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0510|评论: 1

高义奎:火井川剧团史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26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火井川剧团史话
高义奎

川剧属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是我国戏曲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叫“川戏”。旧时,火井境内各庙宇共有戏台七八座。单是火井高场就有金台山、城隍庙、江西馆三座戏台。但凡庙会课期、逢年过节,间或有外地戏班来火井高场唱戏,一唱就是十天半月,非常热闹,据说著名川剧演员固驿康芷林、油榨薛绍林夫妇等也曾随戏班来火井唱过戏。火井是邛崃西路第一重镇,自古就是邛崃山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周建镇,隋朝建县,历史悠久,人文底蕴丰厚,川剧就曾是其中一个亮点。
一、“纯如堂”与“纯如剧部”
火井老百姓历来非常喜爱川剧。早在清末民初,火井高场就有民间组织的“板凳戏”,也就是会唱川剧的爱好者聚在一起,抬根板凳一坐,随着铿锵悦耳的川剧锣鼓阵阵响起,演员不化装,坐在板凳上,字正腔圆地唱起川剧来,因此,当地俗称“板凳戏”。唱板凳戏的人,大多于晚上或逢场天,在茶馆里坐唱川剧,或是应有钱人家祝寿、婚庆等邀请,到场唱川剧助兴。后来,人们把这种文娱活动称为“打玩友”,把这种松散的民间娱乐组织,称为川剧“玩友”。当时,在火井享誉一方的川剧玩友名“纯如堂”。
川剧玩友纯如堂成立于民国初期。后于民国二十二(1933)年前后,在火井头面人物陈芷渊(其人就是川剧爱好者)的授意下,由曹科斗出面组织,在纯如堂的基础上,创办了火井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川剧团,取名“纯如剧部”,由曹科斗任管事,并购置了戏服、锣鼓、道具等。当时著名演员有:何济川,人称“何花脸”;打小鼓的陈明科、钟礼文,人称“打鼓匠”;还有邓朝刚、杨登林、李宗慧等。那时的纯如剧部,人气旺,班底厚,除了在本地演出外,管事曹科斗还带领剧团到邛崃、芦山、名山、蒲江等辖地演出,声名远播。若有外人临时要求参与唱戏,则称之为“票戏”,其人则被称为“票友”。但是没几年,剧团由盛渐衰,每况愈下,渐趋困境,听说到蒲江演出之后,因生活难以维持,便倒闭了。只因代远年湮,人事沧桑,已无从知晓其具体情况。后于民国二十六(1937)年,火井袍哥“八大公口”总舵把子陈芷渊支持陈天赐等人,重新亮出玩友“纯如堂”的老招牌,并承接了原纯如剧部的全套箱底,以“江西馆”(陈、罗、黄、夏等姓的“同乡会馆”)为根据地,以城隍庙部份庙产收入和赌场部份盈利为主要经费支撑,其根基更稳固,场面上更吃得开了。这时的主要演员有:唱“挂须”的余光兴、陈天赐,唱“花脸”的何德堂(老“花脸”何济川之子),反串“小旦”的男青年陈朝德,打大锣的杨朝安,还有胡仕全、寇世华、刘发荣、罗鸿勋等。逢场天,便在茶馆里打玩友。每逢袍哥码头上有外地客人来拜访,就要打玩友以表热情欢迎。纯如堂常唱的川剧有《长生殿》、《王宝钏》、《活捉王魁》、《营门斩子》、《四郎探母》、《单刀赴会》、《南阳关》,等等。
纯如堂活动的地方主要是火井高场的各家茶馆,如中街的“清仁茶社”、“德盛茶馆”等。当时高场有六七家茶馆,为了招揽生意,各茶馆老板都争相邀请纯如堂到自己的茶馆打玩友,并要管招待。纯如堂专门制有一块招牌。那是一块差不多有五尺高,约一尺五宽的白色木牌,正中上部写着“纯如堂”三个金光耀眼的鎏金大字,下面画着十分引人注目的川剧脸谱“红脸关公”头像。凡是要演戏之时,除了提前在街上张贴醒目的海报外,就在演出场所前头摆上“纯如堂”这块金字招牌,很是气派。逢庙会、课期,纯如堂有时也要化装登台演川戏,如在“江西馆”的戏台上就曾演过川剧《活捉王魁》、《南阳关》、《杀惜》等,以满足群众的要求。在那文娱生活匮乏的年代,纯如堂就成了人们享受高雅娱乐的上好地方。
民国三十二(1943)年,火井地区广种鸦片烟,当时盛行“赶烟会”,外地客商云集高场,非常热闹,也是川剧玩友纯如堂的鼎盛时期。这年秋天,芦山县大川乡马德培家给马老太爷做生,聘请火井纯如堂前去参加寿庆。此时,已有一个外地戏班正在大川唱戏,本来大川街上地盘就不大,纯如堂无意间跟那个戏班唱起了对台戏。这天,天高气爽,秋色宜人,那边戏台前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这边马家院锣鼓喧天,宾客齐聚。此时,纯如堂唱的是《王宝钏》,主唱王宝钏的正是反串小旦的青年男子陈朝德。好个陈朝德,只听他唱得字正腔圆,情感真切,时而尖声清脆,时而温柔缠绵,一会儿象温泉漫淌,一会儿如珠落玉盘,抑扬顿挫,节奏明快,动人心弦。这声音随秋风在空中悠扬飘荡,惊动了那边看戏的人们。大家侧耳细听,纷纷循声移步,不知不觉来到马家大院,踮起脚一瞧,尽皆大惊。原来如此动听的小旦之声,竟然出自一位英俊男子之口,真是大开眼界,饱享耳福啊!那边戏台前的人顿时减半,这边马家院内早已人满为患,乐得马德培全家喜上眉梢。从此,火井高场纯如堂的名声更响了。
纯如堂组织松散,要演出时便迅速集中,平时就各自在家,不愁吃饭问题,所以易于存续。纯如堂长期活跃在火井地区,为火井人民带来高雅娱乐,直至1950年解放后才消失。
二、对川剧情有独钟
火井人民喜爱川剧,对川剧情有独钟。如,解放前的1944年农历五月廿八,是高场城隍庙每年的庙会期,邛崃“新又新”川剧团于五月廿就提前来到高场。据说,这是川军十七师师长刘树成的川剧团,团里的演员大都是科班出身,是刘师长在全省聘请川剧名师刘晓羊等当教练,专门创办的“新又新科社”(相当于现在的专业培训班)严格训练出来的,每个演员都演技高超。还有一个最独特之处就是,演员们的名字后面都有一个“新”字(据说这个“新”字是表示辈份的)。如,著名小生谢文新,解放后成了成都锦江川剧团的顶梁柱;著名武生李勇新,后来是乐山川剧团的台柱子;著名小旦姚眉新,后来是邛崃川剧团的骨干;还有陈建新、吴辉新、彭继新、熊再新、庞谐新、谢秀新,等等,后来都是川剧界名流。听火井八十多岁的老年人讲,“新又新”班子到高场时,演员大都西装革履,坐的是“滑竿”(当时最体面的竹制人力交通工具),到了高场“济康”(火井袍歌总舵把子陈芷渊的三间街房)外面落脚,漂亮的滑竿一溜摆了半截街,好大的气派啊!当时,轰动了整个火井及周边地区,人们都说“这个戏班子好提劲啊!”新又新剧团唱的川戏有《火烧红莲寺》、《目连救母》、《四下河南》、《白蛇传》、《长生殿》、《御河桥》等。台子坝人头攒动,万年台上表演精彩,不时传来阵阵欢呼喝彩之声。前来看戏的人络绎不绝,午场、夜场,场场爆满,连演半个多月,意犹未尽。新又新剧团离开火井以后,戏迷们仍然沉浸在兴奋之中,不时还有人吼几句川戏呢!
解放后的1955年,火井举行首届“物资交流会”。那时火井不通公路,邛崃川剧团便用马驮行李、箱笼,步行翻山走马岩顶来高场,在万年台上演出十多天,几乎场场爆满。山区群众热情很高,就站在台子坝看戏,熙熙攘攘,人头攒动,非常热闹。特别是演《白蛇传》时,更是人山人海,拥挤不通。尤其是台上扮演“白蛇”的小旦郭存筠(平乐镇人)光彩照人的手眼身段,和生动传神的精彩表演,引得台下不时欢呼,阵阵喝彩。又如,1957年,火井再次举办“物资交流会”,邛崃川剧团又来高场助兴。戏台就搭在下场的女学堂内,堂子头有看戏的坐凳,是从火井木材公司借来的脱皮杉树条绑的,虽然简单粗糙,总比过去没有坐凳好多了。每天午场、夜场,观众水泄不通。尤其是演整本川戏《四下河南》时,观众踊跃,场场爆满,演员精神饱满,观众兴致愈高,十多天气势不减。剧团依依离去,观众余兴未消。延至六十年代初,南宝山农场成立了川剧团。1964年,该剧团下山到高场演出,剧场设在火井公社大礼堂。唱的川剧有著名小旦沈红琼主演的《白蛇传》,还有著名小生张国华主演的《拉郎配》,等等,亮点频现,精彩纷呈,又让火井戏迷们过了一把戏瘾。
三、辉煌一时的“火井川剧团”
1980年,科学春风吹遍大地,改革开放如火如荼,全国文艺复兴热潮高涨。雅安、大邑、邛崃等地的“火把剧团”(持续时间不长就倒闭的民间剧团)此落彼起,异常热闹。当时还是集体化,火井公社二大队三中队地处高场“河南街”,那时这里只是断断续续有一些民房,还未形成正规的街道。时任中队长的高朝友和会计邓发忠等中队干部开会研究决定,在火井中桥南头靠西的一片空地上,修一座剧场,共有七间砖木结构房屋,其中修有戏台、演员化妆室和后台休息室等,是为“火井中桥剧场”(此剧场以后在处理集体财产时分别卖给了私人),对外出租,收入归中队集体所有。就在剧场刚刚修好的1981年春天,大邑县王泗川剧团来高场演出,再次触发了火井戏迷们的戏瘾,因而场场爆满,票房极好。火井热血青年陈启林、韩仁平等人皆投奔到王泗剧团学艺,一时间传为佳话。火井一批爱好川剧的戏迷和退休干部,也跃跃欲试。延至这年7月初,听说王泗剧团已经倒闭,人员四散。以李贤良、江玉良、余廷伟(原“纯如堂”唱挂须的余光兴之子)等人为首抓住时机,自筹资金,积极兴办“火井川剧团”。首先,余廷伟主动把自家的锣鼓响器拿给剧团使用。接着,听说孔明乡有个火把剧团刚倒闭,有戏装、道具等“箱底”要卖。于是便由余廷伟赶到孔明去联系,方知该箱底已经卖了。正当失望之时,听孔明当地人说,雅安也有一个火把剧团垮了,要转卖箱底,余廷伟急回火井告以实情。李贤良和余廷伟二人立刻赶到雅安与对方商谈,最后以600元成交,当时的600元不是一笔小数,相当于一个小学教师一年多的工资。对方要求付现钱,李贤良二话没说,便把私人做生意的钱掏出来,买回了急需的箱底。事后有人问及此事,李贤良说:“我个人出钱算什么?不要让外人说我们火井人买东西付不起现钱,丢火井人的脸啊!”紧接着,又将王泗剧团的几位师父,如胡志忠(夫妻)、李昌武(夫妻)、孙崇文(夫妻),还有一个打小鼓的黄斑虎,聘请过来当教练。又招收了十多名年青学员,如陈卫萍、高清琼、谢素芬、高兰辉、陈云、杨建英、王芝华、杨明华等,加紧进行培训。另外,还有原王泗剧团的老演员曾素华、陈玉郎、黄老二(名字不详)等也前来入伙。通过紧张训练,终于在这年的7月下旬,在火井中桥剧场正式演出。临开台前,为保证开个好头,一炮打响,吸引观众,李贤良和余廷伟还亲上成都,请川剧名角关天培、巫世荣,并包车送二人到火井参加开台戏的演出,演出非常成功,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当时,火井剧团每天上演午场、夜场,票价每张7角,连续演出近两个月,演员情绪越来越高,戏也演得越来越好。特别是逢场天,附近几个乡镇,如油榨、三和、南宝、高何,甚至水口、夹关、平乐的人们都来高场看戏,票房收入可观,群众非常满意。在此期间,火井川剧团声名远扬,人气颇旺,慕名而来的外地名角参与演出的很多,如安县的肖顺禄、李代秀,成都北门的李花脸(名字不详),雅安的刘打鼓(名字不详),还有邛崃川剧团的名丑角、老演员范吉生,等等。一时间,火井川剧团人才济济,兴旺发达。
火井川剧团的组织机构为,团长:李贤良,副团长:江玉良、付维鼎(兼任出纳),顾问:高廷华(退休干部),会计:谢皇清(退休干部),外交余廷伟等。乐器组有,司鼓:黄斑虎,司锣:付维鼎,司琴:李扯扯(名字不详)。表演组有,须生:胡志忠,武生:陈玉郎,文生:李昌武,小旦:刘碧琼、刘艳华、李昌武之妻(名字不详),丑角:黄世明,等等。另外,曾聘请陈启林作川剧宣传画,如当时陈画的“秋海棠三盗龙角剑”就很引人注目。演员工资一个月发一次,除了胡志忠、李昌武、孙崇文、黄斑虎等几位师父,每月固定工资为70元(当时一个小学教师每月工资才40几元)以外,其余演员基本上是“记件分账”,即每月除了集体伙食和剧务等必要开支外,按劳记件,计算报酬,一般演员每月工资在40元左右。学员只给伙食,没有工资,后来学员评表演优劣发给奖金。
延至1982年夏,剧团开始走入困境。师父胡志忠也因与剧团领导闹矛盾,离开了火井。原崇庆县(今之崇州)王场川剧团的老演员陈玉林,把火井几个优秀学员陈卫萍、高清琼等带到了王场剧团。时隔两个多月,李贤良又亲自到崇庆县王场,对陈卫萍等进行耐心说服,语重心长地对她们说:“火井人要热爱火井,学好本事,要为家乡服务啊!”最后,高清琼、陈卫萍等终于回到火井剧团。火井乡政府非常关心和支持剧团,在此困难之时,乡政府领导动员全乡各个村集体出钱包场,剧团便逐一挨村演出,以解决暂时困难。之后,乡政府又积极帮助剧团进行组织整顿,动员陈天寿(退休教师)参与剧团领导,任剧团团长。乡政府领导又鼓励和支持剧团到外地演出,并提前与沿途有关乡镇领导打招呼,请他们对火井川剧团予以关照,提供方便。于是,陈天寿、李贤良和余廷伟等,便齐心合力,带领剧团踏上艰难的征途,先后到油榨、三和、南宝、马湖、大同、石坡、孔明、临济、道佐、天台等乡演出。每到一处,一般至少都要演出一周,甚至十天,奔波数月,历尽艰辛。如,在石坡乡大礼堂演出时,由于发放奖金,没有发给打鼓匠黄斑虎(因为他是每月固定工资70元),黄便闹情绪,到河边去钓鱼,就是不出场。于是,团里紧急研究对策,一边安派陈天福对黄做工作,劝他不要任性,一边由陈天寿和李贤良火速赶到崇庆县王场去请打鼓匠。黄见情况不妙,只好上场,从此不敢再闹情绪。又如,在孔明乡演出时,一天晚上演《穆桂英打雁》,临场发现扮演小“卒”的王芝华突然不见,四处寻找无人,眼看要立刻上场。正当火烧眉毛之时,只见李贤良急中生智,抓起戏服往身上一穿,扯起一面小“卒”用的彩旗,踏着锣鼓声,急忙跟着其他演员跑上前台,并用旗子遮住自己的脸,生怕漏黄献丑,终于成功救场。还有一次,办理外交的余廷伟,提前到平乐镇联系演出事宜,不管怎么说,平乐电影队的陈队长担心影响自己的生意,就是不同意剧团在平乐演出,最后只好作罢。余廷伟又赶至道佐乡联系演出场地。当时,道佐乡大礼堂的台子还未完工。道佐乡长非常支持,积极组织群众抓紧填方,待剧团赶到时刚好把土方填满。当天晚上,就在泥土上铺起晒簟演出,演员情绪很高,演出圆满成功,深受广大观众欢迎。
但是,拖着几十人的班子,要吃饭、发工资、开奖金,等等,剧团领导深感力不从心,难以为继。为了节省开支,剧团沿途转移大都是租用拖拉机,十分艰苦。如,从道佐出发,途经一陡坡,拖拉机因力量不足而倒退下去,使一人受皮外伤,险些酿成大祸,事后想起,真是令人后怕啊!因此,剧团到夹关乡王店村后便休整几天,又转到天台乡演出。数天后,当时天车坡电站的领导伍长廉(火井人,原任火井公社党委书记)得知剧团要回火井,便主动派了一辆汽车免费送剧团回家。奔波两个多月的火井川剧团,疲惫不堪地回到火井,正好是打谷子的农忙时节。剧团领导随即向火井乡政府汇报在外演出情况,以及账务收支结算。此时人心涣散,演员大都回家了。留下的戏服、道具等,后来也由李贤良自行折价处理,以抵其投入的部份资金。轰轰烈烈一年多的火井川剧团就此宣告歇业。
今天,火井川剧团已谢幕舞台四十年,成为火井一段难忘的历史。而今,电视早已普及,电脑渐进千家,成为火井人民极其方便的文化娱乐载体。但是,一提及火井川剧团,当年亲历的人们便兴致勃发,侃侃而谈,津津乐道,记忆犹新。不时有人还会吼几句川戏:“老国太舍得一只手,老包我舍得一个头……”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6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2-9-5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火井地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贡献都,后人应该记住。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