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成都市高新区向下级提出要求:为了推广反诈APP,要做到户口在高新区的居民全部都要安装反诈APP。高新区层面提出这个要求以后,各街道便摊派到各社区,一些社区还提出了每周安装1500个的硬指标,要求社区人员挨家挨户上门推广,居民不堪其烦!这反映了高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绩观的扭曲。
一、本末倒置。
反诈APP本来是好东西,但从去年开始,不断有公安民警、社区工作人员利用一切机会反复向居民推广,就跟传销一样,这摆明了就是上级给定了工作任务指标。现在更过分,还敲门推广了。反诈APP作为一种防范手段,在性质上顶多是一种“治标”方法,根本之途还是要公安机关强力打击电信诈骗才行。把大量精力用于推广一款手机APP,似乎居民手机上装了这个APP,就没有人再会上当受骗了,也就不会找政府闹腾了,政绩就出来了。高新区这种本末倒置、自欺欺人的做法值得商榷。
二、破坏防疫。
疫情的防控要求大家少聚集,保持社交距离,这就鼓励大家更多地利用网络手段办理日常事务,减少直接接触。高新区反其道而行之,在成都这次尚未清零的情况下要求工作人员加班加点上门推广反诈APP,不符合防疫要求,并且增加了传播风险。特别是基层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志愿者等又是防疫一线人员,感染风险高,挨家挨户敲门推广手机APP,这不是更增加了居民的感染风险吗?
三、新时代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总是相生相伴,高新区的做法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在新时代的体现。手机APP,居民愿意装就装,不愿意装就不装,高新区强行让工作人员来推广,是真心关心群众的财产安全吗?是为了写报告时数据好看吧!“反诈APP安装人数达到……安装率达到……”这种八股文笔者都已经为高新区有关部门想好了。这种形式主义恳请少来一点!另外,疫情防控中,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志愿者这种最基层的工作人员是最辛苦的,老百姓都看在眼里,高新区一些天天坐在办公室的领导干部似乎根本不关心这些基层人员的身心健康,为了装个APP这种破事,大肆折腾基层人员,而且完不成推广任务,年抵扣工作人员绩效。社区基层工作者拿着微薄的收入,你们于心何忍?官僚主义作风何时能改一改呢?
希望高新区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能保持一种正确的政绩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