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448|评论: 7

[转帖] 加拿大华人的加拿大群体免疫经历(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3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给大家分享一下跟新冠共存的美好生活。坐标加拿大
我本人因为需要做一个拔指甲小手术,已经在外科医生那里排队排11个月了,等待期间痛苦无比,每天下班都要用刀子划开脚趾两侧的肉引流防止感染。
拿刀割自己十个月,所以每周要给在医院工作的朋友打两三次电话询问医院情况,因此对这10个月来医院运营状况清晰无比。
1.医护人员反复感染,医院严重缺少工作人员。
最严重的时候连急诊都关了。癌症病人排不上手术。耽误四五个月的比比皆是,死掉的不少,还有受不了痛苦自杀的。
2. 医院病床大量被新冠患者占据,ICU病床10个月来满床率在80%-100%。
医院需要单独划分住院区给新冠患者。不得已把门诊手术区域房间分给非传染性重症病人。造成我这种倒霉蛋的小门诊手术11个月才排上。(正常两三周)
3. 奥密克戎的死亡率非常高,共存派的傻X们拿“海外”的数据扯蛋的时候是不会告诉大家以下事实的:医院ICU被新冠患者占满,出了车祸没有ICU用死了不算。
在奥密克戎死亡数据里。有慢性病(比如哮喘)和其他严重疾病的得了新冠死了不算在奥密克戎死亡数据里。
养老院的老人得新冠转阴回养老院一个礼拜窒息死了不算在奥密克戎死亡数据里。
同理所有新冠后遗症死了的只要死的时候不是阳性不算在奥密克戎死亡数据里。
医护人员都感染了家里隔离了,癌症手术排不上疼的在家里自杀,不算在奥密克戎死亡数据里。
总之现在在加拿大,你想要被统计成奥密克戎死亡案例,比国考公务员还难。
这种瞪着眼睛说瞎话,弱智都能看出来有问题的数据,竟然还有人拿来引用?[费解][费解][费解]再强调三遍,医护人员反复感染医院人手不足,即使一个新冠重症都没有,也会死很多人,因为救人的人在家养病呢。
再强调三遍,医护人员反复感染医院人手不足,即使一个新冠重症都没有,也会死很多人,因为救人的人在家养病呢
哦,对了,我们这个省固定人口80万,算上流动人口93万。一共有41家有病床的医院我们很多海外的博主这几年很努力的在跟大家宣传,欧美这边的政府大傻一样,疫情给社会和生活带来伤害巨大。国内的舔洋腚的民主派就别硬拗了。是不是感冒能不能共存,我们这帮子共存受害人士不比你们清楚?
最真实的,但是加拿大这边没人给的数据,实际上不是新冠死亡人数,而是“因新冠而死亡的人数” 所有这些因新冠原因死去的人,连上统计表的机会都没有。PS:之前有傻X说推上没人说自己家里病人要死了如何如何。问题是加拿大美国这边上网说自己要死了有屁用呀? 有钱去私立医院看去,没钱死。
哪那么多废话?去急诊躺地上说自己要死了? 好,没问题!等六个小时收进去给你打一针吗啡请你出去,有本事你再躺十二个小时收进去再来一针。
点评:
这就是美欧抛弃65以上老人的原因。意大利已在欢呼节省12亿欧元了。
但病毒并不识谁是老人,青年,谁是高等富豪谁是底层屌丝,会一视同仁。
希拉里,英女王都中招了。顶多有钱可以救治但后遗症是免不了的。
这场病毒战极残酷,对未来的影响超过俄乌战争对世界的影响。
以现在美日欧的感染看,控制不住疫情,真的会造成全民被感染,而新冠后遗症不小,对全民健康影响大,甚至可能影响一二代人的健康。
人口出问题后又会造成经济结构等深刻变化。
这次,西方搞全体免疫真的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搬石砸到自已,自噬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手机网友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2-4-3 16:05
不抽烟的
不喝酒
自找烦恼

 楼主| 发表于 2022-4-5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4-9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4-14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4-20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5-11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2-5-11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群体免疫,就是掩耳盗铃式的自欺欺人。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