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上午,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成都市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会上指出在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允许临街店铺有条件开展外摆经营活动。
“对此政策,我有一些小建议”。近日,网民“夜猫LAKI”在麻辣社区发帖,积极为成都临街店铺有序开展外摆经营建言献策。4月15日,城管委回应,将先后出台引导规范户外经营健康有序发展的系列文件,完善管理服务措施,加强日常监管和执法力度。
网民:关于临街店铺外摆经营,我有五点建议
“首先点赞成都政府允许临街店铺外摆经营的决定。”网民“夜猫LAKI”表示,在门店外摆摊,可以减少空气缺乏流通带来的病毒传染风险,也能促进商家生意。但是如何保证不影响他人,这是允许外摆经营面临的最大问题。对此,“夜猫LAKI”提出如下几个小建议:
1、建议限时执行,高峰期时段餐饮可以在店外经营,经营后店家必须要把街面清理干净。
2、摆出来帮助商家是很好的,但是也要考虑附近居民,不要影响居民生活,比如卫生、噪音、油烟等等,相关管理要跟上,谁家店外有大量油污的就取消店外经营。
3、真正需要解决的是流动商贩的生计问题,能否社区专门划分区域给流动商贩经营,也打造特色美食一条街,国外小吃街基本都是流动小商贩。
4、可以开放夜市,但是夜市街的餐饮市场卫生,相关部门市场监督应该还是要的。
5、建议政府发放能切实到消费者手里的消费券来刺激消费。
“夜猫LAKI”感慨,“疫情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了疫情的心态,积极生活比发泄情绪有效。”
帖文下方有不少网民跟帖讨论。有网民认为,“是好政策”“支持楼主建议。”也有网民表示,“占用公共场所摆摊不正确吧,这政策欠考虑。”“办法需要多一些约束,不然住在商铺上的居民会很难受。”
成都市城管委:将完善管理服务措施,加强监管与执法
4月15日,成都市城管委就网民提出的问题及建议在麻辣社区上作出了回应。
回应称,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为出发点,市城管委坚持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服务,先后出台引导规范户外经营健康有序发展的系列文件,完善管理服务措施。
一是
实施八项机制,完善管理服务具体措施。为推动“六保”任务在城市管理领域落实落地,精细化、精准化服务户外经营,出台了“摊点摊区设置引导机制、商贩摊主清洁卫生责任机制、群众投诉现场快速处置机制、商贩摊主容错纠错机制、商贩摊主榜样示范机制、商贩摊区择优拓展机制、摊区安全防护机制、城管巡查服务机制”等八项工作机制,提升城市精细化服务水平,确保占道经营规范有序、市容环境干净整洁、市民生活方便快捷、城市消费更加活跃、市井气息更加浓厚。
二是立足业态实际,
细化“分类分时分段”管理。制定分类分区分时管理办法,引导流动商贩进入市场或者到划定的区域经营,对公园绿地、社区商业综合体、临街店铺、流动商贩的户外经营活动实施精细化、差异化管理。印发《“五允许一坚持”城市户外占道经营负面清单》,明确禁止从事的业态类型和占道范围、时段,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目前,在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允许临街商铺在门前划定区域范围内,划定时间范围内开展出店外摆经营活动。具体区域的划定由属地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
三是
营造消费场景,促进户外经济提质升级。为打造便民、规范、有序、时尚的新型户外消费场景,推动社区消费空间形态和模式创新、服务创新,我委牵头出台《营造公园绿地和社区空间新型消费场景促进户外经济提质升级实施方案》,通过“引导优化场景营造和业态植入、综合提升户外消费场景品质”两项措施着力打造公园生态游憩场景、社区邻里生活场景、特色街区文化场景、智慧城市沉浸场景,服务户外经济发展、消费潜力释放和消费新动能升级。
成都市城管委表示,下一步会积极督促属地城管部门,加强日常监管和执法力度。
原帖:
成都允许临街店铺有条件开展外摆经营,我有一些小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