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接到岳母打来的电话说,已经连续有两天没有吃上猪肉和新鲜的蔬菜了。老婆更是心痛得难以自抑,心中充满了哀怨:“也不晓得,这该死的疫情啥时候能够散去哦”......
眼下,因为疫情暴发,邻水县尚处于静默状态。在这座美丽的小城里,有我的亲人、两个快满80岁的老人,那是我的岳父和岳母,他们所在的小区被封控。想想都让人心酸!我在另外一个房间,此时却听到了她们母女在客厅电话里的对话。
一通电话之后,才解开了这个“没菜吃”的谜底。
原来,不是他们没有菜吃,而是小区被封控后,两个老人因为都不会玩微信,进入不了小区的业主群,群里买菜的信息他们无从知晓,才造成不方便的情况。作为儿女的我们住在广安市区,邻水就留下了两个老人,虽然近在咫尺,却不能前往提供帮助。
岳父母是土生土长的邻水人,骨子里有很深的邻水情结。退休之后,无论我们怎样去做思想工作,他们都坚持要留在邻水。岳父母说,不羡慕有多大城市的繁华,就一辈子永远留在邻水这座大山里的小城。于是才有了女儿迅速添加微信进到业主群,然后就有了这一段与群里卖土鸡的商贩之间的聊天记录:
岳母在电话里说,昨天,7楼的住户专门给她送去两斤猪肉和一些蔬菜,被她很委婉的拒绝了。我电话问为什么不要呢,岳母说,眼下大家都不容易,何必去收人家的东西嘛。我从岳母的对话里,瞬间感受到了她们作为邻居处于大疫之下仍能够换位思考并相互体谅的品质。这,就是邻水人的纯朴,大山一样的情深谊长。
岳父母所住的楼层有个很宽的平坝子,平时就利用这个院坝种一些蔬菜,没到丰收季节,吃不完的蔬菜就挨家挨户去敲门,不管认不认识都去送菜。
岳父母家的温馨小院
岳母说,她种的菜从来不卖,都送完为止,她说,做邻居是缘分,远亲也不如近邻呢!或许正是因为两个老人平时和楼层里的邻居们相处的比较好,在这次不能出门的危急时刻才有了7楼的“礼物”。
昨晚,岳母又打电话来说,她的电话刚刚放下,就有人敲门了,打开门一看是一个防疫是大白和邻居一起送来的新鲜水果和蔬菜。于是,我截下了下面这张监控画面(注:老人不会拍照,为了平时了解老人的情况,我们在客厅为他们安装了监控)。
客厅监控画面
其实,我关注到,在疫情刚开始出现的那个时候,邻水的社会层面的人心还是有些紧张的,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了这个近30万人口的县城来了一个措手不及。一些市民担心,会不会有像上海疫情期间购物难的情况导致抢购生活用品。从今天的情况来看,小城里数十万市民担心的情况并没有出现。此时,我才理解并找到了,为什么岳父母退休后,好说歹说也不愿意离开邻水半步的症结所在。
敲打出岳父母所在小区,他们与左邻右舍之间的故事和文字,我再也忍不住了,不仅潸然泪下。邻水抗疫,让我真实的见证了这座小城的朴实无华和普通市民们与生俱来的团结、友爱和互助品质,他们与当地党政、社区、街道、防疫人员早已结成了共赴危难并生死相依的共同体。
当善良遇到善良,生活中总会有许多美好。大疫之下,邻水人的互帮互助总是那么令人动容。
市民评论物价的对话截图
本次抗疫,邻水在政府层面做了大量的部署和安排,在各个社区精心组织力量,切实保障了让老百姓保持有序生活,对抗疫充满信心。
昨天(17)上午,广安市召开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目前作为本次疫情主战场的邻水县的抗疫物资情况:共储备抗原检测试剂盒403.94万人份、医用防护口罩6.52万只、外科口罩10.52万只、防护服2.41万套、手术衣2.33万套。
谢歌说事还从本地官媒了解到,目前,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广安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核酸检测试剂按照满负荷7天标准储备,并与供应机构签订动态储备协议,24小时内能配送到位。国药控股、科伦医贸等4家应急保障物资代储企业货源充足、配送渠道畅通,已储备应急抢救药品260余种、医疗设备及耗材30余种。全市16家大型药房、医疗器械公司储备医用口罩500余万只,并适时调整采购计划,充分保障市场供应,满足市民防疫需求。这个“细节”也让我感受了一回平时官媒报道和政府文件里的那一句“实干托举梦想,奋斗成就使命”在广安全境不是一句口号和空话。
在邻水,官方实时滚动发布相关权威信息,对疫情管控采取措施的情况随时向公众通报,减少了老百姓的恐慌心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引导下,邻水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积极有序地开展抗疫和有序生活,化解了基层矛盾,构建起社会和谐,维护了稳定大局。
新闻截图:一位产妇在交警和防控人员的帮助下被紧急送往医院
邻水人做了什么?
一位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出租车女司机说:
吃了盒饭继续干,直到疫情结束。
独臂男人,瞒着母亲抗疫!
接到电话的那一个瞬间,这个独臂男人却泪奔了。
这个邻水人说,是因为“妈妈担心我,叫妈妈放心”......
像昨晚一样,夜,又已经很深,天,快亮了!编辑整理出这些文字,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又想起了昨天的那个新闻,那个“很自觉”、特别令人心疼的小孩。
看到如此感人的画面,忍不住在这里再次放上我用手写模式在截图上写下的两个红色的大字,昨天,我在文章里给外地的网友报告:这个红色,是我们广安这座城市“亮”出的文化:
再来看一看下面这张群里的聊天截图,这里,有那么好的人民!
没有痛切的感受,难抒肺腑的真情!
在这里,数十万人抱团取暖与到底党委政府一道共克时艰,用邻水人的血肉,铸就起了一道密不透风的钢铁长城,防止了疫情绝不对外扩散蔓延。
借用一位老乡对邻水的看法,或许能更真切地诠释本文主题。他如是说:
"......一个小县城,全员上阵,守住了重庆的安全,成都的安全。他们连夜奋战在一线,个个超负荷工作。这一战,他们很出色......"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而这些一个一个的邻水的凡人们,在抗疫的奉献中却都变成了市民百姓口中的英雄,这些个体的高大形象,让我们见证了这一方干群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邻水力量与广安精神。
本次抗疫,邻水人最令人动容之处,莫过于他们身处于危难之中的相互帮助、彼此温暖。他们有着大山一样的情怀,正是因为如此才足以像有大山一般地去无私奉献、勇于拼搏、去为了重庆、成都的安全挡疫、为周边解难。
他们按照全省“一盘棋”的指示精神,夜以继日地加大重点人员排查管控力度,遏制着增量风险;坚持严管严控严筛严隔,严防交叉感染、外溢扩散,决不含糊犹豫;调动精兵强将,全力做好医疗救治;统筹做好保供稳价,让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有了保障。坚持应急处置和常态防控两手抓,牢牢地守住了“国门”“省门”“家门”。
当下的广安、特别是作为主战场的邻水县已经进入静默状态。我的心却不再有往日的忧伤,我知道,抗疫必胜,硝烟散去的日子已经指日可待。
不知道因为什么,能够让我在这个夜深人静的时刻,敲打出上面这些令人哽咽的文字。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时代的“那一粒灰”吧。
按照本地的防控要求,今天,仍然不能走出小区大门了,索性就清闲一回,保持我们作为四川人早已经习惯了面对各种天灾、苦难的乐观天性。于是,我惬意地拉过一把椅子,坐在阳台上看月亮。
今晚的月亮,明亮的出奇,周围一丝云彩也没有,我仿佛看见,月亮中有一只朦朦的凤凰正欲展翅飞翔。
这是否昭示着,大疫之后,我大广安必将迎来: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