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麻都社区基层治理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色尔古镇紧抓基层党组织这一核心,深刻把握基层法治、德治、自治的关键要素,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理念,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了具有藏区特色的基层治理“色尔古模式”,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自治的新路径,不断提升基层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因势利导,选好群众“领头雁”,推动社区群众走上自治之路。社区将原党支部升格为社区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其中流动党员支部以守法良约为基本遵循,领导邻里互助会、法律服务团,推动法制建设。留守老年党支部以诚信公约为基本遵循,领导乡贤参事会、道德评判团,主导德治建设。产业培育党支部以居民公约为基本遵循,领导群众议事会、便民服务团,开展自治建设。通过1个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领导6个社会组织,构建“三约三会三团”的“一核三治”基层治理体系,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今年选优配齐11名政治素质高、服务协调能力强的党员作为“两委”成员,通过选好“领头雁”,帮助推动工作、提升治理能力。 凝心聚力,健全“三约三会三团”载体,推动社区治理蔚然成风。搭建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引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三约三会三团”工作载体,为村级治理探索有效路径。突出“三约”的实效性。结合社区实际情况与当前重点工作制定守法良约、诚信公约、居民公约,充分发挥村“两委”在自治中移风易俗的正面引导作用,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以合法性、民主性、针对性为原则,教育引导群众守法、守信、遵规。突出“三会”的自治功能。建立邻里互助会、乡贤参事会、群众议事会。在社区作出重大决策时,组织群众议事会成员进行民主协商,充分征询民意诉求,作出决定决策,再由乡贤参事会成员出资出力共同实施,推动群众参与社区事务管理,提高凝聚力和自治能力。今年通过民主协商预计完成老年活动室、堡坎、辅间道等修建。突出“三团”的服务功能。整合青年、卫士、党员、巾帷、镇干部等建立法律服务团、道德评判团、便民服务团。法律服务团以法律服务咨询、矛盾纠纷化解、困难群众维权、法治宣传教育为重点,做好基层法律服务工作,今年法律服务团在社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0余次,提供法律援助1次,切实增强群众维权意识,推进“法治黑水”深入人心。道德评判团围绕“孝善和俭诚”文明新风,经常性开展道德宣传教育和文化活动,促进文明新风尚形成。便民服务团以志愿服务为基础,依托“三五”活动, 为群众免费提供个性化服务,对就业、社保、医保、社会救助等群众关注的重点事项,推广“只跑一次”做法,打通群众最后“一公里”,截止目前便民服务团成员为社区居民开展疏通饮水管网、代买代办、政策咨询等服务36次。 搭台唱戏,织密党群“连心网”,推动社区服务模式创新发展。为撬动更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把服务对象变为服务力量,社区通过积极搭建多种平台、设计多种服务载体,调动一切可用资源,打造群众家门口的“美好生活共同体”,切实让党员群众感受到家门口的“诗和远方”,激发居民参与治理的热情。一是打造联动“朋友圈”。社区党总支与镇党委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工作会议,分别亮出“需求清单”和“资源清单”,协商确定共建项目,明确共建内容、推进措施以及责任人、完成时限等,落实共建共治责任,实现资源共享、服务共办。今年以来,联动开展为民服务、文化娱乐、社区治理等各类共建活动15余次,协同“两联一进”帮联干部解决群众诉求10余件。二是健全“家门口”服务体系。按照“便民、利民、为民”的原则,在社区设立网格便民服务点6个,把党建服务、政务服务、生活服务、文化服务等向社区下沉、向网格延伸;组织党员、网格员、志愿者成立服务队6支,推行“居民点单、网格下单、服务队接单”模式,为居民免费代办医疗保障、社会保障、社会救助、计划生育等事项,把服务送到离居民最近的地方。三是因地制宜打造“左邻右舍”党群服务站。借助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开展多元化、“零距离”的党群服务。在社区建立文化站开展“听说有声”活动丰富居民业余生活,老年党支部每月开展“关爱空巢老人”活动,让空巢老人感受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社区党总支依托“三五”活动主题党员日,举办“忆入党初心、过政治生日”等党群共建活动,让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四是深度挖掘社区“榜样”。依托榜样的力量,系统梳理社区致富能力强、崇德向善、凝聚人心、积极进取的典型人物,形成“两委”“乡贤”“卫士”“学子”榜,让“榜样”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积极带动身边人、身边事参加到社区自治之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增强居民在基层治理中获得认同感与参与度,切实凝聚共识,形成党员群众心心相印的“同心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