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好像是这样说的:上帝关上一道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有“天赋”的,只是我们能不能发现各自的“天赋”所在,找到正确的路径,而这是最难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古往今来,连“鸡鸣狗盗之徒”都能为己所用的孟尝君有几个呢?
中国的父母之所以那么在乎孩子的成绩,一是因为中国历来的传统是“学而优则仕”,过去是“科举”,现在是中考、高考和“公考”,没有“分数”哪来仕途和事业。同时,儒家书本和“学问”(成绩)绩之外的“天赋”与作为往往都被称作“奇巧淫技”而倍受轻视,即使到了崇拜财富的今天,富而之后更思如何成“贵”!
二是因为“天赋”、“梦想”或理想与兴趣是需要发现和培养的,需要“伯乐”或“孟尝君”以及相应的机遇才能达到实现,而“成绩”是可以看到和“触摸”的,能直接“变现”——进重点或进体制。
三是因为现行的教育及机制,只能以“成绩”来评价和评判,否则,其它再高的“天赋”恐怕也很难解决就学、就业的现实需要和生存发展空间,毕竟“一技”成名成家者的平台和机率远比“分数”低多了。这也是导致“成绩”攀比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我们不能因为“分数”而忽视了孩子“天赋”和“梦想”的重要性,更不能为了“分数”而“打压”孩子的天赋和兴趣,而应该让其成为孩子学习和奋斗的动力,促进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同时,在成绩和天赋方面我们都应该树立一个理念:无论“成绩”还是“天赋”都是“手段”,赢得更加快乐和美好的生活才是根本目的——尽力即为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