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创意”凌驾于“人文关怀”之上 近日,膜法世家紧急发布声明称,决定撤掉“海豚皮”仿生面膜的电梯广告。声明中还介绍到,该广告导演为国际动物保护协会的在职志愿者,深谙动物保护相关的知识和要求。其次,广告中的“海豚音”也是通过后期拟音技术合成,只是对应镜头画面进行配音。 翻看过往新闻不难发现,近年来有关电梯广告低俗、扰民、引起不适的报道和讨论屡屡出现。这些报道中的广告大都是将简单粗暴的广告词进行高频循环播放,以达到“强制洗脑”的效果,让许多乘坐电梯的人员被迫接收夸张的“视听冲击”,令其十分反感。 实际上,膜法世家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广告营销上“翻车”。去年,膜法世家的一句“还我清白,女人就要清清白白”在网络上引起众怒。回归到该事件本身,颇受争议的有以下三点:一是膜法世家以“仿生皮”作为产品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误导;二是广告中极度扭曲的声线让人在电梯这种幽闭环境中感到害怕;三是膜法世家在道歉信中并未提及回应的重点,有“二次营销”的嫌疑。 许多网友认为,该广告至少不再是简单的重复洗脑,加入了新的元素,具有“创新性”。而最终广告所产生的效果偏差,正是品牌方片面追求“创意”的结果。在这其中隐含的最大问题,就是品牌放只注重在短短十几秒内吸引到群众的注意力,却忽略了广告词本身的价值输出导向是否符合社会普适的“人文关怀”,以及广告的视听效果是否匹配广告投放的环境特点。 要杜绝这类广告再次出现,需要从两方面努力。一是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广告的审查和审批,对广告的投放效果进行实地考察,并且拓宽公众的反馈渠道;二是品牌方在任何时候都要以是否做到“人文关怀”自检,听取整改意见,脚踏实地做产品,而后才是做广告。 文/吴佳芮(西南科技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