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一例羊性的时候,我就去超市买菜,称重一个多小时,结账1个多小时。早上八点多进店,快中午才到家,早餐都没吃完。
事实证明我买对了,第二天就管控了。虽然可以网上下单叫超市送过来,但很麻烦不是么。
我在深圳,当初我们附近出现一例学生的时候,我还在珠海那边,房东告诉我们几个村围起来了。晚上十一点送东西给我的同学,在另一个村,我吩咐帮我买点蔬菜水果面条。然后我去拿东西的时候,我又去另一个大超市买了一百多元的东西,就是我想吃同学不知道买啥的。
第二天虽然我们村商场开着,结果第三天所有商店全关门,这下外卖进不来,东西没买,靠着自己屯的蔬菜米面熬了一周,然后社区才开始送东西,也不怎么够吃。
我居家办公没啥事有时候也就一天一顿饭,幸好之前我偶尔做饭,家里粘米糯米米粉加起来还有四五斤。
我是前天下午看到三元里大道好多车要飞站,就感觉不妥了,下午去散步慢跑喂完流浪猫,去超市买了5点后的降价肉了。
去年疫情来的时候买了一百斤大米,五十斤土豆一百斤洋葱,洋葱现在还没吃完,米也长虫了。前几天成都又来疫情又准备好下手,好在耐心等了等,吃洋葱吃怕了。
米要买真空包装那种,我们家存了20袋米,吃一年不生虫。
我觉得多屯点没错,特别是大米白面这些能存放很久的粮食,反正都能吃也不浪费,最好再屯点咸菜泡菜榨菜啥的,反正就是那些能放很久的,就算没有疫情也不会浪费。
上海经验教训各地都要引以为戒,现在靠山山倒靠水水干,首先要靠自己。家里大冰箱先买起来,面粉面条多备些,荤的至少备个一个月的量,蔬菜水果一个星期的量要有的。
生活用品也多囤点。如果封控时间长的话,会发觉卷筒纸,餐巾纸,洗洁精之类的物品的消耗量成倍增长,平时的储备量可能不够。
作为封闭中的上海人家属,建议最好买个冰柜,能多买点就买,还有家里有孩子的文具也要买齐,从电池到疏通下水管道,疏通马桶的,还有常用药,就像战来临住防空洞的准备工作。
不要觉得夸张哦,我家就是有个冰柜,所以到今天还能做到心里不慌。每次我所在的城市发现了第一例,我立刻就囤货,后面没事更好,有事也有吃的。
广州对疫情的反应也是很快的,不过天气转暖,注意蔬菜保鲜哦。有条件的可以在家装个冷库或者挖个地窖,平时用不上就闲着,一有疫情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