工不好,要求太多。每当辞职总会损失工资 ”,当“ 棒棒 ”是做完一单立刻收一单的钱,这让 付家林 觉得安心。


     2月26日晚上,付家林 干了自己入行一年多以来最累的一单。


    “ 今晚上这单十个人够了,你安排一下。” 收到朋友 邓常飙 的短信后,付家林 叫上了经验丰富的 老尹 和 黄世斌 等人,到了午夜时分,一行人到了地铁站内,看到要搬运的货物时,邓常飙 的脸色已经不太好。“ 客户只说了不会超过500公斤,我本来以为是自动售货机,结果是个安检仪。”


    根据机器上的铭牌,这块铁疙瘩重量达到了 700公斤。10个人 能不能搞得定,大家心里都没底。“两边都伸出来一截,不好承力;棒棒也带得不对,太短了,要两根三米的才好弄。”老尹 做“ 棒棒 ”多年,有技术能扛重,在这群人里很受尊重。他绕着机器走了两圈,觉得头疼。“ 来吧,动手。” 老尹 一声招呼,人群呼啦啦围上去。


    四条一米多长的棒棒,四个角上各用一条,一条架在两个人肩上。年轻小伙子顶不住重量只能在后面使劲,老尹 和 黄世斌 拼着老骨头,在最前方开路。“ 预备,起!” 两人的额角暴起青筋,后方的 付家林 往前顶的手臂上血脉贲张。邓常飙 也在队伍里,他身形瘦弱,使不上太大力气,但也尽力往上顶。


    一、二、三、四,老尹 吭哧吭哧往前走了四级台阶,“ 不得行不得行!放下来!”


    有人开始抱怨,觉得光是这一台机器今晚都搬不上去:仅这一个地铁口,就有三个坡道,加起来将近200级台阶。


    大拇指粗的绳子被松开,重新调整打结;年轻人们肩膀稚嫩,安排到不那么吃力的地方 …… 休息了15分钟,十名“ 棒棒 ”再次上阵。


   “ 嘿咗!”“ 嘿咗!”“ 嘿咗!”“ 嘿咗!”上一步台阶,呼一声号子,男人们所有的力气踩在脚下、扛在肩上,不锈钢的棒棒被压出明显的弧度。还差最后一坡,就能抬上地面,老尹 仍能坚持,另一名领头人已力不从心,付家林 被顶上去,他第一次感受到前排的压力。


    16级台阶,走到第12级时,众人的号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变成了“  雄起!” 棒棒将 付家林 压弯了腰,从肩膀滑到了脖子。他用尽力气,撑完最后4级。


    “ 棒棒已经消失 ”


    聚集在一起的午夜“ 棒棒军 ”,在黎明前的晨光里散去。他们几乎每个人都有几种身份:在工地打工的、还在校读书的、做平面设计的自由职业者 …… “ 棒棒 ”的工作不足以养活他们以及家人,在他们的选择中,“ 棒棒 ”大多是用时间和力气,弥补一部分收入差距的次要选择。


    这个“ 次要选择 ”,自己能做多久?付家林 没仔细想过这个问题,但作为老前辈,冉光辉 早已嗅到冬天的味道,除了尝试着跑了一天的外卖,他还试过直播卖脐橙,也拍小视频。“ 明星棒棒 ”的光环给他带来流量和关注,他的视频账号粉丝超过10万。


    “ 有公司找过我,说要签约合作,没得意思。”他看过一些合同,觉得当主播和进厂似乎没有太大不同,钱不能现结、直播时间有规定,连收入都是三七分账,自己只拿三成。“ 你看我现在,老家有个啥子事,早上坐个车回去,晚上就回来,要跟哪个打招呼吗?撇脱得很。” 钱要手手清、时间要自由,十几年前选择“ 棒棒 ”的理由,现在依然适用。


    冉光辉 知道自己在逐渐老去,虽然豪情壮志“ 还要再干十年 ”,但他的腰椎已经出过问题,手指也明显变形,他担心自己随时有倒下的一天。


    在 冉光辉 尝试转型的同时,许多“ 棒棒 ”也在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转行送外卖的、上工地的、进厂的、去开滴滴货运的,都有。”


    10多年前 给 冉光辉 拍下照片的 许康平,始终关注着这个群体,在他看来,“‘ 棒棒 ’已经消失了。”许康平 说,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几名学生近年来做过一次重庆“ 棒棒 ”生存现状调查,最后的结论是目前“ 数量已不足2000人,且以老年人居多。”


    随着城市建设,朝天门码头在过去数年里的改造,让阶梯已经大幅减少。从大正商场往朝天门物流站这一条路被修成坡道,没有电动车的人,拉着推车也能走,虽然费点力,但总比肩挑手扛轻松不少。运输工具的变化,让“ 棒棒 ”们成为更广泛意义上的搬运工。他们用肩膀扛活,攒够一车就用推车送到楼下,再辗转换成带了电机的大推车,人坐在前面,车把手一扭,毫不费力。


    还有一些变化超出 许康平 的预料,譬如电商和物流的发展挤压着“ 棒棒 ”的生存空间。除此之外,诸如快递、闪送等,也在顶替一部分“ 棒棒 ”的工作,货运平台的诞生也让一些年轻且更能自我学习的“ 棒棒 ”转向做货运司机等工作。


    “ 或者可以说,‘ 棒棒 ’已经消失了。对于曾经数十万人的这个群体而言,个体的存余不影响‘ 消失 ’这个判断。消失不是等于零,而是约等于零。”许康平 有些惆怅,他想,新出生的孩子们,恐怕不会再有“ 棒棒 ”这个概念了。


9a504fc2d5628535f9eef033d1a865cca7ef6362_看图王_看图王.png




.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2-3-24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让别人超龄干活,安排别人退休啊!最起码生活有保障啊!60岁男性能退休吗?55岁女性能退休吗?简直就是和延迟退休敌对政策!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2-3-24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禁止别人工作是个错误!超过60岁的男人国家是不是应给他们轻松的工作呢?在家闲的没事干,社会更乱
发表于 2022-3-24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方面逼迫五六十岁的劳动者离开岗位,另一方面又逼迫这个岁数的劳动者延迟到六十五退休…………。你们的嘴都是竖着长的,横竖都是你们的理!
dxp

发表于 2022-3-25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官切忌一刀切,否则伤民很深,缺德大了。不但没做好事,尽是害人!
发表于 2022-3-25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阶层已经固化,底层难以混进中高层,棒棒的后代依旧是棒棒的可能性极大

发表于 2022-3-25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身体健康,技能较好的人应该继续干下去。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