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311|评论: 0

南充幼儿教育之孩子6岁前四个关键期家长千万不要错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22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充“北大培文”幼儿园投资4000万元,占地面积7500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3000平方米。配置高品质的园所环境和运动空间,拥有现代化的环境,国际化的教育理念,艺术化的园所氛围。以“尊重自然、精准施教”为办园理念。以“尚自然、慧才智、展个性、育德行”为办园目标,将国际化视野与中国文化相融合,让孩子自由探索这个新奇的世界,感受更广阔的的空间,促进孩子们在愉悦、快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培养国际化、多元化的现代小公民。
绘本馆.jpg




0-6岁是孩子发展的黄金期,也是性格、习惯塑造的关键期。我们常说,教育是有“有效期”的,教育孩子,最好的时间是0-6岁。


孩子0-6岁的时候,尤其是0-3岁,是建立安全感的关键期,高质量的陪伴,能够帮助孩子构建起和父母之间的安全依恋关系。


3-6岁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阶段养成的良好习惯,是孩子一生奋斗向前的内驱力。


无论父母在事业上多么成功,也低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


父母也是有“有效期”的,在孩子6岁前,这四个关键期家长千万不要错过。


自律者出众,懒散者出局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曾说,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在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过得是截然不同的人生。而3-6岁的孩子,是大脑发育、性格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是养成自律习惯非常重要的时期。


然而,没有天生就自律的孩子,自律需要从小培养。


对于孩子而言,养成自律的习惯,要让他明白两点:一是规则意识,二是界限感。


1、规则意识


一个建立了规则的孩子,并不仅仅是“乖”、“听话”和“好调教”。


更重要的是,遵守规则的生活保证孩子在秩序中成长,自发地建立良好秩序。


什么是规则?0-6岁的孩子,要明白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不能有伤害自己、打扰他人、破坏环境的行为,所说、说行、所做符合群体生活共同准则。


建立在规则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爱孩子,就要给孩子立规则,6岁前若不给孩子立规矩,再好的教育都是无用的。


2、界限意识


人与人相处,需要界限感,尤其是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界限感更加重要。


我相信有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有写日记的习惯,那个时间最怕的就是日记被父母偷看。


倘若他们知道自己写日记了,就非得看看你写的是什么,“日记拿来给我看看”、“屁大点孩子,有什么事情不能跟妈妈说?”


有些孩子就不懂得拒绝,长期潜移默化之下,对别人说“不”成为了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


人与人相处,无非就两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这就意味着每个人在与他人相处的时候会存在着一定的界限。


适宜的界限感,会让彼此相处感到舒适,即使久处也不厌。


千万不要小瞧“界限感”的教育,因为它是一个孩子未来是否有“和谐亲密关系”的根源,也是一个孩子敢于说“不”的底气。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0-6岁的孩子,有两个习惯非常重要,那便是自理能力和独立能力。


教育孩子的最高目标,就是要让孩子能够自立,无论在精神上、物质上都毋须依赖父母,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负责。


真正为了孩子好,就应该对孩子负责任,首先要教会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即具备自理能力。


孩子3岁之后,是养成独立生活能力的关键期。家长们该放手时就放手,有些事情孩子完全可以自己做。


生活中常见的生活行为,如穿脱衣服、自己洗漱、独立进餐等,都可以让孩子独立进行。


别看这些看似都是生活中的小事,这也恰恰是父母们最爱插手的地方。


孩子自己的事情,尽量鼓励他自己去做。


比如孩子的小手能够握住的刷子,大小适度的肥皂,大小适合的毛巾、水杯,容易穿脱的衣服等,这些物体构成了一个能够刺激孩子自发活动的环境。


宽松、整洁、干净、简洁的环境气氛,能够增强幼儿的信心和产生生活自理的兴趣。


专注力强的孩子,在学习上更具优势。没有专注力的孩子,学习起来非常困难。专注是一种习惯,是可以从小培养的。


一般来说,孩子的专注时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3-4岁的孩子,对一般感兴趣的事情,专注力可持续10分钟左右。


所以,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安安静静的坐在书桌前看一个小时的绘本,就不太现实,也不符合孩子发展规律。


孩子到了5岁,家长们要多注重孩子专注力的培养,这个年龄段是奠定孩子专注力的黄金时期。


训练孩子的专注力,方法有很多,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家长带着孩子一起玩游戏。


6岁前的孩子都喜欢游戏,孩子能够参与到喜欢的游戏中,自然会用心去感受、去体验。


比如一起玩拼图、玩成语接龙游戏等,当孩子进入到“游戏”当中,就让他尽情地玩够。


孩子的专注力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被保护”出来的。


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


当孩子在家中玩积木或进行其他活动的时候,家长应尽可能站在相对固定的位置注视孩子的活动就好。


不能不停地在孩子身边穿梭,一会儿让他喝水,一会儿让他注意安全,更不能不大声地叫唤他们的名字。


记住一点:静静地待在一旁就行,观察孩子,当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他自然会寻求帮助。


一个安静、简洁、舒适的有准备的环境,能使孩子的专注力得到更好地发展。


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孩子出生后的几年,是性格形成非常关键的时期。对孩子来说,出生后的两三年所经历的事情,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


孩子到了3岁左右,其性格已经有所显露了。因此,孩子出生后的头三年非常重要,这个时期,很多事情的影响都能够改变孩子的性格。


在生命最初的几年里,孩子若受到伤害、暴力以及其他的障碍,他的个性发展就会出现某些偏离。


也就是说,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这些“障碍”阻碍了孩子性格的正常发展。


假如孩子在0-3岁时期形成的缺陷没有得到及时的修正,那么这些缺陷就会保留下来,对其今后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很多家长只重视孩子能力的培养,给孩子报补习班、兴趣培训班,不断提高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孩子情感抚养,孩子性格培养。


久而久之,有的家长就会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刻开始,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了,开始有点变得不听话、叛逆,各种不良行为也逐渐露头。


要知道,孩子的一切行为,其实都是他的情感的一种外在表达方式。


倘若这个时候,父母还不注重孩子性格和情感的培养,一心只注重学习成绩的提升,那么在可预见的将来,你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只会越走越远。


3-6岁情商培养关键期,情商教育中,有一个关键部分就是帮助孩子认识情绪,进而学会表达、管理情绪。


孩子能够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好习惯,不仅利于其心理健康的养成,更能提升其情商。


当孩子学会了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通过合理的方式调节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便成为了一个高情商的人。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教育孩子,一定要趁早。


0-6岁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错过了就很难纠正,孩子越大越难管原因就在于此。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8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