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614|评论: 4

[百家争鸣] 项羽死亡之谜终于揭晓!专家:自刎纯属虚构,没到乌江就死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17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项羽死亡之谜终于揭晓!专家:自刎纯属虚构,没到乌江就死了!



导读:

项羽,中国历史上唯一的霸王,这个眼带重瞳的男人似乎生来就是一个传奇。他用了短短三年,率领五方诸侯灭掉了曾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而后分割天下分封诸侯,一时间风头无两。然而也是这个男人,刚愎自用,逞一己之力,五年后落得霸业凋零,转眼成空的下场。这种大起大落,大喜大悲集中在项羽短暂的生命当中,也成就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霸王传奇……

f64c4c3092054a3b86686283ac96a6ec.JPG

而最让人感叹的,应该是霸王最后的时光——乌江边上的野渡孤舟,残阳夕照里的生离死别,曾经的威风八面,如今的四面楚歌。这其中诸多的军情变数,人情诡谲,到最后都化作了一声叹息,穿过两千多年的岁月幽叹至今。

8eae117f2ad54d0bb747bd58cc4f498e.JPG

但是,《光明日报》1985年2月13日的史学专版,发表了一篇名为《项羽究竟死于何地》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作者提出了项羽不是自刎乌江,而是身死东城的观点。这篇文章刊出以后,引起国内一些反响。直到20年后,这篇文章的作者计正山先生又推出新著《项羽死亡之谜》一书,书中以大量实地考察和历史证据,对“项羽乌江自刎”予以否定,显得颇为“与众不同”。

b7c2f4d9ffab4a4da153741edf0a0bb8.JPG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自序中写到,他之所以花费20年光阴来推翻一个早已盖棺定论的故事,其目是想求证人们2000年来,为什么会把项羽死亡的地点搞错,这个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否是因为我们这个民族在个性思维方面,存在一些思维方式上的毛病,而这种思维方式上的毛病,才是导致历史上诸多冤假错案的根源。所以他认为他所想要讨论的问题,对于今天的社会生活还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f713a63dfad4d8297cdcc3dfe746db1.JPG

作者这个初衷,小编才疏学浅不敢妄评。但是小编想说的是,霸王自刎乌江早已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就连李清照、王安石、苏东坡、毛主席等等诸多伟人大家,都对这种说法给予了肯定,按照作者的说法,就算普通民众的思维方式有着某些从众心理,而导致这一错误的广泛传播,那么这些伟人大家的肯定,那么无疑是这一错误传播推波助澜的“幕后黑手”,他们难道就不知道自己已经犯下了一个天大的错吗?

答案不得而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项羽到底是怎么死的,对于普通人而言,似乎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人们从这个故事中,看到了悲壮的英雄气节。在这种悲壮的气节面前,“成王败寇”的铁则也变得黯然失色。在以后的中国,随着朝代的更替,这样的悲壮气节却从未失去它的影响力。远至崖山之战的“宋末三杰”、文天祥,近至史可法,张苍水,再到抗日名将张自忠,他们都用自己的行动,在有尊严的死和没有尊严的活着之间,做出了名留青史的选择。

c8068f7f3b80414f992b57a6d82c1b23.JPG

诚然。在项羽和刘邦的竞争之间,项羽是以一个“傻子”的形象贯穿了整个始终,但是我们不妨可以想一想,如果中国的“聪明人”更多会如何?“傻人”更多会如何?显然,“傻人”更多,则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只会越来越大,中国必定更为强大;“聪明人”更多则中国必定是一盘散沙,再做亡国奴。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2-5-17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揭秘:项羽不肯过江东的真实原因

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司马迁认为项羽之所以自杀而不肯过江东,是“羞见江东父老”。《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王感叹:“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此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正是因为这以记载,后世人每每提到项羽的死,总会唏嘘不已。
1、司马迁认为项羽之所以自杀而不肯过江东,是“羞见江东父老”
而宋人刘子翚在他的《屏山全集》中认为,项羽之所以说出那样一番话是怀疑亭长有诈。刘子翚认为,当时刘邦正悬赏千金邑万户侯购项羽的性命,而在项羽身处那样的困境之时,亭长说那样好听的话,项羽难免怀疑亭长在骗自己。
2、宋人刘子翚认为,项羽之所以说出那样一番话是怀疑亭长有诈
他还认为,项羽之所以选择逃到垓下,是希望自己能够逃脱,而四面楚歌之时又怎么敢再贸然地听信亭长的话?所以项羽选择了与刘邦军死战到最后。20世纪80年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说法,以吴汝煜先生为代表的学者认为,长期的内战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项羽认识到这一点后,产生了尽早结束这场战争的想法。因此他毅然自刎而死。
3、项羽产生了尽早结束这场战争的想法
但也有人马上提出了反对意见,《史记》中就记载了项羽无论是在灭秦过程中,还是楚汉战争爆发后,都是一个很残暴的人。这样的—个人,怎么可能以牺牲自己的方式来消除人民的痛苦?这显然不符合项羽的性格特征。
揭秘项羽自杀真相:不肯过江东竟事出有因
吕仰湘则认为致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是项羽独特的个性和奇特的心理因素所致。项羽一直信奉“非他即我”的斗争哲学。当他胜利的时候,他要把敌人彻底消灭,而受到阻碍时,他就甘愿把自己毁灭。所以,兵败的时候选择乌江自刎。
4、项羽一直信奉“非他即我”的斗争哲学
还有一种分析认为,项羽是楚国人,而楚人素有兵败自杀的传统。所以,项羽在弹尽粮绝,兵败之时,只会选择自杀这样一种行动。项羽究竟是不能过江东,还是不肯过江东,至今也没有定论。留给我们的是他在乌江边上的英雄气概和在乌江边上凄美结局。历史也许正是因为这些残缺,才显示出别样的美感。





发表于 2022-5-18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2-5-19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2-5-19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120255s249zd44r9m1mo96.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