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区坚持以现代制造为引领奋力攻坚产业升级,探索形成“链主聚链属、主链拓辅链”的建圈强链模式,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成功迈上“千亿台阶”,为冲刺全国百强区奠定坚实基础,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内核。新都始终坚定工业立区、产业强区,全力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高端制造产业集群,做强成都“极核”和“主干”的新都支撑,到2026年,新都将初步建成成都都市圈北部中心。
新都“智造”攀高做强
建圈强链成效显著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
新都作为成都传统工业大区,转型升级压力山大。重塑主导产业,引领新都产业转型升级破题。如今,新都产业答卷可圈可点。
传统优势产业提档升级,科伦药业创新制剂生产大楼改造项目将新增产值约20亿元,成为全球规模领先的输液生产企业;华润雪花从60万吨扩能至110万吨技改项目将于两年内竣工,成为现代化啤酒生产企业领头者……
核心主导产业,在新都从无到有,渐成气候。
新都区依托关键链主航空工业成飞,探索形成“链主聚链属,主链拓辅链”的建圈强链模式,构建起“头部引领、集群支撑、链式互补”的航空产业生态,已成为成都建圈强链的排头兵。
成都航空产业园二期10个项目入驻,国产大飞机生产基地项目正式投运。40余家航空大部件核心配套企业落户,新都成为全国5个同时具备航空发动机研发和制造能力的地区之一。
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吸引一大批行业“隐形冠军”“单项冠军”落地,入园企业100%为高新技术企业,80%以上成长为上市公司,50%以上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产业集群越发壮大,产业能级越来越高。
轨道交通转型破局,建成西部唯一城市轨道交通产品认证机构,成为领跑西部的轨道交通智造服务创新基地;高速动车组120万公里检修形成批量能力。
“新都智造”的产业链还在拓展,围绕航空高端智能制造需求,在链主推动下,成功与高端精密数控机床主轴、导轨等细分领域的10余家领先企业共同规划建设成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联合上海交大共建航空制造工艺研究院、智能制造装备研究院。
下一步,该校拟在园区设置博士硕士培养点,聚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奋力实现高端数控机床装备可控、工艺可控、部件可控、产能可控,加快构建国产可控高端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
轨交科创中心项目正在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区域拔节生长。在城市层面,该项目将作为成都北向发展引擎,以轨交高端产业驱动装备产业新城发展的新动能。按照规划,到2035年,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轨道交通、航空产业总产值预计将分别达到1000亿元,均将在现有基础上翻几番。人口将从现在的6万人扩充为35万人,加快形成一个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的活力新城,达到功能区“双千亿”与新型城区建设目标。
布局新赛道
成北新经济高地加速崛起
瞄准前沿产业,发力蓝海市场,新都发力新经济产业,再启航。
拓米双都全国领先3D手机盖板生产线建成投产,实现最尖端柔性手机盖板“新都造”。微网优联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是一家对WiFi6技术进行深度研发的科技公司,也是新都区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第一家深圳电子信息企业。2020年12月16日,公司在新都区注册成立,开始建设智慧工厂。工厂投建3个月便开出上千万税务发票,并于2021年6月16日正式投产,实现6个月即投产、投产次月即上规的效率。2021年公司全年产值突破14亿,2022年产值预计突破20亿,刷新重大项目投产“新都速度”。
目前新都区正探索将“成飞模式”应用到网通领域,依托链主企业微网优联,共建年产值超百亿的网通产业园,打造中国网通产业第二极。
在新都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微网优联WiFi6生产研发总部基地项目二期已正式启动,计划于公司成立两周年之际即2022年12月16日建成投产。项目分为科研创新区和生产制造作业区,包含微网科研大楼、工字形核心厂房、配套供应链厂房及宿舍生活区四个区域,设计规划日产能最高可达30万台,年产能1亿台,年产值可破百亿。
成功实现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圈。
微网优联还联合中国移动四川公司打造成都首个“5G+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下一步,微网优联将发挥链主企业带动和示范作用,吸引东南沿海地区的配套供应链企业入驻新都,突破物理隔阂,与上下游供应企业形成邻里关系,最大限度地构建网通产业全链条“一小时”经济圈。
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网通产业生态圈正在新都加速形成。
据悉,新都深入实施新经济梯度培育计划和“双百工程”,20家企业纳入全市梯度培育企业库、增长超100%,成北新经济高地加速崛起。
“绣花”功夫推进“香城细管”
新都城市更有品质
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伴随成都跃升为超大城市,新都实际管理人口达到155.8万,成为全市第一人口大区。
人口增长的背后,一方面是新都城市宜居宜业获得青睐的注解;另一方面,城市管理压力骤增。
这些年,新都市民发现,邀请市民参与的活动越来越丰富,身边的城市越来越美丽。“可食地景”、特色街区和“最美阳台、最美院落、最美街道”共创共建,以及口袋公园等项目开展,背后是新都开启的城市容貌全面整治。
新都以“绣花”功夫推进“香城细管”,根治“堵违脏乱差”问题30余万个,城市更加清新靓丽、群众更有归属认同。创新美学场景营造“擂台赛”活动,让“回家的路、上班的路”更亮丽更温暖。
新都区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坚持片区推进、共享公服,在打造有温度、有活力、有内涵的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中交出了靓丽成绩单。
背街小巷、老旧院落基础设施要变好,而且还要让居民们留住美好回忆。桂东社区的民生巷在改造中晋升网红打卡地,就是在社区治理中梳理街巷民生服务,牢牢锁住居民的“乡愁”。
新都街道正因社区通过联动西南石油大学,共同塑造国际化的消费场景与社区生活新场景。现在的正因社区已成为一条对年轻人充满吸引力、具有网红特色的潮玩时尚街区,成为一个国际青年聚合、文化交流活跃,同时也是青年双创孵化的特色街区。
新都坚持党建引领,以“五步工作法”推进商住小区治理,以“留改拆增优”推动老旧院落更新,五四小区治理经验在全国推广,入选第四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新都这几年,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始终保持在65%以上,投资463亿元推进公服设施三年攻坚行动和“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新增学位2.7万余个,有效保障了全市第一的学龄人口教育需求;3家医院成功创“三甲”,医疗综合实力领跑成北;“一院四馆”等功能设施加快建设,服务成北的公服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文旅融合乡村场景营造
美丽乡村活力迸发
水上吃、树上吃、船上吃,这不仅解锁了成都火锅的新鲜吃法,也让“火锅+音乐+绿道”的新旅游方式风靡了抖音、微信朋友圈等各大平台。
这里有火热的夜间经济。天府沸腾小镇已经晋升为全国网红,向全世界游客展现成都火锅休闲文化。它不仅是绿道经济的示范,而且是新都乡村振兴的一个成功代表。
冬奥会让新都尖锋旱雪运动公园火上加火,“拾里庭院”上榜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天府家风馆被全国妇联命名为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新都的乡村不仅有沸腾的热闹,也有林盘庭院的宁静惬意。新都把一个个乡村景区串珠成链,打造了“珠链锦绣·锦水公园”。民宿小院、特色餐饮、乡村酒店等生活消费场景星罗棋布,市民们在这里散步、骑行、喝茶、聚会,享受着新都“乡村会客厅”的别样体验。
足球音乐公园、芳华微马公园、夏河溪乡野公园……新都正在努力建立集户外运动、音乐文创、田园观光、美食体验、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于一体的多维发展产业体系,推动乡村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把乡村建成诗意栖居的美丽家园。
顺人民美好生活之愿,新都砥砺奋斗结出硕果,城市能级大幅跃升、公园品质全面彰显、产业实力突飞猛进、改革创新日新月异。未来,新都将继续勇担历史使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阔步前行,新都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