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066|评论: 10

[第一时间] 不靠谎言支撑,媒体就将无法生存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18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只要人们不说谎,谎言就无法存在。它就像一种传染病,只活在那些愿意说谎的人身上。为了不自找麻烦,我们宁愿对自己撒谎。”
该被谴责的人,不是他们而是我们自己。要么选择真相,要么选择谎言,要么选择精神的独立,要么选择精神的奴役。让该暴露的东西,赤裸裸地暴露在全世界面前。”
“为了得到自己那份吃不饱的口粮,我们无可救药地就把人性抛弃了,把我们所有的原则、我们的灵魂、前人的所有抗争、后人的所有机会都抛弃了,只为了让自己能够可怜地生存下去。”
“我们缺乏忠诚、自豪感和热忱。我们害怕落在人群的后面,走出自己独立的一步。我们害怕一夜之间就失去了面包、失去了暖气、失去了莫斯科的户口。每天的生活都在考验一个人的良知。”
上述文字,摘录自俄罗斯前苏联第一个批评现实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仁尼琴撰写的《活着,并且不撒谎》一文。
如果,我们勇于用索尔仁尼琴的话,去认真地对照时下正在网络上广为传播的有关“俄乌冲突”和“上海抗疫”的若干被戳穿的假新闻(谎言),那么传媒界将情何以堪!
比如:媒体报道,俄罗斯国防部4月15日表示,船体受损的“莫斯科”号巡洋舰是在狂风骇浪中失去稳定而沉没的,但是网络上却又流传出一个视频,表明伤痕累累的“莫斯科”号巡洋舰,是在海面上逐渐倾斜并最终沉入大海的。
jpg
澎湃视频截图
比如:媒体报道俄罗斯国防部发布俄海军司令尼古拉·叶夫梅诺夫检阅“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获救舰员的视频新闻:沉没的“莫斯科”号巡洋舰的全体舰员将继续服役。
jpg
澎湃视频截图
该视频新闻同时指出:“俄国防部没有公布‘莫斯科’号接受检阅舰员的人数,但在14日发布的消息中提及舰上人员全部撤离。海军分析人士据俄国防部公布的视频分析认为,接受检阅的舰员大约有240人,而‘莫斯科’号受损之前大概有510人在舰上。”
510人-240人=270人——既然俄国防部否认“莫斯科”号是被乌军导弹击中沉没的,那么“莫斯科”号原有的510人,怎么在接受检阅舰员人数时会少了270人呢?是“全部撤离”了吗?这岂不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俄国防部,你们难道连谎都扯不圆么?
若问在上海抗疫中,媒体的谎报有多少?已在众目睽睽之下,笔者就不予评说了。
但在4月18日上午9点16分,澎湃新闻-绿政公署转载《学习时报》发表的《国家卫健委主任:尽快遏制疫情扩散,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一文,却是应当高度重视的。
该文中的四个小标题是:一、思想认识上对标对表,强化责任使命担当;二、能力建设上以变应变,全面优化升级防控举措;三、疫情处置再提速再聚焦,刻不容缓推进社会面清零;四、进一步动员起来,落实落细防控工作。
该文还总结式地写道:“疫情尚未远去,大考仍在继续,绝不能有丝毫的放松......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抗击疫情作为检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哪里疫情紧急、问题突出,资源力量就要向哪里集中,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发扬敢打硬仗、连续奋战的优良作风,坚决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坚决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显然,“疫情尚未远去,大考仍在继续”才是该文的关键词。那么,近日有媒体在网络上传播消息,称“上海本月底将实现社会清零”这种话,是否也应视其为谎言呢?
而俄乌冲突的假新闻,又令人记起还有另一位前苏联著名作家说过的这句话:“一种软极权主义正在席卷西方世界,正是我们对苦难和牺牲的恐惧,使它才能得以立足。”
“我们究竟愿意为真理牺牲多少?”人们想到的,只是前苏联的古拉格劳改营、秘密警察和等待分配救济食物的队伍……而更重要是:我们并不真正了解什么是软极权主义!
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8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bbs.mala.cn/thread-16328263-1-1.html

发表于 2022-4-18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360截图20220417185446498.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网友统计的数据,,是铁证。赞您!

发表于 2022-4-18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俄国鬼子的丧钟已敲响,战争狂人普金必将受到历史的审判。英雄的乌克兰军民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了英勇无畏保家卫国的精神风貌。自此后,俄罗斯必将动荡不安,领土分裂。中华民族收复被沙俄非法掠夺的领土机会来了。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2-4-18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看普京如何找个台阶下。上法庭接受战争罪的审判,也说不定。

惊吓.gif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2-4-18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戈培尔效应:谎言重复一百次就会成为真理播报文章

resize,m_lfit,w_200,h_200&autime=1783

阿左说奶粉

发布时间: 2019-01-04 17:35亲子领域爱好者

关注




《战国策-秦策》记载:从前,曾子住在费县,费县有一个与曾子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母说:“曾参杀人。”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不会杀人。”任然织布自如。一会又有一个人跑过来说:“曾参杀人。”他的母亲还是织布自如。很快一个人又来告诉她:“曾参杀人。”曾参的母亲终于害怕了,丢下梭子翻墙逃跑……曾母开始处于拒绝状态,中间逐渐认同,最后被积累的暗示控制而逃。


u=1580246492,4142313780&fm=173&app=49&f=JPEG
戈培尔


戈培尔效应


曾母不相信自己的儿子杀人,但这个谎言无形中却对曾母产生一种暗示——也有可能杀人的可能。于是在这种暗示下曾母开始怀疑自己,随着暗示的不断重复,终于让曾母翻墙逃跑。


u=2866936936,2214259696&fm=173&app=49&f=JPEG
曾参“杀人的故事


重复是一种力量,谎言重复一百次就会成为真理,这就是“戈培尔效应”。可见,心理暗示的积累有移山填海的功效,完全可以改变人的信念,以之为善则为大善,以之为恶则为大恶,全乎我们如何去利用。心理暗示是指人或周围的环境以语言或是非语言的方式,含蓄、间接地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义地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一定的心理或行为反应。


u=3351161768,2492865171&fm=173&app=49&f=JPEG
暗示


心理学案例


在实验者的后背放一块冰,然后不断地告诉他,这是一块火炭。十分钟过去后,冰块融化了,告诉他火炭已经被取走了。这时会发现他后背上放过冰的位置,呈现的是烫伤的痕迹,而不是冻伤。


有人头疼得厉害,就找了两片止疼药,因为没有水就放下药去接水。不料中途被其他的事情打断了,就没有吃药。但是他以为药已经吃了,还对别人说,这药的效果很好,现在头不疼了。然而,当他发现桌上放着还未吃的药时,头又开始隐隐作痛。


u=334724523,2914165529&fm=173&app=49&f=JPEG





发表于 2022-4-18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去看看“今日头条”,最典型的是:在俄乌战争中,基本上就是俄国和普京“形势大好,不是小好,形势越来越好。”所以对自媒体的消息,都要认真鉴别,不要上当受骗。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三人成虎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